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说糖尿病基础知识 1.糖尿病患者为什么必须少吃糖? 2.蛋白质和脂肪会转变为葡萄糖吗? 3.糖调节受损后一定会发展为糖尿病吗? 4.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为什么胖子易患糖尿病? 5.什么是胰岛素抵抗?怎样能改善胰岛素抵抗? 6.人体血糖的升高会受哪些因素影响? 7.胰岛素有何作用? 8.人体血糖的正常值究竟是多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理想控制值应是多少? 9.糖尿病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 10.糖尿病被称为富贵病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11.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应该控制存多少为好? 12.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13.我这口渴、明显消瘦是糖尿病发病的症状吗? 14.我的血糖为何上午高、下午低?是否需要服用降糖药? 15.我夜晚多汗,早上空腹血糖偏高是怎么同事? 二、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1.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什么?
多年来,糖尿病患者、他们的朋友和家属向我们提出许多有关药物治疗的问题。当我们和这些人谈论他们服用这些药物的情况时,我们发现许多错误的概念,并出现知识空缺。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提示是我们综合多年经验后的结果。我们希望你能对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并将他们存在的药物问题告诉我们,以便在再版时作出解答。 我们希望,在阅读本书之后,你能变成一位药物疗法的巧妙的消费者和使用者。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代谢,早在2000多年前,西方与我国医学文献就有关于痛风的记载,只不过古代对痛风这一疾病的本质认识模糊,西方将其归为“风湿”(rheuma)之列,我国中医将其归为“痹证”范围。1797年英国化学家Wollaston从他自己的耳郭上取下了一个痛风结节(他本人患有痛凤),并从其中分离出了尿酸,这才将痛风与尿酸沉积的因果关系联系在一起。1824年英科医生Garrod用化学分析法在痛风病人的血液中测出了高浓度的尿酸,从此,人们对痛风的病因有了全新的概念:即尿酸生成过多乃是痛风发生的关键。 痛风一词是拉丁文tophus(复数为tophi)的音译形式,其含意是“筋瘤”、“结节肿块”等,实际上就是指痛风结节之意。痛风的英文是gout,其含意是“沉积”,表示尿酸沉积在关节及皮下而引起关节炎及痛风石之意。 痛风是遍布全球的世界,绝大多数为原发
当接到这套丛书的策划选题时,“痛风”这一专题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因为,我不仅是一名多年在临床一线为痛风患者提供营养咨询的医生,同时也是一名热衷于各种医学科普书籍的读者。这两种身份的交集使我对这本书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位:用老百姓能听得懂的话,讲老百姓最关心的热点问题,记录最实用的防治方案,提供最科学的就医指导。 在这些年的临床工作中,很多痛风患者带着形形色色的问题来我的临床营养门诊咨询,通过指导,他们的指标改善明显,面对满桌珍馐也不再“举筷维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有担心、有盲点、有误区,而我也在不厌其烦的讲解之余,希望有一本科学又有趣、全面又实用的小书让患者在离开医院时,能怀揣一份保障,在闲暇之余随时翻阅参考。感谢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的王编辑给了我这次机会,编撰过程中每一次的电
《内分泌病并发症鉴别诊断与治疗》主要介绍内分泌科疾病并发症的鉴别诊断与治疗,包括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糖尿病、甲状旁腺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等疾病。在简要介绍其本病的同时,全面重点地阐述了临床上由上述疾病所可能引起的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其治疗。《内分泌病并发症鉴别诊断与治疗》由长期从事内分泌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专家教授亲笔撰写,内容全面,语言简练,并充分参考了该领域外目前的一些研究进展,实用性强,是作者们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
中国2007~2008年14省市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调查结果显示,20岁以上成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达9.7%。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糖尿病的公众知晓率和治疗率仍然非常低,对糖尿病流行的危险因素、预防的必要性等普遍认识不足,在基层尤为突出,严重影响糖尿病的防治和控制。本书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和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组织著名糖尿病学专家撰写,为中国糖尿病诊疗基层培训教材,介绍了糖尿病的自我血糖检测、社区管理、药物选择、胰岛素治疗、老年糖尿病、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诊治等糖尿病基层医生关注和困惑的相关知识。所赠光盘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为各专家倾心之作。本书内容丰富,语言简练,作者,适合基层医师及糖尿病患者阅读。
本书作者参考大量医学文献,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以问答形式介绍了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基本知识、病因病机、检查诊断、临床表现与并发症、中西医治疗、饮食调理和防护保养等,共涉及220余个读者关心的问题。内容新颖实用,阐述深入浅出,对普及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防治知识、降低发病率和提高治愈率,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适于基层医务人员和城乡居民阅读参考。
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大众化的男科保健及疾病诊治指南之类的书籍。该书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每一种男科疾病从症状体征到需要做的检查及如何治疗作出详细的注解,甚至饮食及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等。力求使每一位读者读完这本书后能对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进而能使他们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饮食等,防患于未然!本着中西医并重的理念,本书也深入浅出地从中医的角度对男科疾病作了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