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病例点评200例》精选了200例颇有价值的病例,涵盖了常见及部分不常见的SPECT和PET相关病例,结合不同显像剂的表现形式,融入CT的精确解剖结果,不仅诊断明确、定位清晰,而且在病程、分期、病理反应及疗效和预后等方面均显示出核医学分子影像的独到作用及关键价值。本书由齐斯曼等著。
韩鸿宾主编的《磁共振成像设备技术学(精)》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专委会、磁共振成像设备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编写完成。 全书共分九个章节,内容涉及磁共振成像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硬件、谱仪、序列设计与临床各系统疾病诊断的常规扫描技术,同时介绍了磁共振成像引导下治疗等领域内*新进展与未来发展方向。 本书适合于影像科医生、研究生、技术员、工程师以及磁共振成像与辅助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研发人员使用。
本书分为三篇,篇为总论,主要介绍核物理的基础知识、辐射剂量学、核医学设备及小动物成像设备。第二篇为放射性药物篇,系统介绍目前临床常用的放射性药物包括正电子显像剂、单光子显像剂及核素治疗试剂的放射性制备、质量控制及其简要的临床应用;同时也简要介绍了一些新的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显像剂。第三篇为全书的核心和重点,主要探讨了常规显像剂18F-FDG在不同肿瘤及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18F-多巴显像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99mTc标记药物在甲状旁腺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前哨淋巴结检测、转移性骨肿瘤、小儿肝胆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后介绍了治疗核素131I在治疗Graves 疾病中的应用和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及其转移灶中的应用。
核医学是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专业。近年来随着持续而快速的科学进步,核医学有了很大进步,为患者的治疗与康复作出了巨大贡献。核医学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已发展到各种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本书旨在为医学生和医学专业人员提供全面而清楚的核医学骨科应用情况。本书章阐述了功能解剖、生理、病理以及与了解骨科核医学及其临床应用有关的技术内容。接下来的章节论述了有关骨感染、创伤、血管、代谢性骨病、骨肿瘤、软组织钙化及关节疾病的诊断。最后一章着重于放射性核素在骨与关节疾病中的应用。本书创造性地使用了大量图解,以其简练而又全面、深入的独特方法阐明观点。因为要想掌握核医学在骨科的应用,必须理解掌握正常及疾病状态下的病理生理学知识,每一章的开头都有必要的病理生理学内容,之后才是骨扫描在各种疾病的应用及相关
本书为 中国医学发展系列研究报告 丛书之一,旨在记录中国核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学科建设,以期对该专业后续发展起到良好地指导和推动作用。全书共分三章,系统回顾并总结了中国核医学2014 2016年的学科发展和学术进展。 学术发展 章节介绍了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的组织结构及分工,总结并分析了中国核医学的现状,阐述了我国核医学专业学者在学术交流、科研、论文发表、基层医疗、医师培训、医学科普等方面的成果。 学术进展 章节从肿瘤核医学、心血管核医学、神经系统核医学等13个方面介绍了2014 2016年核医学领域的学术进展。 精选文摘与评述 章节筛选了2014 2016年核医学领域的优秀文献并给予评述,力图反映核医学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本书可作为核医学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的临床和科研指导用书,也可共卫生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核磁共振成像学》的修订版,是全面描述核磁共振成像物理的学术专著,分为上、下册,整套书的部分图片采用彩色印刷。本书为上册,内容包括核磁共振成像(MRI)的空间编码机制、信号采集方法、脉冲序列时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核医学临床医师手册》终于在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的支持下,通过全国数十位中青年专家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此书一改以往核医学专著的撰写形式,大力突出核医学实用性和临床应用价值,结合我国单病种路径,以及门诊和住院患者的检查、处理流程及临床常见慢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等的诊疗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便捷的诊疗参考。《核医学临床医师手册》是一本具有重要医学参考价值的核医学指导用书。此书的出版,将极大地方便临床医师在诊断、治疗上的核医学临床应用,为复杂疾病的诊断提供指导性的参考意见;更重要的是,使临床医师的诊疗工作与国际规范性指南相一致,更加规范其医疗行为,并使其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核医学的临床应用。降低医疗费用、简化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全面、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