真正的历史藏于民间。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在历史书上只是一些概念符号,在私人的记忆中才复活成为人。 《我这九十年》无疑就是这样一部让板着面孔的历史人物,变成有血有肉活生生身边亲友的私人记忆:周恩来朱德密友、很被孙中山看得起的革命志士孙炳文会在老婆睡熟的时候,偷偷地给她戴上新买的手镯,好让她醒来时收获惊喜;中共的座上宾、90多岁的任芝铭在三年困难时期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倔强地说:“河南饿死了很多人,饿死很多很多人,我是要说的”;文革中,冯友兰出去挨斗,他的老婆拿个板凳,坐在门后等他回来;在苏联,养伤的林彪见到大美人孙维世一见钟情,苦苦相追,却被孙拒绝;延安,大家都不怎么喜欢江青,一见江青来,本来有说有笑的热闹场面顿时了然无趣,江青只得无趣地离开…… 这本书的写作,作者的第一标准、
物营养成分数据是预防医学领域科学研究、流行病学调查、科普宣传等必不可少的参考和工具,亦是农业、食品工业等部门进行食物生产和加工、对外贸易和改进国民食物结构的重要依据。 在意义上,食物成分数据工作不仅是营养学研究的基础,也是营养学这一学科发展和进步的具体体现。这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必将有利于其共同发展,并对人类营养和健康起到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和食品的加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类对食物成分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对食物成分的研究也由已知的营养成分扩展到功效成分,如大豆异黄酮、植物甾醇等。这些改变必将对营养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适应新形势,我们中心的营养学专家们又一次对我国的食物成分表进行了修订,这不仅是对我国食物成分数据的丰富和扩展,也是对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第二册)是对《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册)的重要补充,是对我国食物成分数据资料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该书是在对过去4年中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核对、比较、编辑而成的,共包括757条食物的一般营养成分数据,239条食物的氨基酸数据,323条食物的脂肪酸数据,另外还收录入了部分食物的胆碱、生物素、泛酸、维生素K、维生素D的数据。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在食物分类、编码和营养素数据表达方面基本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一致,在编排上也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并给出部分食物的图片,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本书的特点: 1.补充了新的食物 包装食品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中已占到很大的比例。因此,本书除部分原料性食物包,所包含的食物主要以包装食品为主,这是本书补充食物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