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上海市养志康复医院(上海市阳光康复中心)和上海市残联康复处共同组织编写。通过吸取外脊髓损伤康复训练的先进理念,并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写而成,内容涉及脊髓损伤的基本知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轮椅巧、康复护理训练、心理调适、无障碍建设和“中途之家”建设及管理等内容。 本书浅显易懂,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脊髓损伤后所需的康复训练内容,旨在为脊髓损伤伤友、照护者以及刚刚从事相关康复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
本系列图书从脑卒中发病、患病及住院人群健康管理—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超声、影像筛查—治疗(内科、外科、介入等手段)—康复—护理等各个层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脑卒中防治的规范化操作过程。旨在深入宣传脑卒中防治知识,制定相关标准和干预准则,培养专业人才,指导临床规范筛查、循证施治、合理用药、组织科学研究等,通过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节约并控制医疗费用等资源,探索我国慢防治新途径,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
本书对神经外科手术操作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图文并茂,语言简洁。每一章都包括了适应征、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后处理、并发症、专家点评等,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讲是一部非常完整的、一步一步进行指导的重要参考书。
在苏黎世,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血管畸形始于1967年1月。在此后的20年间,共手术治疗了414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和7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病人。另有86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从我科出院而未行手术治疗;其中40例动静脉畸形是可切除的,但病人拒绝手术;另有24例因有损伤神经功能的风险当时未予手术,晚些时候才手术切除;还有22例(22/500=4.4%)是无法切除的动静脉畸形。 本卷(IIIA和IIIB)通过总结分析这414例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手术及86例未手术治疗的经验,讨论显微外科技术诞生前后对这类难治性病变的治疗情况以及目前尚存的问题。其他类型可手术的颅内血管病变,如海绵状血管瘤(22例)和静脉血管瘤(5例A),也做了简要的介绍。脑膜、脊膜、脊髓的动静脉畸形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介入和手术治疗不在本书中讨论,将另有专著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