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突出以下3个特点:①实用性。力求通过阅读本手册,使读者能够掌握心血管外科疾病的基本知识,基本心血管外科技术和基本治疗原则,包括术前、围术期、术后的处理原则和基本用药知识。明确手术适应证,正确掌握手术时机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②性。编写人员对所编写章节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的外科技术、治疗方法已被外广泛主宰和应用,治疗效果确切可靠。对于有争议的方法和手段或目前尚不成熟的技术,并未写出。对于进展较快且疗效可靠的新技术,如先天性治疗中采用的封堵技术,在有关章节中均可见到。③系统性和完整性。编写人员相对固定,用统一格式书写。每一章节完成后,要经3位以上不同作者审校,尽可能做到内容、观点统一。
《冠心病:左主干病变血运重建策略》结合外文献介绍了如何利用危险分层制定左主干病变的血运重建策略、介入治疗策略和手术技巧以及通过影像学/功能学评价改进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完整深入地叙述了如何利用危险分层制定左主干病变的血运重建策必须掌握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操作细节,病例描述,可直接为新开展冠状动脉的科室提供完整的实用参考,为有经验的科室提供进一步完善和更新的方便,特别为基层放射科在简化和加速检查之时提供较完整和标准的规范参考。
全书分为十三章,从分叉病变流体力学改变特点到冠状动脉内影像技术,逐一进行讲解,深入剖析不同双支架术的优劣。特别是对我国学者提出的双对吻挤压技术的原理进行深刻细致的描述。由于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技术涉及从冠状动脉解剖到支架术的几何学内容,本书力求图文并茂,在详细阐述不同支架术原理的同时,大量使用作者自己设计制作的示意图、微聚焦CT及微聚焦照片,结合许多经典的介入治疗造影图片,对不同类型支架术的优点与缺点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通过这些示意图,读者可以清晰理解不同支架术的适用对象,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此外,对双支架术操作过程中的对吻扩张我们提出了对吻扩张不满意这一概念,并对KUS产生的机制及原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特制的分叉病变专用支架已经逐渐进入临床实践,本
本书是汇聚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方面部分精英的心血之作,编者大多有着20年以上的临床经验,曾出国深造学习,了解外心血管领域中各自擅长专业的研究方向。本书共分十个章节,分别介绍了心脏的正常解剖结构;瓣膜病的超声心动图、心脏影像学检查手段及心脏杂音的鉴别诊断;心脏各个瓣膜发生病变的病因、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远期预后及几种常见瓣膜病。同时将传统的经验与新近治疗指南紧密结合,介绍了有关瓣膜病的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防血栓及射频消融治疗;瓣膜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手术适应证,并将新近用于临床或处于研究阶段的瓣膜病微创手术和介入治疗新方法介绍给大家,这些将会使读者对瓣膜病治疗的前景充满信心、憧憬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