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妇产科医嘱手册》内容主要为妇产科住院医嘱,对一些不必住院治疗的疾病,以门诊医嘱的形式列出。妇产科临床以助于妇产科用药和护理密切相关,故本书也分别给予介绍。本书的编写形式为以某一疾病为基础,内容包括对该病的简要介绍、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必需的医嘱、注意事项及对该病的思考链接,使得医师对该病有准确的掌握,从而迅速而无误地做出判断,是对临床工作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一本好书。 根据疾病谱的变化,本书包括了更多的妇产科病种,突出常见病和多发病。术中既介绍基本诊疗措施,有适当反映该学科领域新进展,并借鉴国际上的临床治疗指南。每个病种按不同型别、病期、缓急、严重程度列出诊疗程序,提出诊疗思路。在医嘱中写“或”者,即指择用其中一种;列出同类药多种的,也只是供开医嘱时选用。
本书由美国哈佛大学和贝勒医学院儿童医院资深新生儿学专家编著。在哈佛大学以及贝勒医学院儿童医院的新生儿学协作项目组每年治疗20000多例新生儿,“Spiral手册"系列为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及医疗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新生儿诊疗手册采用了大纲格式,便于读者快速获得大量关于孕妇、胎儿和新生儿以及常见新生儿诊疗程序的珍贵信息。 附录包含NICU常用药物指南,母亲用药对胎儿的影响,以及哺乳期母亲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本版书的特点包括: 便于阅读的版式设计,章节间有标准化的概括标题 胎儿评估的新信息 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新指南 有关存活的早产及围产窒息儿预后的信息
本书是在新生儿学实际工作中出现大量新变化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我们尽量与世界主流变化保持同步。编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实用,所以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这本书中未包括围生期保健区域化管理及其作用等内容,但我们邀请了加拿大区域化管理发起者之一Paul Swyer医师为本书写序。区域化管理使初级和二级母婴保健机构的一线专业人员肩负了更多责任。我们希望家庭医师、急诊医师、产科医师、儿科医师和护士们遇到妊娠疾病、疑难分娩和治疗新生儿疾病时,能从本书中获得帮助。 我们尽可能从对照试验中获得证据。近20年来,新生儿循证医学己取得巨大进步,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而且其中部分问题确实难以回答。在缺少标准对照试验证据时,我们则求助于观察性试验、由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认可的操作指南;无依据时,每章的作者则发挥他
陈惠金医师一直致力于新生儿颅内病变的系列研究,迄今已有二十多年,在新生儿颅内病变的影像诊断和防治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这些工作在大部分是属于开创性的;现已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新生儿专业博士生导师。 近10年来,外在新生儿颅内病变领域的研究飞速发。笔者多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攻关课题、上海市攻关课题以及原上第二医科大学校基金和新华医院基金的资助下,和课题组同道们携手努力,在前10多年的研究基础上,在新生儿颅内病变的影像诊断、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继续向纵深开拓、进取、获得了新的成果。 本书主要介绍了新生儿常见颅内病变,其中包括先天性颅脑畸形、新生儿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影像诊断和防治,反映了目前外此项研究的发展进程,并附有大量比较齐全的新生儿常见
本书专门阐述早产与早产儿相关知识,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专著。上篇包括早产概论、妊娠时限与早产、早产的病因及影响因素、发生机制、早产与生殖道感染、早产的预测、监护、诊断与治疗、麻醉、预防、早产合并各相关疾病处理。对早产的发展趋势、研究前景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下篇精辟论述早产儿生理特点、疾病防治、近远期预后。 本书突出内容全、观点新、实用,介绍科研方法,新的学术进展,专家诊治思路。对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均具有较高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适合妇产科、儿科临床医师、妇幼保健工作者、医学生参考,尤其对有志于深入学习和研究早产与早产儿的医疗和科研工作者、研究生等有较强的启迪和可参考性。
以“科学生活、健康快乐”为宗旨的“全民健康科技行动”是科技部、卫生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14部委共同主办的大型科技行动。为将该活动落到实处,相关部门进行了积极的组织、配合。其中,由中华医学会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常见多发病防治技术要点筛选和普及研究”,将完成一系列面向基层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和公众的培训、宣传。咨询等活动。”医学专家对话社区医生”丛书即是该课题的社区培训用书,由多位医学专家编写,涵盖了多种社区常见疾病,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及公众都有较好的参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