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高血压已然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慢性杀手。大多数人对高血压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它的危害性长期被忽视。与此同时,各种虚假信息披着“奇效”“偏方”的神秘外衣,弥漫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为致命的隐形推手。也让医生与病患备受困扰。高血压有哪些类型?高血压会遗传吗?高血压能“ ”吗?血压稳定了可以停药吗?可以用保健品替代药物吗? ……作为一名专业的心内科医生,张之瀛大夫将自己多年的临床诊治经验倾囊相授,提供真正专业、有效的建议,手把手教您如何辨别真伪,如何科学降血压,成为您的贴身医生,守护您和家人的健康。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外科搭桥术和干细胞治疗,近些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这些进步主要反映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策略研究、新型抗栓药物的应用、第2代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应用、新技术在外科搭桥术的应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研究和冠心病的2级预防等方面,明显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质量。 本书涵盖了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以及和与心肌梗死密切相关的心力衰竭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和外科搭桥术,反映了相关领域的进展,为临床提供了一本非常有用的工具书。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重要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临床医学一个重要分支的学,成为临床医学发展最活跃和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人们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不断深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断改进和更新。在知识突飞猛进的今天,全面、准确地总结心血管病研究发展的经典成就,追本溯源,究其,并不是一件易事。基于这个目的,作者萌发了编写一部《经典学》。经过多年的努力,第2版终于完稿。 本书的特点是系统叙述人类对心脏的解剖、生理、病理及主要心脏疾病的经典发现、经典认识过程;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治中,有哪些重要发现和重要进展,有哪些关键性的问题尚未解决。论述力求言简意明,浅出深入。主要介绍基本概念、重要事实、科学论据、技术要点和肯定结论。第2版在第1版原有18篇的基础上,增加了14篇新
《牛津版心力衰竭临床指南(精)》共分10章,内容包括心力衰竭概述、流行病学、病因学、细胞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伴发疾病、预后、治疗,以及心力衰竭的疾病管理和防治展望等。《牛津版心力衰竭临床指南(精)》观点新颖,阐述问题透彻,内容丰富、翔实,实用性、指导性强,适合心血管病专科医师、相关科室医师、科研人员以及涉及相关内容的教师、医学生等参阅。
本书为《周围血管疾病防治答疑》丛书之一。全书分别从初识静脉曲张、好发人群、基础知识、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常用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治疗、预防与调护、经典方及名中医经验方11个方面,列举了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及医学生和基层医生感兴趣的355个问题,并做出了科学、具体、明确的回答。全书科学性强、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适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及其家属、医学生及基层医生阅读。
本书共分11章,分别介绍了冠心病的基本概念、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概述、经桡、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比较、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器械选择、技术特点和要点、经桡动脉复杂病变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特点和技巧、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并发症及对策、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临床护理等。本书方便实用、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适合心内科医师、心血管病介入医师尤其是经桡动脉介入医师参考阅读。
在阜外医院建院50周年华诞之际,凝聚着阜外医院心内科几代人多年临床实践心血和结晶的《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得以问世了。 本书内容涵盖心血管临床病史和体检特点、无创诊断技术、有创操作技术、常见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治原则和进展,以及介入汉疗进展等各个方面;写作上注重临床实践,力求简明扼要,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反映当前心血管内科领域的前沿水平;希望能对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心血管领域广大同仁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成为广大心内科医师、进修医师和临床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手册。 本书编委会由阜外医院内心科管理委员会成员组成,由阜外医院心内科及相关兄弟科室目前在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撰稿。
1991年,我国莫绪明等开展迷宫手术加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房颤。1994年4月,朱家光等成功开展了首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慢性房颤行瓣膜置换的同时,进行改良的Cox Ⅲ型迷宫手术(以冷冻替代部分切割线路)。1995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在杭州主办了全国房颤外科治疗的学术研讨。1996年,出版了《心房颤动的外科治疗》一书。近10年来,、外先后开展了各种能量消融改良coxⅢ型的迷宫手术方法,已获得简易、省时、微创、高效的结果。近5年来,外科治疗房颤的手术适应证愈来愈严格,但作为治疗内科难治性房颤的一种方法,外科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书由多位有治疗房颤经验的专家参加编写,对外科治疗房颤的历史进行回顾,介绍房颤的发病机制和coxⅠ型、Ⅱ型、Ⅲ型迷宫手术,将国外先进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全面讨论了改良的cox型迷宫手术,
本书是我国本关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专著。作者结合了10多年来在治疗分叉病变方面的经验,对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评述,同时收集了作者本人具有挑战性和代表性的27例分叉病变病例,其涵盖了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的所有操作技术,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和借鉴。在此书中还有一些属于作者本人知识产权范围内的内容,例如提出不同于国外的分叉病变的分型以及主支斑块的不同类型对分支开口的挤压作用,在操作方式中采用支架与球囊对吻的支架置入术(SKB)和“接力”式支架植入方式等。在本书第三章中详细阐述了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冠心病介入医师掌握此领域的动态提供了方便。
张培影主编的《冠心病中西医结合治疗》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治进展做了详尽阐述,尤其是张培影教授将自己的学术思想贯穿体现其中。特别是本书对冠心病急症——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心源性猝死做了深入论述。此外,结合目前冠心病诊治的新问题——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诊治,本书也做了中西医结合创新性的论述。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5》,2003年我国人群冠心病的患病率为4.6‰,2004年冠心病死亡率为46.27/10万人。据此推算,我国约有冠心病患者600万人,每年因冠心病死亡约60万人。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改变,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肥胖超重、糖尿病等大量增加,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增加趋势。冠心病成为心内科住院的主要病种。 为了规范冠心病的治疗,欧美国家和中国的有关学术机构,如ACC,AHA,ESC及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针对慢性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诊断治疗指南。这些指南制订所依据的循证医学证据浩如烟海,临床医生难以一一阅读,因此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迫切需要一本可以随时翻阅的针对临床产
本书作者根据外心血管病防治指南或专家共识,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和体会,用临床实际病例进行举例说明,并予以点评,详细阐述心血管疾病的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的原理、技术与方法。本书做到了规范化与个体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读者不仅可以学到具体的规范化和个体化用药原则,更重要的是学会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本书尤其适合基层心内科医师、内科医师、心血管专业研究生、高年级医学生学习和参考。
本书介绍了高血压病的类型、临床症状、辅助检查以及对健康造成的危害等,重点介绍了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高血压病的经穴针灸、经穴按摩与贴敷及刮痧疗法,并辅以饮食、运动、起居、科学用药等保健方法。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高血压病自我治疗和自我保健的科普读物,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不仅适合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治疗,也可作为基层医护人员的参考读物。
《心血管病合理用药(第2版)》是根据循证医学的结论,全面、系统地介绍各类心血管药物的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心血管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心血管病合理用药(第2版)》由几十年来从事心血管病治疗的专家、教授通力合作编写,在编写过程中查阅了大量外文献,参考了国际和的各类心血管病的防治指南和建议,以期紧跟医学发展的步伐,反映出心血管病治疗学的进展。 《心血管病合理用药(第2版)》适合从事心血管病专业的初、中级医师、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全科医生以及医学院校大中专学生阅读和参考。
我国每年有195万新发卒中病人,有156万人死于卒中,生存的卒中病人达500万-700万人。如何提高社区基层医生的规范化诊疗水平,提高卒中医疗服务质量,成为近来关注的热点。本套丛书的特色:①内容系统全面:社区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急需一套系列丛书,①从发病机制、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二级预防方面全面阐述卒中的诊疗。②实用性:内容紧贴临床实践工作中常见的问题,重点强调内容实用性。③简单、易懂、层次分明:每个内容独立成册,便于携带。④内容主要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进行阐述,保证社区医生能在工作中随学、随用。本书主要包括:脑卒中吞咽困难障碍诊断程序与治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