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的主编是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分四篇共42章。篇~15章,系总论部分。介绍感染微生态学观念的由来及其历史发展背景,详细讲述正常微生物的组成、生理功能;正常微生物学宿主转移、定位转移与感染的关系;正常微生物群变异及微生态失衡与感染尤其是医院内感染的关系;逐一剖析临床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对微生态的影响。第二篇系各论部分,包括6~30章,根据现有资料,讲解各系统感染微生态学特征及预防处理方法。第三篇包括第31~35章,详细介绍微生态调节剂的种类、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篇包括第36~42章介绍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无菌.悉生动物的培育与应用。
《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论坛:病毒性肝炎和肝病·20年展望》涵盖了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点、免疫应答与新疫苗研发、抗病毒治疗、肝癌诊治新方向及今后治疗肝病的新模式等。是一本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专著,可供感染病及肿瘤科临床医师、流行病学工作者、疫苗研发和基础医学研究者及研究生参阅。
本书以外结核病防治领域中的指南和规范为基础,为结核病防治人员初级参考用书,其内容包括基础篇、临床篇、预防篇和健康教育篇。在基础篇中,内容有我国结核病法规、国家管理策略等国家层面的防治规划,以及结核病传播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常规检查规范。在临床篇中,对全身各器官的结核病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同时介绍了初治、复治和耐药结核病的诊治规范。在预防篇中,重点阐述了目前的结核病物理和化学预防措施和规范。在健康教育篇中对结核病患者的营养、体育锻炼等内容提供了建议。
人类与病原微生物的斗争是没有止境的,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感染仍然是人类健康的威胁,全球每年死于感染的患者超过1500万。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平均每年都有一种新发或再发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对感染的防控是医学界面临的的挑战之一。感染动物模型是研究病原与宿主相互作用、免疫调节、疫苗和治疗药物评价等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传染病专项和新药专项的支持下,联合感染动物模型研究和使用方面的专家,我们编写了这部以感染动物模型制备和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专著,也是比较医学系列丛书中的一部。《比较医学丛书:常见和新发传染病动物模型》的到七章概括介绍了我国流行的主要病毒、细菌和真菌及其可感染的动物,新发传染病,病原与宿主的相互适应和协同进化,动物模型和感染性动物模型建立的一般原则等内容。第八到三十二章分别介
《翁心华疑难感染病和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2013)(精)》由翁心华、张文宏主编,其内容涉及感染、结缔组织一血管、肿瘤等多个领域,但均有各自的典型性与复杂的认识过程。本书不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扑朔迷离的疑难案例,还有可以无发热表现,但极易误诊的常见病,配以典型图片以详尽展示它们在诊治过程的重要性。每一章节以摘要、病例介绍、诊治过程疑点与解释,以及用小贴士形式插入文献资料。摘要部分是每章节的精华,读后可大致领会作者提出本病例的初衷及疑难特殊之处。本书如能给年轻感染病科或普内科医生在艰辛的成长过程带来一丝助益的话,会使作者感到莫大的荣幸。
本书系统介绍了外幽门螺杆菌研究的进展。作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幽门螺杆蓖的基础研究方法、临床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均作了详细的阐述。全书分三篇,篇:总论;第二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第三篇: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新颖,图文并茂,对胃肠病专业及相关专业医生的医疗、教堂和科研,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的主编是李兰娟《感染微生态学(第2版)》分四篇共42章。篇~15章,系总论部分。介绍感染微生态学观念的由来及其历史发展背景,详细讲述正常微生物的组成、生理功能;正常微生物学宿主转移、定位转移与感染的关系;正常微生物群变异及微生态失衡与感染尤其是医院内感染的关系;逐一剖析临床药物、抗病毒药物、免疫抑制剂等对微生态的影响。第二篇系各论部分,包括6~30章,根据现有资料,讲解各系统感染微生态学特征及预防处理方法。第三篇包括第31~35章,详细介绍微生态调节剂的种类、功能及其发展趋势。第四篇包括第36~42章介绍感染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及无菌.悉生动物的培育与应用。
想知道中医“康复”乙肝有哪些优势吗? 想知道中医保肝降酶有哪些妙方吗? 想知道中医退黄抗病毒有哪些绝招吗? 想知道中西医结合抗乙肝有哪些威力吗? 答案就在本书! 本书是作者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乙肝患者必知的300个问题,其中分享了上百种名家经验方,解决了乙肝孕困扰,分析了乙肝疫苗的种种情况,让读者清楚了解到乙肝病因病理、用药禁忌、中医独特疗法、生活注意要点等,语言通俗易懂,内容全面有条理,图表并用,中西汇通,让你可以轻松对抗乙肝,为乙肝患者开启希望之门!
以传染科常见的病例为引子,选用医生自己经治的典型病例,在“真实性、实用性、科学性”的基础上,从病例介绍、诊断治疗过程、临床讨论与分析等几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本书旨在通过典型的病例,用层层分析的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将与之相关的临床和基础问题进行横向联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年轻医生和医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临床逻辑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本书分为五章,以法律、条例、办法、规范和指南以及其他相关文件为序编排练习题,并在每章的最后列出了练习题的参考答案。本习题集可作为各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以及临床医技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所用,也可作为各级医院培训和评价培训效果所用。希望本习题集的出版,能为推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作用,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持续发展发挥正能量。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4)》内容仍然分为结核病临床诊断和结核病临床治疗两大部分,共计13章。根据查新与检索结果,“报告(2014)”在《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3)》的基础上新增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等的治疗等章节。2014年度外结核病临床诊治方面研究十分活跃,进展颇为迅猛。临床诊断方面,y—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诊断潜伏结核感染和结核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利用其他细胞因子、化学素和抗体等生物标志物诊断结核潜伏感染与结核病的研究也不断涌现,且受到学界关注。分子生物学诊断中Xpert MTB/RIF技术仍然是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诊断的主要热点。
以传染科常见的病例为引子,选用医生自己经治的典型病例,在“真实性、实用性、科学性”的基础上,从病例介绍、诊断治疗过程、临床讨论与分析等几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本书旨在通过典型的病例,用层层分析的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将与之相关的临床和基础问题进行横向联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年轻医生和医学生能从中学习到临床逻辑思维方法,从而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本书分为五章,以法律、条例、办法、规范和指南以及其他相关文件为序编排练习题,并在每章的最后列出了练习题的参考答案。本习题集可作为各级卫生保健机构的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以及临床医技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知识所用,也可作为各级医院培训和评价培训效果所用。希望本习题集的出版,能为推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起到作用,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和促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持续发展发挥正能量。
《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4)》内容仍然分为结核病临床诊断和结核病临床治疗两大部分,共计13章。根据查新与检索结果,“报告(2014)”在《结核病临床诊治进展年度报告(2013)》的基础上新增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等的治疗等章节。2014年度外结核病临床诊治方面研究十分活跃,进展颇为迅猛。临床诊断方面,y—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诊断潜伏结核感染和结核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利用其他细胞因子、化学素和抗体等生物标志物诊断结核潜伏感染与结核病的研究也不断涌现,且受到学界关注。分子生物学诊断中Xpert MTB/RIF技术仍然是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诊断的主要热点。
《手卫生实践》是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践丛书 之一。通过对手卫生与医院感染研究的概述,国际、重要的预防与控制指南的阐述和比较,重要预防与控制建议的循证医学证据分析,针对我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践中的重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建议,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编者在撰写本书时,参阅了大量的外医学文献,从中整理的观点和证据反映出手卫生的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对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及其他医务人员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本书以外结核病防治领域中的指南和规范为基础,为结核病防治人员初级参考用书,其内容包括基础篇、临床篇、预防篇和健康教育篇。在基础篇中,内容有我国结核病法规、国家管理策略等国家层面的防治规划,以及结核病传播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常规检查规范。在临床篇中,对全身各器官的结核病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同时介绍了初治、复治和耐药结核病的诊治规范。在预防篇中,重点阐述了目前的结核病物理和化学预防措施和规范。在健康教育篇中对结核病患者的营养、体育锻炼等内容提供了建议。
感染治疗的关键是病原学治疗。临床面对众多细菌感染病例,药物合理应用最复杂也最为重要。本书在简明扼要介绍各类各品种药物的同时,更是重点阐述了合理应用概念中所包括的内涵,如基于PK/PD和活性特点等理论决定抗茵药物的使用方案,.耐药茵产生机制及防止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策略和方法,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和安全使用等。十余年来基于循证医学的概念和方法,已有不少感染由国家机构或性学术团体制定了治疗指南,对医院感染的控制也有各种规范,本书在相应章节内作了扼要介绍,对其重点、精华和贡献进行复述,同时也对存在问题和今后方向作了探讨。临床治疗除针对病原体治疗外,不能忽视机体反应性、病理生理异常,以及维护和提高宿主抗感染免疫力。为此,本书介绍了生物反应调整治疗新概念,对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治疗性疫苗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