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是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疾病,本书将肿瘤诊断要点、治疗原则、各种治疗手段,尤以放化疗为主的适应证、禁忌证、疗效、毒副反应,患者如何正确接受治疗、减免不良反应、更好地康复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写作。
本书主要介绍了Tech—BIA(Bio—Information AdjustrmentTechnology)技术在治疗肿瘤领域的应用,并对癌症治疗的传统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重点剖析,旨为癌症的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治疗提供参考。
《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论持久战>与癌症防控方略》从毛泽东《论持久战》中汲取哲学智慧,将伟人的哲学观点与当下的癌症防控方略巧妙结合,精心选取29个典型病例故事,总结提出全新的“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癌症防控理论,从“抗癌”战法转向“控癌”战法,“近为今用”,观点新颖,举例鲜明,指导性强,易于理解。与作者已出版的《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首次提出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战略”,“洋为中用”)《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倡导有中国特色的抗癌“战术”,“古为今用”)并称为“控癌三部曲”,不但可供广大癌症病人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广大肿瘤临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中医肿瘤验治》谋划已久,但多因未果,直至今日付梓,也算了了众多方家一个夙愿,并望此书能对医药大家与读者了解中医药治癌及崔扣狮先生大半辈子专此大业起到有益的作用。 全书可谓一部崔扣狮先生克癌实录。《中医肿瘤验治》简略以崔扣狮医学文论为主,兼有中国医学泰斗评价、早年新闻报道、被崔扣狮接治的垂危患者回访等几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解其人其事,为医药专家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中国医学正名,为中国医药证言。
《淋巴瘤特殊问题诊治对策》由淋巴瘤领域的专家共同编撰而成,有机结合了淋巴瘤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众多的临床试验,尤其全面、详细地介绍了外大型临床中心的诊疗经验,以及相关的专家共识和宝贵经验,是对目前淋巴瘤治疗指南的良好补充,有助于指导各级临床医师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素材。全书共15章,系统介绍了淋巴瘤治疗中的特殊问题,包括诸多临床常见的诊疗难点。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虽已有长足进步,但目前仍缺乏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标准化指南。《淋巴瘤特殊问题诊治对策》各章节立足于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侧重于诊断和治疗,对临床常见的淋巴瘤诊疗难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 《淋巴瘤特殊问题诊治对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极具特色,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性,适合血液专业的临床医师和研究生阅
《得了肺癌怎么办》编者从肺癌的基础知识谈起,详细介绍了肺癌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检查方法,重点讲述了肺癌的手术疗法、西医疗法、放射疗法和中医疗法,最后从防病、饮食和运动等方面强调了肺癌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疼痛为晚期癌症常见症状之一,常常令人恐惧和不安。目前,全世界的癌症病人中约有30%-50%伴有疼痛。有效的止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综合规划中四项重点之一。每天约有100万癌症病人忍受疼痛的折磨。但研究疾痛的规范化治疗和指导丛书不多。本书的采集和出版,旨在弥补领域内的不足。作为病家属,一方面不忍目睹患者疼痛造成的痛苦,另一方面又担心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是惧怕药物的成瘾。渴望有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本书从疼痛的生理原理,阐述了疼痛的形成及传导过程,止痛药物作用机制,临床特点及常见毒副作用的处理。遵循WTO的规范疼痛治疗原则,结合国际上的疼痛治疗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治疗疼痛的经验。同时结合作者长斯的临床工作经验,对肿瘤晚期的姑息治疗,总结出一点体会,旨在与同道共同分享,本书适用
????中西医结合诊治肝癌是患者治愈、康复的重要手段。罗明、吴孝雄编写的《中西医结合抗肝癌》用通俗、生动的语言,结合真实的病例,站在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全面介绍了肝癌的病因、临床表现、中西医诊疗方法、自然疗法以及如何正确求医,让患者真正感受到中西医结合治肝癌的无穷魅力,使他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抗肿瘤作用,和医师配合好,共同战胜肝癌,重获美好人生。《中西医结合抗肝癌》适合肝癌患者及其家属阅读,也可供肝癌医务人员学习参考。
《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是中国在该领域的本心理治疗指南,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讨论肿瘤心理治疗。 《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2016)》分为11章,从制订指南的宗旨、方法、心理治疗通则开始,依照肿瘤心理治疗的实际流程逐一开展,包括心里社会筛查与评估、医患沟通与信息告知,心理干预、预防、姑息治疗等内容,基本覆盖了临床肿瘤心理治疗的全过程。
大肠癌发病率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已经跃居第二位。傅传刚、高显华主编的《大肠癌100问》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大肠癌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诊断、手术治疗、综合治疗、随访以及复发转移的处理。本书内容全面系统,语言通俗易懂,有利于提高大众对大肠癌的预防和治疗的认识,避免误诊和误治;对于大肠癌患者及其家属具有很好的指导价值,可以帮助他们消除恐惧、正视疾病,主动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书适合大肠癌患者和家属及注重自我保健的人群阅读,也适合从事大肠癌诊疗工作的医务人员阅读。
《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15》是国际上本系统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讨论肿瘤营养治疗的专门著作。全书分为17章,从制定指南的宗旨、制定指南的方法、肿瘤营养治疗通则开始,依照肿瘤营养治疗的实际流程一直向前,从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通路的建立、营养制剂的选择,到营养干预的实施、治疗效果评价、并发症预防、营养治疗护理,最后到家庭营养指导,基本覆盖了临床肿瘤营养治疗的过程。《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15》注重学术水平及理论基础,力求反映肿瘤营养治疗的成果;《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强调临床应用与实操指导,力图展示肿瘤营养治疗的方法。
《肺癌诊断治疗新进展》分两部分阐述肺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部分介绍肺癌的筛查、诊断和分期;第二部分介绍肺癌的手术及辅助治疗。《肺癌诊断治疗新进展》以专题论述形式编写,紧密结合临床提出了在肺癌诊治过程中医师关心的问题。
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医学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如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等,但医学的局限性仍很大,表现在认识与能力不同步,诊断与治疗不同步,大多数疾病并没有有效的治愈方法。医学进步也带来一些新问题,如分科越来越细,人文精神的缺失等。目前,我国的医疗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患者人文关怀的需求,这种情况急需得到改善。心理社会肿瘤学这门新兴学科的目的正是将肿瘤患者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中解救出来,从而进入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大量证据表明,有效的心理社会服务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和心理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延长生存期,但中国恶性肿瘤患者的巨大需求与中国心理社会肿瘤学在临床干预、科学研究、人员培训、经济支持等方面的亟须发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识别每位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制定和实施心
本书从临床实用角度出发,目的是为肿瘤内科护理人员提供化疗护理专科指导,让他们掌握化疗的基本知识,了解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掌握各种肿瘤患者化疗的护理及急症的处理方法,使其能更好地掌握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尤其对年轻肿瘤内科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有的帮助。
为了实现“增强科学家、医学社团成员和大众对怖癌的认知与教育”的宗旨,早在10年前,IASLC就创建了一个国际数据库,使之能为未来肺癌TNM(‘原发灶.淋巴结.转移病灶)分期系统的修改提供重要信息。迄今,IASLC分期项目已纳入10万余例接受各种治疗方法的患者数据,这些数据由全球超过l9个国家和地区的46个机构提供。在本项目中,IASLC与UlCC和IAJCC(两家每7年公布所有肿瘤分期分类的机构)进行了紧密合作二第7版TNM得到了UICC与AJCC的完全认同,并将于2009年下半年公布。 《胸部肿瘤分期手册》特别关注与胸部肿瘤相关的TNM分期新内容。、IASLC的这些著作是对UICC和AJcc分期著作的有益补充,对于肿瘤科医师、外科医师、放疗科医师以及相关人士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全方位介绍了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本书主要面向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和家属,他们可以从书中了解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的疾病,如何配合医师治疗,出院后如何进行疾病的护理、康复,以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等。对于刚进入临床的住院医师,也可从本书快捷方便地了解骨髓瘤的基本知识。希望本书能够为患者及其家属和相关的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和指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杀手。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态势,已经成为居我国女性发病率首位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同时我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生特点又有自身特色,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平均比欧美国家女性提早10年左右,高发年龄在45~55岁,这个年龄段是女性承受事业、家庭双重重任的人生重要时期,对于她们,如何更好地预防乳腺癌,患病后如何更好地治疗及康复尤为重要,这方面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将惠及广大女性。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认识的深入,乳腺癌的预防、诊治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BRCA基因检测,给予基因突变者以预防性切除乳腺或卵巢,可以防止乳腺癌、的发生。乳腺癌手术也经历着从扩大根治性切除向保乳手术的发展,乳房重建技术的进步
年仅34岁的美食家原晓娟被查出晚期胃癌,9个月后,她就离开了人世。这是娟子在生命的最后一程写下的文字,真实地记录了她从查出病情到生命的最后时刻的心路历程,既是对自己患病原因的反思,也是对健康人群的警示。 现代都市人处于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之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不知不觉中逐渐积累疾病的因素,娟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呼唤广大都市人(尤其是白领女性)珍惜生命、珍爱健康。 在治疗过程中,美食家娟子也没有忘记尝试健康食疗,书中收录了她的健康食谱,不仅色香味俱全,还是增强免疫力、抵御疾病的上好佳肴。
本书在介绍肿瘤流行病学、病因学、预防医学和发病机理的基础上,讲述了肿瘤的影像诊断、细胞学诊断、肿瘤标志物、分子诊断等诊断方法和肿瘤内外科治疗、综合治疗、急症治疗技术等内容,着重阐述了各部位常见肿瘤的诊治原则,突出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条理清晰,语言简洁,融科学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紧跟外肿瘤防治的学术前沿,较好地反映了当前外的肿瘤防治成果。本书可供高等医学院校放射影像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使用,亦可供各级临床医师参考使用。
由中国抗癌协会组织所属的专业委员会百余名专家撰写的《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是在总结近年来全国恶性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较成熟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各级医院的实际情况,针对胃癌、大肠癌、乳腺癌、、原发性肝癌、和贲门癌、妇科恶性肿瘤、头颈部肿瘤、原发性支气管肺癌、骨肿瘤与软组织肉瘤等10种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诊疗程序与要求、综合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及各种统计指标等,作为科学的、规范化的阐述。 为提高晚期癌症患者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本《规范》特设《癌症疼痛控制与姑息治疗》分册。书中详述癌症疼痛的原因、类型、表现和评估方法,重点介绍了止痛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以及姑息治疗综合处理方法等,有助于临床医师解决各类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的共性问题。 本《规范》的出版为肿瘤防治专业人员和广大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