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 十三五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北京协和医院、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等*血液学研究与医疗中心,由全国百余位*血液学专家共同编写,是涵盖整个血液学领域的大型学术著作。 本书共8篇98章,在详细介绍血液学发展史及血液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系统阐述血液学疾病*的诊断技术及治疗策略和手段,内容涵盖血液学基础及红细胞系疾病、白细胞系疾病、血液肿瘤、血栓与止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等临床领域。强调基础为临床服务,体现转化医学的理念,体现血液学临床、实验诊断和相关基础理论密不可分的学科特点,促进血液学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医疗实践转化。同时,全面梳理、总结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及相关学科
血小板是维护人体血管完整和在意外情况下止血、加强血液凝固、修复血管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重要血液细胞之一。因此,现代医学在抢救急性创伤性凝血病、治疗骨髓衰竭及恶性肿瘤等顽疾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症时,以及在紧急情况下为止血或预防脑等重要器官的出血时,常使用经过提纯和加工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制剂。本书介绍了血小板解剖、生理、病理及其捐献知识、捐献标准和捐献常识。
本书包括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免疫的基础知识和免疫治疗在各个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的应用新策略等内容。*篇概述免疫治疗概况及发展史、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免疫治疗现状;第二篇详细阐述免疫治疗的基础理论,包括血液恶性疾病相关抗原、免疫应答及逃逸等基础知识,并重点介绍免疫细胞疗法、治疗性疫苗、治疗性抗体等免疫疗法的新进展;第三篇按疾病介绍不同免疫治疗策略的临床应用及新发现。全书紧跟转化医学及血液免疫治疗新领域新方向,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免疫治疗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应用前景。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迄今被公认的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非恶性血液疾病有效可靠的方法,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亲缘相关或无亲缘相关供者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合适的供者。然而,仅有25%~30%的患者能找到HLA相合的亲缘供者;在无亲缘关系人群巾找到HLA相合供者的概率是1/50000—1/100000,甚至更低,且其寻找过程耗时较长而应用受限;在我国,随着单子女家庭数的日益增加,约70%~80%的患者因不能寻找到HLA相合的供者而失去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机会。
《血小板疾病(第2版)》由侯明、戴克胜、彭军主编,本书曾于2009年出版版,当时目的是向读者提供有关血小板的生理和病理资料,以便读者解决或发现问题。编者们在完成本书的版编写后,由于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关于血小板研究的新的文献又陆续发表,有些甚至是该领域突破性的成果。因此在版的基础上,补充这些新的文献和资料不仅必要而且急需。该书修订时,为保持编著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原来参与编写的人员基本保持未变,同时又适当邀请了某些领域的专家参与进来,比如苏州大学戴克胜教授对血小板疾病基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充实和延伸,使得本书变得更加厚重和丰富。恰如当初编著该书的心愿,如能给读者提供有关血小板的相关知识,我们付出的汗水都是值得的。
经过全国许多著名血液病学专家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血液病研究所同道戮力同心、辛勤耕耘,《白血病》书稿业已完成,并于2004年1月付梓,我们全体参编者以能为本专业乃至我国医学的发展再尽绵薄之力而备感欣慰。 《白血病》版于1979年春问世,迄今已整整24年,赢得了专家的赞许和读者的欢迎。但现今已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领域瞬息万变,就白血病防治工作而言,其研究进展的目新月异,不禁令人有沧海桑田的感慨。在此期间,有关造血干细胞的研究由“冷”至“热”,成为当今医学领域的*“热门”之一,这一进展,使我们对白血病发生、发展机制有了更透彻的了解,看到了预防和征服白血病的曙光;免疫学、分子生物研究的深入,使白血病的分类有了更科学的基础;一些前所未有的化疗药物,正作为新的武器,支持着血液病医
本书从实用性入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介绍了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知识、疾病诊断要点、治疗方案、药物应用等内容,汇集了目前国内医院在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治疗及临床用药的基本情况。
本书为 中国医学发展系列研究报告 丛书之一,旨在记录中国血液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学科建设,以期对该专业后续发展起到良好地指导和推进作用。本书全面梳理了血液学分会发展历史、组织建设、血液科专科医师从业现状及血液学工作者重要科研成果;科学归纳、系统总结我国血液学研究工作者的学术研究进展和临床实践经验。重点介绍了造血衰竭性疾病的病理机制、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子机制及化疗方案的疗效、各种类型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方案、血栓与止血疾病的分子机制与预后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和并发症及复发等关键技术创新研究。同时,本书筛选出该专业领域2014 2016年发表的优秀文献并给予评述,力图反映血液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本书可作为血液学及相关专业从业者的临床和科研指导用书,也可供卫生管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