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任文杰所著的《世界视野下的中国模式--医疗联合体模式的实践探索与管理创新》由“视野篇”、“探索篇”、“管理篇”、“展望篇”部分组成:“视野篇”总结了美国、英国、新加坡以及台湾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整合和医疗联合体构建状况;“探索篇”深入探讨了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依据和路径选择问题,阐述医疗联合体发展状况、类型划分及构建意义;“管理篇”着重提出医疗联合体在经营运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公共关系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文化品牌管理等方面的一举措;“展望篇”分析了医疗联合体模式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医疗联合体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书旨在通过对外医疗联合体模式实施状况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作者本人组建大型医疗集团中国平煤神马医疗集团的工作体会,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
这是一位临床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体会编写的书。 按自己的认识选择和把握内容,与某些传统的概念不尽一致。 对一些日常诊疗事项,结合基础知识,有较详尽的讨论,也有一些其他书刊尚未充分阐述过的内容。 此书的主旨是与临床同道们交流临床经验和对相关基础知识的认识,使我们的诊断思维更活跃、治疗措施更合理。 基于临床讨论基础问题,试图加强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的密切联系。 希望本书对提高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水平能有所裨益。
本书通过大量的图片和翔实的文字总结了尤其是新疆这一包虫病高发地区包虫病的特点和防治经验。首先介绍了包虫病的发展概况、流行病学、临床资料、病理生理、临床诊断;接着介绍了常见部位的包虫病,如肝脏、肺、脾、肾、脑、骨、心脏等部位的包虫病;最后介绍了包虫病的预防和药物治疗以及包虫病的基础研究。 本书可供寄生虫病尤其是包虫病防治工作者阅渎。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编著的《中国卫生检疫发展史》重点记述了中国早期海港检疫在传播、普及西方医学科学方面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卫生检疫立法、卫生检疫机构建设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东北陆路、边境检疫在控制鼠疫流行、传播方面的国际示范作用;还重点记叙了海港检疫在控制霍乱流行、研究霍乱弧菌方面所作出的成绩,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卫生检疫在法制建设,检疫的宗旨、目标建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使肆虐的“白色瘟疫”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至今结核病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的蔓延,耐药及耐多药结核病的增多,结核病的防治与控制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作为结核专业的临床医师,不仅要跟上日新月异的临床医学发展,全面掌握结核病及其各相关疾病的诊治,还需了解有关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有关进展,不断更新知识,拓宽思路,将临床与基础结合,治疗与预防结合,才能与时俱进,在结核病诊治、科研、预防等方面有所提高,有所前进,为此我们编写了本书供同道们参阅。《结核病》是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在各相关领域卓有成就的30位结核病学、呼吸病学专家撰写的一本专著,包括基础、临床、预防三篇共47章。基础篇系统介绍了结核病病原学、免疫学、病理学、发病学及影像学、分
本书是国际上医院内感染领域、、最全面的学术专著,作者是闻名于世的医院内感染问题专家。 本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一系列医院内感染问题:从回顾开始,进而讲述有用的信息、重要的新问题、对现实观点的评价以及控制感染的现代方法。本书作者以丰富的经验努力区别了有依据的已知知识与那些尚没有答案的问题,从而针对医院内感染提出了理由充分的指导方针和他们认为愈后良好的实施方案。 与以前的版本比较,新版本是一本内容全新的书。这是为了应对感染控制的新挑战,比如,耐万古霉素金黄金葡萄球菌的出现、生物恐怖事件的突发、对朊病毒疾病的进一步关注和基因治疗领域的新进展,所有这些因素都与医院内感染控制有重要的关系。而且,数学模拟、循证医学以及通过网络获得信息,都将对我们解决医院获得性感染问题产生影响。以上这些是
本书是介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展历程的传记性专著。公共卫生的作用和角色只有当灾难来临时才会突现,而作为阵守前沿的哨兵,他们的处境最危险,承担的社会压力也,而在初创阶段的物质基础又往往最为简陋。 本书从二战时期在美国南部活跃的“战地疟疾控制”项目写起,以时间为纲,全面介绍了半个世纪以后美国CDC如何从无到有、从被漠视到被全球同行业所景仰、从筚路蓝缕到成为美苏争霸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全书脉络清晰,语言犀利风趣。资料翔实,很多得自于作者与当事者的直接访谈。中国的公共卫生尚处于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可借鉴美国CDC;这也正是本书译者的切身体会和翻译此书的初衷。
按照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要求,结核病学分会组织编写了《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本书包括呼吸系统结核病,肺外结核病,结核病和相关疾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结核病的化学治疗,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呼吸系统结核病的外科治疗,结核病的预防和肺结核病常见急重症的诊疗共九章,计十余万字。在各章节中详细叙述了结核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及方案,重点介绍了抗结核药物品种和剂型,结核病化疗的基本原则,结核病的化疗对象,结核病化疗方案,药物剂量、用法、主要不良反应和处理原则,结核病的免疫治疗和呼吸系统结核病的外科治疗,以及肺结核常见急重症的诊疗,并简要提出了结核病预防的重点措施。本指南可供结核病专业机构的临床、防治人员及综合医院专业人员使用。
本书是介绍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发展历程的传记性专著。公共卫生的作用和角色只有当灾难来临时才会突现,而作为阵守前沿的哨兵,他们的处境最危险,承担的社会压力也,而在初创阶段的物质基础又往往最为简陋。 本书从二战时期在美国南部活跃的“战地疟疾控制”项目写起,以时间为纲,全面介绍了半个世纪以后美国CDC如何从无到有、从被漠视到被全球同行业所景仰、从筚路蓝缕到成为美苏争霸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全书脉络清晰,语言犀利风趣。资料翔实,很多得自于作者与当事者的直接访谈。中国的公共卫生尚处于进一步完善的阶段,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可借鉴美国CDC;这也正是本书译者的切身体会和翻译
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地方流行区,我们面临大量的防治工作,存在一些国外不曾有过的问题,许多问题需要探讨。 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要求对一种疾病有更深入、也更广泛的认识。将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汇集,可方便专业人士阅读,有利于不同专业的贯通,有利于临床医生参考一些基础专业知识,使诊断思维更活跃、治疗措施更合理。 乙型肝炎已在我国流行四十余年,当前临床所遇病例多已是乙型肝炎相关的慢,而且在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仍多存在病毒复制和活动性炎症,因而要求专科医生有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疾病谱包括急性肝炎、慢性无症状携带、慢性肝炎、肝硬化化至肝细胞癌,本书详细论述整个感染发展过程中的基础和临床,以及有关问题的方方面面。 这是一位临床医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习体会编写的书。按自
《临床营养治疗学》(版)自2004年5月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以来,受到广大临床营养医师、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欢迎。我们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临床营养学教学工作中使用本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05年12月,台湾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还购买了本书版的,编修出版了本书的繁体中文版。自2004年出版以来,很多老师和同道,给予我们诸多的鼓励与支持,并对版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所有这些,均使我们感到欣慰和鼓舞。 承蒙广大读者的厚爱和鼓励,并根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的要求和计划,我们在广泛收集和整理的临床营养进展的基础上,于2008年编写出版《临床营养治疗学》(第2版)。考虑到临床营养实践和教学工作的连续性,本书第2版维持版的基本框架不变,即仍包括“基础营养”和“临床营养”两部分,共计31
本书以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重点,依据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职能,突出基本技能和可操作性,贴近实际,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的“三基”内容和要求,全书共15章。本书可作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