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学辞典》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科学》杂志主编、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治良,以及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郝兴昌主编。杨治良教授是中国实验心理学家,是全国范围内有影响的心理学学科带头人,心理学专业领域的一流学者,主编过多部心理学工具书,工具书编纂经验丰富;哈尔滨师范大学郝兴昌教授是心理学界新生代学者,研究的专业领域广泛,并且能较快吸收并反映学科的新兴发展状况和趋势。《心理学辞典》是两代专业学者优势互补,与辞书专业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共同打造的心理学专业精品工具书。是在《大辞海 心理学卷》的基础上修
本书引进自 WILEY 出版社,由经验丰富的干预学家团队共同编写,是一部将现代孤独谱系障碍理论应用于临床的实践指南。全书共 12 章,分别从历史视角、早期干预及管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儿童及成人孤独谱系障碍,详细阐述了临床工作与孤独谱系障碍循证指导相结合的新近研究,以及作者对不同背景患者的评估和干预方法。著者介绍了临床实践中的个人轶事,以帮助说明讨论的概念及其应用,同时配有大量图表,用以阐明各章要点。本书可供孤独谱系障碍从业者、言语语言病理学家、发展心理学家及日常生活中受孤独谱系障碍影响的患者参考阅读。
陆林主编的《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精)》将在继承《精神病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启动图书再版编写工作时,正逢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在全世界发行,并应用于临床。因此,新版的《沈渔邮精神病学》多地采用了DSM-5的框架结构。本书分为:基础篇,包括精神病学史、神经基础、神经生化基础、神经解剖基础、遗传基础、认知基础、心理学基础、流行病学基础、文化、应激和精神病学;临床技能篇,包括精神病理学、病史采集、精神检查、辅助检查、心理测量以及诊断和分析思路;临床障碍篇,沿袭了DSM-5中的基本的临床障碍;治疗篇,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治疗、护理、社区康复;其他部分,包括司法精神病学概论、心身医学与精神病学概论以及精神障碍的公共卫生服务。本书以精神病学及相关专业人员
文明的传承和延续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祖先的智慧结晶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为满足人们对璀璨的文化和神秘自然的探秘寻幽,《世界遗产百科》精选了大量代知性的世界著名文化与自然遗产,希望读者在问读的过程中,对人类的创造和自然的鬼斧神工产生由衷的喜爱,并从中认识到保护世界遗产的重要性,真心热爱我们生存的环境。《世界遗产百科》(主编崔钟雷)为“新概念阅读书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
本书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的专著。全书包括基础篇、临床篇和附篇,共17章。基础篇包括概述、抑郁障碍的中医学术源流简述、脑神与郁病、中医郁病症状述说、郁病的病因病机及论治抑郁障碍的临床思路;临床篇详细介绍了辨证论治、老年和儿童期抑郁障碍、躯体疾病与抑郁障碍、药源性病症的辨证论治、治疗抑郁障碍常用相关西药、抑郁障碍的针灸疗法、抑郁障碍的心理治疗及抑郁障碍的康复;附篇介绍了中医精神科常用中药与方剂及验案举例。 本书立足于中西医结合,立足于临床医疗,立足于实际应用,在脑神理论、郁病辨证论治、温阳开郁治法及其在老年人抑郁障碍治疗中的特殊应用、郁病的针灸和心理治疗等方面皆有独特的思考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是作者四十余年中西医结合论治抑郁障碍临床经验的总结和体现。 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
《心理咨询师系列·阿德勒的治疗:理论与实践》不是一本关于传统阿德勒理论和治疗的书籍,而是作者阿德勒并创造一种适合当代世界的整合性方法的尝试,这种方法根植于阿德勒的理论,但是又结合了其他当代理论的有效工具情绪疗法的创始人艾利斯甚至称阿德勒为“真正的现代心理治疗之父”他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贡献在于他提供了一个经受住了时间考验的综合理沦,并为当代许多心理治疗模式奠定了基础《心理咨询师系列·阿德勒的治疗:理论与实践》的精妙之处在于不是空泛地讨论理论,而是特别阐述了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含义,让我们看到了概念或者理论怎样影响治疗,而治疗又如何影响理论的形成。
本书译自美国著名的Baylor医学院定期发布的神经科疑难病例和少见病例解析。 几年前,译者有幸看到这些资料,仔细研读,发现其病种几乎涵盖了学各个领域,弥足珍贵,使笔者们受益匪浅,同时也萌发了将这些资料介绍经我国学工作者的愿望。在有关专家和同事的鼓励和支持下,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笔者们翻译团队终于完成这项工作。 此次出版的是该校在网上公布的40个病例资料,定
《精神分裂症》以临床实用为导向,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干预与康复的理论及临床实践,以及该领域的新进展和新观念。全书共19章,内容涵盖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超高危人群的预警及干预、全程治疗与康复、药物治疗的合理就用及循证研究与解读、药物不良反应的防治、心理治疗、非药物疗法、精神康复治疗和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等,并介绍了不同人群(老年、少儿、妇女等)精神分裂症的特点,以及精神分裂症相关自杀、危险行为与司法鉴定等问题。对精神科医师的临床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医师和研究人员参考阅读。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睡眠医学在开始受到重视,不少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外的文献资料写出了专著,对推动我国的睡眠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的贡献。不过,由于大多数专著是文字的描述,对于技术操作虽然有文字介绍但缺乏直观的图像,因此,对技术操作人员来讲有时难免会有“隔靴搔痒”不解渴的感觉。庆幸的是,胡丹波副教授的团队所翻译的“睡眠医学精要”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本书译自Richard B Berry教授主编的书籍第二版,共分22章,收集了112份病例。其特点是图文并茂,用病例来说明具体的操作要点,如对于睡眠在脑电图上的分期,各期的特点,如何运用眼球活动和肌电图来区分非快速眼动相第二期与快速眼动相,睡眠结构的正常和异常,各种药物,尤其是苯二氮草类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睡眠结构的影响等,都有相应的病例和图谱;在治疗方
该书运用物理学上的力学原理分析人的心理及其变化的轨迹,提出“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的观点,深入揭示了人与人的复杂关系,他还联系中国历史上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指出了“人事变化之轨道”和“世界进化之轨道。”并对当时在中国思想界影响颇大的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学说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批判。本书再版的封面采用了1936年成都公论社版,封面是思想家、辛亥革命元老吴稚晖的题字。吴稚晖,字敬恒,生于1865年,卒于1953年,其人才气横溢,举止怪异,被称为“吴疯子”、“民国怪人”,与李宗吾的特立独
本书参阅了外有关资料,详尽地介绍了精神科临床中常用药物的合理联用与配伍禁忌,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与避免药物治疗中的意外发生。与此同时,还介绍了药物的其他用途,并附有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以顺应临床医生的需要。 本书适用于精神科医生,也可供其他临床医师参考。
《症状学》症状学概念浓缩起来不过一万五千字,许多精神科医生对此都会背,为什么临床判定时也常常出错?教科书上每个精神症状只配—个百里挑一的典型例子,而精神科医生要通过典型例子去识别临床上各种不典型病例,难度会有多大?
美国精神医学学会于2013年5月推出了美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的 版本——《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DSM被誉为精神障碍领域的\" \",是一本美国及其他 常用的诊断精神障碍的指导手册。为了能进一步改进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科研和在所有临床工作者中产生一种共同语言,DSM-5对所有精神疾病进行了重新定义和分类,并制订了 和具体的诊断标准,因而 实用价值。 本书(DSM-5-TR)是DSM-5的文本修订版。该版本对DSM-5的 大多数障碍的文本进行了修订, 新了相关特征、患病率、发展与病程、风险与预后因素、与文化相关的诊断问题、诊断标志物、与 想法或行为的相关性、鉴别诊断等内容;增加了“延长哀伤障碍”的诊断;将 初发布的 DSM-5 诊断标准与对 70 多种障碍的修改(大部分做了澄清)相整合;全面 新了“介绍”和“使用手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