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肌肉、骨骼和组织周围的软组织是支撑人体的关键。通过学习对筋膜的整合操作手法,治疗师可以帮助客户应对许多慢性疾病,提供迅速缓解疼痛及减少长期疼痛的方法。本书作者James Earls和Thomas Meyers是受人尊敬的物理治疗专业人士。本书为包括物理治疗师、整骨师、按摩师、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师等详细介绍了解剖结构与筋膜释放技术,包括以姿势分析、完整的技术说明为特色的150多幅图片。
本书引进自 Wolters Kluwer 出版社,是一部全面、实用的急性疼痛管理参考书。全书共五篇51章,涵盖了手术疼痛和非手术疼痛的处理措施,汇集了麻醉学、外科学和其他与健康相关的专业知识,为防治复杂和快速变化的急性疼痛提供了跨学科方法。本书从疼痛管理的基本原理开始,阐述了急性疼痛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疼痛的评估和测量、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急性镇痛,以及手术疼痛、术后疼痛管理服务等基本原则,并通过器官系统、患者群体和治疗模式探讨了疼痛的管理方法,为专门从事疼痛医学的麻醉医生及护理手术或非手术疼痛患者的其他学科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宝贵资源。
《实用核医学》是在潘中允主编的《临床核医学 》出版18年后,邀请56位在各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中青 年专家,在其基础上新编而成。本版延续原有特点和 风格,以实用为标准,力求跟上近十余年来核医 学的发展形势,较全面和深入地介绍当今临床核医学 的优势项目和仍有应用价值的项目,并强调要发挥好 这些项目的优势必须掌握的要点。 《实用核医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初人临床的核 医学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也希望能够成为医学影像 学科其他专业医师和一般临床医师的参考书。全书共 分核医学基础、影像核医学和功能检查、检验核医学 、骨密度测量、治疗核医学和实验核医学与临床前分 子影像6篇;影像核医学和功能检查篇又分总论、肿 瘤、心血管等11个分篇。全书共111章,230多万字、 约700幅插图、180个表格。
《蒙药正典》一书纠正了当时蒙古地区其他一些药学专著中的误讹,批评了某些作者因粗心和偏见所造成的以讹传讹的不良影响。基本挽回了当时由于药物名称的混淆所导致的临床用药混乱局面。故该书的内容十分详实、阐释深刻、文风严谨、引文出典明确,使人看后可信可靠,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和使用价值。全书共分部分:部分介绍了树喻法,并附9幅树喻图。其内容亦博采有关树喻法的众长结合自己的见解,使其更趋于完整和易懂。第二部分药物学,篇幅,分八部二十四章,共收载了879种药物,附有570幅药物插图。对每味药物的产地、来源、形态、药用部分、性、味、功能、主治、采收季节、炮制方法等均作了详细阐述。第三部分记述了身体各部分划分法及身体关键部位等解剖学内容。书中按头颈、躯干、肢体划分,分别对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关键所在部位作
《实用核医学》是在潘中允主编的《临床核医学 》出版18年后,邀请56位在各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中青 年专家,在其基础上新编而成。本版延续原有特点和 风格,以实用为标准,力求跟上近十余年来核医 学的发展形势,较全面和深入地介绍当今临床核医学 的优势项目和仍有应用价值的项目,并强调要发挥好 这些项目的优势必须掌握的要点。 《实用核医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初人临床的核 医学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也希望能够成为医学影像 学科其他专业医师和一般临床医师的参考书。全书共 分核医学基础、影像核医学和功能检查、检验核医学 、骨密度测量、治疗核医学和实验核医学与临床前分 子影像6篇;影像核医学和功能检查篇又分总论、肿 瘤、心血管等11个分篇。全书共111章,230多万字、 约700幅插图、180个表格。
创伤是现代医学的重要领域。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一些疾病(如许多传染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但创伤却有增无减,并被称为“发达社会疾病”。以往创伤只是外科学的一个病种,现在已发展为独立学科。程天民、盛志勇、王正国主编的《战伤与特殊创伤(精)/现代创伤医学丛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特殊创伤和战伤的流行病学趋势、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技术,在保留了经典的诊断治疗观念的同时,融入当前推崇的规范化现场救治和早期康复观点,同时兼顾创伤后的心理干预。
丁洁、王琳主编的《121种罕见病知识读本》是一部关于罕见病的科普读物,从对罕见病的临床识别,罕见病是如何得的,对家人有何影响,如何就医等九个角度采用“几问”的形式介绍了121种罕见病。本书 、专业、实用,可读性强,有助于读者深入、正确地认识罕见病,是罕见病患者及其亲属的良师益友,也可供从事罕见病研究的专业人士参考。
本书注重基础、原理和新进展,在传统核医学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CT与MR的相关知识,对核医学的优势项目,诸如定量分析、放射性测量统计等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且完善了计算机图象重建、核医学设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系统知识。
本书以磁共振波谱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为主线,详细描述了人脑活体磁共振波谱的采集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阐述了磁共振波谱信号的生物化学基础,总结了质子磁共振波谱在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探讨了非质子磁共振波谱的发展前景,全面介绍了磁共振波谱学在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进展。本书将有力地促进神经科学研究者和临床医师熟练地将磁共振波谱技术应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钱乙刘昉医学全书》包括《小儿药证直诀》和《幼幼新书》原著校注,及其医学学术思想研究与论文题录等部分。《小儿药证直诀》,系宋代医家钱乙所撰。全书三卷。卷上专论小儿脉、因、证、治,收列小儿常见病证治80余条,其中首论“小儿脉法”及“变蒸”,按“五脏所生”、“五脏病”进行脏腑辨证,实为钱乙独树一帜,并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有重进作用。卷中收录所治典型病例23则。卷下为方剂114首,包括传统效方及化裁古方自制之新方。全书贯穿“小儿脏腑柔软、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原则,同时,反映出钱氏学术是不拘成法、
《现代消化内镜中心设计与管理规范》参考了国内外许多消化内镜中心的经验,应用大量照片,力求言简意赅地阐述消化内镜室的设置和管理的方法、应该注意细节以及常见的共性问题等内容。
法医现场学是运用法医学、法医临床学、犯罪心理学、生物学及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知识,研究涉命、伤害等案件,对案发现场的犯罪过程进行重建和刻画,为确定侦查方向、制定侦查措施提供依据。法医现场重建的基础是现场勘验工作,涉命现场、伤害现场是获得犯罪情报的信息库,是甄别案件性质的重要场所,是开展侦破工作的起点。《法医现场学》共分为二十六章。其中章至第六章为总论内容,主要介绍法医现场学学科体系、现场重建的原则、基本方法和主要内容。第七章至第二十六章为各论,从各类现场的勘验、分析和重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法医现场学》结合实践,真实全面地介绍了法医现场勘验与现场重建的原则方法,有助于培养法医工作者临场分析能力和检案水平,对法医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适合法医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法医
刘大荒,董洪旺等主编的《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头面部影像学》共分十五章,除介绍组织、器官损伤的影像学表现外,重点按照临床法医影像学的要求,对组织、器官损伤的法医影像学内容进行了更为详细的介绍,例如,组织、器官损伤的影像学鉴别诊断;组织、器官损伤发生时间的影像学判断;组织、器官损伤影像学检查漏诊和误诊原因分析;组织、器官损伤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选择;组织、器官影像学检查造假图像的正确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