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介绍了心律失常理论、心脏电生理导管室设置,重点介绍了心脏电生理基本操作、心脏电生理检查以及射频消融等内容。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简明实用,不但有老技术的回顾总结,而且有新技术的现实写照。此次修订再版,增加了肺静脉前庭放射状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等内容。适合于广大心脏电生理医师和心血管内科医师学习参考。
燕何、恩斯特原著,吴书林翻译的《心脏电生理解剖实用手册》提供各种丰富的影像解剖资料(包括腔内超声图、x线影像图、三维计算机断层显像图、三维磁共振成像图和三维标测图),可谓集大成于一身。从篇章结构上,作者分别介绍了心脏大体解剖、心房的解剖和心室的解剖。为新颖的地方是,每章节的解剖知识与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疾病以及手术路径贯穿在一起,实用性很强,成文一气呵成。全书生动、直观、形象,是心脏电生理医生进修与接受培训的一本好书。
黄连军主编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精)》介绍了心脏胚胎发育及解剖,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房问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缩窄、肺动静脉瘘、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的介入治疗。重点阐述了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与方法、并发症。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文笔流畅、阐述精妙,是一本有价值的、符合我国同情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参考书,对促进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工作的开展有重大意义。
本书纳入了世界顶尖胸外科专家精心挑选的50个疑难病例,以病例分享的方式展现了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内容涵盖了疑难病例的诊断、非传统治疗方案的难点、手术过程及技术难点,以及术中出现的意外情况及应对策略等,同时结合大量手术图片和影像资料以提高不同层次的胸外科医生的手术技术。
布雷迪基斯、怀尔德原著的《冷冻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精)》提供专业指导,有助于您使用冷冻消融技术治疗多种心律失常。该书解说详细,并配有丰富、高质量的临床图片以及一览表,方便您获取和掌握针对成人患者、儿童/青少年患者,以及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复杂的冷冻消融技术所需的相关信息。 加深您理解所有心律失常冷冻消融治疗,帮助您了解该项技术和手术的*、*权威动态。 掌握冷冻消融治疗的手术操作,包括成人患者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旁路、心房扑动的冷冻消融,心房颤动的冷冻球囊消融和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的冷冻消融;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的冷冻消融,儿童冠状窦的冷冻消融;以及接受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心房颤动左心房冷冻消融手术、心房颤动心外膜冷冻
《心律植入装置的感染与处理》一书即将付梓交印了,本书是《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与中国心律学会联合召开的 中国首届心律植入装置的感染与处理 学术研讨会的配套用书。应当说,这是该学术领域的*本专著,因而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连通即将召开的首届该专题研讨会,两者共同标志这我国向这一学术领域大举挺进的军号已吹响,标志着我国深入解决心律装置感染的工作进入一个新纪元。
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自2002年首例手术获得成功以来,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及,其临床获益得到了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证实,正在改变长期以来严重主动脉狭窄只能依靠外科手术的治疗模式。目前已经开展这项技术的临床评估,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正式批准应用。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在国外TAVI中心的实践经验,结合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较系统地介绍了主动脉瓣狭窄的病理生理、TAVI技术产生的背景、患者的选择、术前评估准备、手术技巧、并发症处理以及循证医学评价等内容。希望对已经开展或准备开展该项治疗技术的医疗部门提供有益参考,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也能使其他心血管专科医师了解该项技术的适应证和疗效,从而在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肾脏感染、肾结石、肾脏肿瘤、肾脏创伤、肾衰竭、肾移植等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诊断、各项辅助检查,以及常规手术治疗。着重对肾脏腹腔镜手术基础和开放性肾手术的解剖特点、术前准备、手术入路、术中术后处理等做了详细介绍,并收集相关病案以供读者参考。本书论述翔实,科学实用。适用于广大临床外科医师、高等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本书系统全面的介绍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特殊诊断方法、术前准备和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心脏大血管损伤及炎症、先天性心脏畸形、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脏肿瘤、心包病症及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效果。本书中另外增加了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监护和处理,并对原有章节均作了部分修改和增加了新内容,重点增加心血管外科新进展内容,包括器官移植、人工假体发展和利用、生物瓣膜、微创心脏外科等新进展,注重实用和普及性。本书可供心脏外科专科医生阅读、掌握,也可供小儿科、内科、放射科、麻醉科医生,灌注师、研究人员及高等医学院校的师生参考。
《心血管外科疾病诊疗指南(第3版)》共分为六篇58章,分别是总论和先天性、获得性、缺血性、大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及微创心脏外科,全面介绍了心血管外科常用诊断技术、围手术期处理原则、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各种疾病的概况、病因、病理和诊断、治疗,以及心血管外科常用手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方法、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并发症的防治等,此外,还介绍了心血管外科领域的新进展如机器人心脏手术,附录收入了与心血管外科疾病有关的多种检查正常参考值,可供各级医院心血管外科医师、进修生及研究生和医学生参考使用。
《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外科学分册》是中华医学会受国家卫生部委托,组织全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集体编写的性专业临床诊疗指南。全书分四个部分47章,分别对先天性、获得性、缺血性和大血管病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概述、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等内容逐项系统介绍。本书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内容简洁明了,便于查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心血管外科临床医生、医学院校师生和医疗行政管理人员的参考书籍。
《心脏解剖与临床》共十四章,包括心脏解剖和心脏临床各重要课题,如心腔形态结构、心传导系统、心血管、心脏发生和先天性心脏病、心断面解剖等。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各主要课题大部分以[临床要点]形式出现,共72条,对重要的新进展如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治疗、干细胞与心肌损伤修复、心脏间质与心脏病、心脏移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则独立设章或节重点阐述。对心传导系及其研究的新进展我们有新发现和体会,阐述尤详。书中线条图167幅,彩色照片图156幅,多为本组创绘或多年科研所积累,颇为珍贵,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心脏解剖与临床》内容全面、实用、新颖,不仅是研究生的好教材,而且对广大基础、临床教师和医生的学习参考也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