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在德国医学院校学生中人手一册,德文版自1976年问世后 先后 重印6次,并被译成英、法、荷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印度尼西亚及日本等十余种文版,深受各国学者和读者的好评。 本书是根据1993年英文第4版(三卷本)翻译而成的,共分三编:编为运动系统及头颈、四肢的局部解剖;第二编为内脏、心血管、血液的防御系统及皮肤;第三编为神经系统及感觉器官。其特点之一是图文并列排版,使用起来极其方便,一目了然。特点之二是将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发生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及有关临床应用有机地融为一体,使读者对解剖结构从形态、生理到临床应用有一系统清晰的概念,而这一点正是我们有关图书所欠缺的。此书不仅适用于医学院校的学生,对于从事医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也是一部的得心应手的参考工具书。
作者将日常所收集的行之有效的正畸临床经验及基本操作,包括一些小发明、小装置,小技巧,教科书较少论及的治疗手段,以及进修医生在学习期间特别感兴趣的知识,加以整理,以图谱的形式汇集成书,便于初学者或没有机会经过正规进修培训,却又在从事口腔正畸医疗业务的基层单位医生及个体开业牙科医生阅读、理解及临床应用时借鉴参考。
本书的内容丰富,能反映小儿皮肤科新的进步,实用性强,全书共27章,按病种分类,共收录实地摄制的临床小儿皮肤科的新的进步,实用性强。全书共27章,按病种分类,共收录地摄制的临床小儿皮肤病彩色图片869幅,包括各种常见和少见的小儿皮肤病,分别由六十多位皮肤科学专家提供,每一病种图片均附有图要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以及基础治疗的说明,基本上反映了小儿皮肤病的全貌和近年来的小儿皮肤病方面的新的进展,图片色彩逼真,实用性强,极适合皮肤科各级临床医师,特别是对住院医师,进修荞现和社会执业医师均有学习和参考价值,也适合于小儿内科医师、医学生及皮肤科教学的辅助材料,本书的出版可填补我国尚无小儿皮肤彩色图谱缺乏的空白,如能同时与有关小儿皮肤病专书互相参阅,更可起到相得益彰之效。
眼是视觉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位于体表而又具有透明的特点,因此眼部疾病包括部分全身疾病在内,其诊断常靠对眼的形态学改变的直接检查而获得,也就是视诊占有最重要位置。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检查仪器的增多,使视诊范围日益增宽,形象万千,使初学眼科者难于一时掌握,因此如何能把眼病的一般检查所见和新技术检查特征以彩色图像记录下来,编印成册,以供初学者和研究者参考,已成为当前我国眼科科学带来普及、提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全书共分为15章,章为常用检查法,第二章至第十四章按眼的解剖部位图示各种眼病,第十五章为眼外伤。另外有少量外伤的图和眼肿瘤、眼病理以及与眼相关的全身综合片则分别列入各有关章节,手术学方面的照片收集很少。书的最后附有参考书目,如能参阅可加深对相关的内容的理解。
全书分上、下篇。上篇重点为脑电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各种正常和异常脑电图现象,脑电图的诊断方法和解释原则等,并介绍了有关数字化脑电图、长程脑电监测以及多导睡眠监测等方面的进展。下篇介绍各种疾病的脑电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由于脑电图在癫痫的诊断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书中对癫痫的脑电图作了较大篇幅的重点介绍。癫痫外科的发展对脑电图定位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书也介绍了这方面的方法、原则和进展。小儿脑电图是整个脑电图工程上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作者在这一方面有着更深的体会;新生儿脑电图在开展尚不普遍,工作难度较大,但对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评估非常有帮助,因而书中对小儿和新生儿脑电图作了较详细的叙述。此外,对有关的神经系统疾病、代谢中毒性脑病、精神行为障碍、睡眠障碍、药物影响、昏迷及
陈霞编著的这本《乳腺X线摄影与超声诊断图谱》为医学影像图谱丛书之乳腺疾病分册,全书内容包括乳腺影像原理、正常乳腺影像和各种乳腺病影像之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等,尤其是述评部分体现了利用影像技术诊断乳腺疾病的临床思维方法和技巧,极具借鉴意义。 本书适合放射科、超声科以及乳腺科医生在临床工作时参考。
像许多其他学科一样,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已达到了日新月异的程度。口腔颌面外科亦不例外。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新技术应用与理论更新的良性互动,已使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手术治疗亦是如此。这一变化在过去的20年间尤为突出。就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来说,由于某些疾病发病率渐少乃至疾病本身在的逐步消亡,有些过去常做的术式已渐成为历史文献资料。然而,另有更多的术式得到不断的改良,使之更趋合理;还有不少术式得到发展和创新。所有这些,都使手术的疗效及术后病人的生活质量获得巨大改善。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学与时俱进的变化,这其中既浸润着学术界先哲与同道们辛勤劳作的汗水,亦闪烁着其执着求索的光辉精神。 我国口腔颌面外科同道们长期工作在临床线,在救治大量病人的同时积累了丰富
本书是“临床常见疾病超声图谱系列”专著之一,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近百名临床一线专家编写。 《血管超声诊断临床图解》共五章,介绍了颅脑血管、颈部血管、四肢血管、腹部血管及门脉系统的常见疾病,约40种血管疾病。精选血管病的典型超声病例图200余幅,重点阐述了疾病的超声特征及诊断要点,并对每种疾病的病因学、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要点作概括介绍。 本书图文并茂,适合超声医师和血管病相关科室临床医师学习参考。
眼是视觉系统中最重要的器官,它位于体表而又具有透明的特点,因此眼部疾病包括部分全身疾病在内,其诊断常靠对眼的形态学改变的直接检查而获得,也就是视诊占有最重要位置。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检查仪器的增多,使视诊范围日益增宽,形象万千,使初学眼科者难于一时掌握,因此如何能把眼病的一般检查所见和新技术检查特征以彩色图像记录下来,编印成册,以供初学者和研究者参考,已成为当前我国眼科科学带来普及、提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全书共分为15章,章为常用检查法,第二章至第十四章按眼的解剖部位图示各种眼病,第十五章为眼外伤。另外有少量外伤的图和眼肿瘤、眼病理以及与眼相关的全身综合片则分别列入各有关章节,手术学方面的照片收集很少。书的最后附有参考书目,如能参阅可加深对相关的内容的理解。
随着CT、MRI诊断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临床上各种疑难疾病的确诊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有些临床医生对CT、MRI的影像解剖学还不十分熟悉,在实际工作中阅读CT及MRI片时会遇到困难。为了提高临床医生的CT及MRI影像解剖学知识水平,我们编写了这本《CT与MRI影像解剖学图谱》,希望它能对临床医生影像解剖学知识的提高有所帮助。 本书包括头颈部、五官部、腹部、盆部、脊柱和四肢等七部分。精选出231幅CT图,386幅MRI图,共计617幅图。在水平断面图中,CT图与MRI图处于同一断面上,每两页为一单元,一页为CT图及定位图,另一页为MRI图;在额状断面与矢状断面图中,一页为MRI的T1WI图及定位图,另一页MRI的T2WI图及中英文说明。每一单元图都处于同一断面上,切线相同,结构相同,便于读者学习与应用。 五官部耳区部分两页为一单元,一页为CT图及定位图,另一为
本书由解放军总医院心电图室教授、现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电图继续教学分会的主任卢喜烈编写。主要根据当前心电学的发展和需要,针对当前心电学界提倡和强调的关于心电图检查中测量发现的一系列数值中具有危险意义的必须向经管医师报告的制度,以加强临床危机情况的应对。全书对危急值报告的问题作了详细阐述,包括危机值的定义、种类、报告标准、临床意义等,的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临床手册。可供临床心电工作者和临床医师查询使用。
本书的绝大多数病毒照片来源于作者60余年病毒形态学研究的积累,少部分来自国际友人的惠赠。本书以电镜图片加文字解说的方式系统介绍了人类致病病毒的负染形态特征,以及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形态表现及特征。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病毒进行形态学诊断,在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诊断中有独特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