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引进自 Springer 出版社,是一部重点向妇科及其他科室临床医生传达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知识的实用指南。全书共 26 章,系统回顾了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文献、疾病严重程度分级、对生育的影响,以及如何让患有该类疾病的患者做好妊娠准备等内容。 本书解决了目前文献中没有为该类疾病提供有效指导的问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实施的治疗方法及可能的替代方案。同时,本书还探讨了与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的重要问题,如狼疮性肾炎、血管炎、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和系统性硬化症,以及这些疾病对未出生婴儿的潜在影响。本书可为从事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风湿病学专家和妇科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快速识别卒中,谨记 120 口诀 别再把鼻炎当感冒了,过敏性鼻炎要这样治 日行数万步?当心膝关节报废!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患上了癌症? 甲状腺有结节,会变成甲状腺癌吗? 体检查出肺结节,离肺癌有多远? 乙肝离肝癌到底有多远? 易惹上胃癌的生活坏习惯 沉默的红颜杀手,70%的卵巢癌发现时已是晚期! 孩子烫伤记住5字诀,快速止痛、不易留疤 孩子经常摔跤、运动能力差,警惕肌营养不良症 机器人做手术可靠吗?
《燕麦营养与技术》回顾了燕麦制品的生产实践过程、用于指导燕麦加工的食品科学以及旨在促进人们对燕麦健康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营养政策认知的营养科学,指出农业生产和加工活动对燕麦食品系统的重要性。有个别章节总结燕麦育种和加工过程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策略,燕麦含有的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及其对慢性病、肥胖、肠道健康、代谢综合征和皮肤的健康益处。*后,《燕麦营养与技术》对燕麦相关的食品标签状况进行全面总结。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第二册)是对《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册)的重要补充,是对我国食物成分数据资料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该书是在对过去4年中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综合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核对、比较、编辑而成的,共包括757条食物的一般营养成分数据,239条食物的氨基酸数据,323条食物的脂肪酸数据,另外还收录入了部分食物的胆碱、生物素、泛酸、维生素K、维生素D的数据。 《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在食物分类、编码和营养素数据表达方面基本与《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一致,在编排上也采用中英文对照的方式,并给出部分食物的图片,以供读者借鉴和参考。 本书的特点: 1.补充了新的食物 包装食品在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中已占到很大的比例。因此,本书除部分原料性食物包,所包含的食物主要以包装食品为主,这是本书补充食物的主要
《中国麻风学学科史》以历史为主线,包括古代史料中的麻风资料、近代麻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现代麻风血的相关学科确立、学科建设、本学科知识的发展进步等,涉及到众多的本学科相关的医家、学者、科研人员,同时研究本学科的发生、发展、变化的社会文化作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现代学科制度在社会、文化背景中发生、发展的过程等。本书是该类图书中尚属少见,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和史料性,同时为本学科的发展和本学科的科研人员提供借鉴。本书为中国学科史研究报告系列丛书中的一册,由中国麻风防治协会编著。
妙佑医疗国际家庭医学丛书 《糖尿病基础读物》将为您提供科学、全面、有效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和管理方法。本书内容涵盖糖尿病防治与管理的方方面面。您将从本书中了解许多带病生活的关键步骤,包括控制血糖的要点、如何合理饮食(附送20道美味菜谱)、如何多做运动、如何减肥并保持健康体重,以及如何从药物治疗中受益。本书还涉及儿童糖尿病相关知识,包括关键体征与症状的识别、如何让孩子接受糖尿病治疗以及如何处理相应的情感问题等。阅读此书将帮助您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您更好地享受生活,走向长寿。
本书为国际生命科学学会组织编写的《现代营养学》第八版。《现代营养学》自1953年出版以来,一直受到读者的关注,它全面、系统、及时地反映了营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本书部分以的观点介绍了营养学基础部分,如营养成分及其代谢机理等;第二部分介绍人体营养与疾病的关系;第三部分为国际营养学现状,对发展中国家与饮食相关的慢状况、食物短缺、饥饿和营养不良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第四部分剖析了当前新暴露出的热点,探讨了食源和食品安全、食品生物技术在营养方面应注意的问题、生物技术加工食品的安全评估等,并运用人类基因组的新发现分析其对营养学研究可能产生的影响。 本书内容易理解、数据可靠,既有理论原则,又有实际指导。本书不仅是营养学专业人员的参考书,也是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人员如食品科学、医学研究人员和
由高永献主编的《现代顺势医学(精)》从世界三 大医学体系人手,介绍了世界医学的发展历史。 对于疾病的治疗,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西医采 用针对症状的对抗疗法,而顺势疗法则是顺着疾病的 发展趋势来疾病的治疗方法。 200多年来,人们一直搞不清楚顺势疗法的原理 ,这也成了西方医学打压顺势疗法的理由,但它的奇 特疗效使顺势疗法成了未解之谜,2005年被《大参考 消息》列为第科技谜团。量子理论的出现为顺势 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机会。《现代顺势医学》根据生物 电磁场的理论,详述了顺势医学的治病原理,为顺势 医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现代顺势医学》不仅 阐述了顺势疗法在临床应用上的 ,同时介绍 了其在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和美疗上的奇果 。 顺势制药主要介绍生物电磁场在水中的传播方式 ,很后还介绍了俄罗斯科学家姜堪政博
结构动力学拓扑优化理论与方法由张晓鹏,亢战著
本书引进自世界Z名的 Springer 出版社,由神经介入专家 Vipul Gupta、Ajit S. Puri 和 Rajsrinivas Parthasarathy 倾力打造。书中收集汇总了神经介入治疗的 100 个有趣病例,着重强调临床实践,从病例概述、诊疗思路、治疗经过、提示与技巧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释,可为不同层次的从业人员展示相关临床要点,进而帮助其轻松掌握神经介入治疗中的相关操作技巧。本书编排简洁、重点突出、图文并茂,便于读者快速查阅相关内容,同时附有大量高清影像图片,可视化展示神经介入治疗的相关操作步骤,对神经介入医师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供神经内、外科一线临床医生在工作中阅读参考。
数十年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在诊治经典传染病及感染病的医疗中具有学科特色和优势,收治了大量疑难和发热待查病例,其中不少病例是较为经典和疑难病例。本书精选这一两年来较为精彩的确诊案例,对它们的诊治过程加以描述,附上医师经验体会和诊疗思路,配以翁心华教授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医师的实践心得,并结合 外参考文献加以病例评论,相信对临床有浓厚兴趣的医生可以从这些 揭开谜底获得确诊的疑难杂症分析过程中获得独特享受,在愉悦的医学思维流中获得疑难感染病诊治水平的提高。
本书是由温州市档案局编译的 英文文献中的温州资料汇编 *辑。《海关医报》(Medical Reports)是清朝末年中国海关关册《海关公报》(Customs Gazette)的一部分,原则上每半年(从每年的4 月1 日到9 月30 日,再从10 月1 日到下一年的3月31 日)出版一次,目的在于记录中国各通商口岸的疾病情况,包括疾病的种类和数量等,并将它们置于当地气候、地理和民间生活习俗上加以分析。从事记录工作的人员都是驻当地的医员,他们不仅负责海关职员及其家属的疾病治疗工作,还要对当地的医疗事宜进行调查,资料汇总后汇报给海关稽查统计处(The Statistical Office of the Inspectorate General ofCustoms)出版。《海关医报》从1871 年出版第1 期到1910 年9 月为止,本应出版80 期,但自1904 年3 月第67 期刊行之后便中断,直到1910 年9 月出版第68 期又续刊,此后便完全停刊。其中,有关温州的
本书囊括了从数据清洗、数据分析、空气污染暴露评价及健康影响评价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是为目前已覆盖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6个监测点的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项目参与单位工作人员量身定做的工具书,也可为医学高等院校教学及从事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这是一本为认知症家庭准备的自助工具书,当认知症可能侵犯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我们需要做好准备。 本书涵盖认知症全程照护的七大部分内容:蓝色,认知症的基本知识、诊断和治疗方法青色,在亲人确诊认知症后,家庭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自我照顾和减压方法绿色,与认知症共生的饮食、运动、睡眠、减压等“幸福彩虹”七大策略黄色,从沟通、环境、日常生活功能支持等方面维护认知症亲人的独立与尊严橙色,运用蒙台梭利理念和方法,与认知症亲人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红色,理解亲人的情绪行为变化,分析潜在原因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和支持紫色,支持认知症亲人以舒适和有尊严的方式,走完生命 一程
本书内容丰富,既全面又简要,概念清楚,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学术水平高,权威性强,论述全面系统,既可供从事传染病监测、预防、控制、临床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和人员使用,又可供从事流行病学、免疫规划、检验等人员及相关领导,以及其他从事或参与疫苗可预防疾病监测、防控、调查和报告的人员参考使用,还可供从事传染病防控的教学、科研以及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卫生行政人员决策的依据。
1991年出版的《食物成分表》(全国代表值)距今已有10年了,十年来营养学颌食品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都已经或将要给食物数据的分析颌表达等各个方面带来冲击。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物营养部颌INFOODS近年来一直积极倡导食物成分准确、标准化的表达和数据共享。为跟进国际同行发展的步伐,保障国家食物营养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开始之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我国的食物成分表进行了修订和再版。本书是一本以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的科学参考书。在它的修订过程中融入了营养学、分析化学和食品科学发展与进步的成果,体现了学科发展的新观念和新概念;在食物分类成分命名、数据表达等方面力求与专业发展同步,尽量做到了与国际组织INFOODS的规范和标准一直;在
凌莉、(英)萨拉、张术芳、陈雯编*的《中国人 口流动与健康》为中山大学流动人口卫生政策研究中 心(中国广州)与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瑞士日内瓦) 合作开展的 迁移与健康 项目的成果,该项目由美 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资助号:10-009)。项目揭示 了过去三十年间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带来的巨大健康 挑战,以农业转移人口为主的流动人口目前已达2. 45亿,他们暂时或**性地向城市流动以寻求*好的 就业与生活环境,这一人口迁移运动对中国的人口健 康现状、疾病传播模式以及医疗保健制度和相关政策 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这些问题在过去很大程度上被 学界忽视,并且没有得到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的充分 重视。因此, 迁移与健康 项目为填补上述领域的 研究与政策空白进行了初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