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3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
    •   ( 16190 条评论 )
    • 东汉张仲景 撰 /2017-11-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伤寒杂病论》,汉代张仲景撰,被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古代医家称其 为后世医方之祖 。《伤寒杂病论》著成后,由于当时纸张还未发明,被传抄于竹简之上,不久便已散乱。西晋王叔和重新加以编次,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得原书得以保存。至北宋年间,《伤寒杂病论》在政府领导下进行了整理和校勘,史称为宋本《伤寒论》,后世通行本多据此版本为底本。光绪二十年( 1894 年),仲景第十六代孙张绍祖将家藏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传与桂林左盛德,其内容较宋本多出三分之一,并称王叔和 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 , 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 。此版本经罗哲初手抄,传与其子罗继寿,继寿将手稿于 1956 年献给广西人民政府, 1960 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称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1934 年至 1935 年,医

    • ¥11.2 ¥28 折扣:4折
    • 脾胃论白话解
    •   ( 23021 条评论 )
    • 李杲 /2019-06-30/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脾胃论》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杲所著。李杲(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曾从著名医学家张元素学医。《脾胃论》成书于李东垣晚年,是东垣的代表著作,强调 人以胃气为本 , 脾胃内伤,百病由生 ,是补土派的代表性著作。先哲赞曰: 东垣先生之方,医门之王道也。 可见后人对其学术思想的认识和推崇。 内伤法东垣,外感用仲景 ,然因医学背景与今日不同,《脾胃论》一书之行文、用药与今有异,故晦涩难通,学习时多有费解之处,难以登堂而入其室。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对《脾胃论》进行了解读,以白话对原文进行语译,对难点进行释疑,辅以大量表格、图示,将晦涩之文字化为一目了然之图表。尤其是本书依据五行、六气、升降浮沉的整体观,首创 方阵图 ,以药物在方阵中的 点位 对《脾胃论》方剂进行表达,为中医方解之首创,可使用药

    • ¥15.8 ¥35 折扣:4.5折
    • 四圣心源白话解
    •   ( 8162 条评论 )
    • 程传浩 /2020-07-31/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四圣心源》为清代名医家黄元御所著,系统详尽阐述了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并以脾胃为核心,阐发气化学说,主张阳虚时土湿木郁为致病根源,并对临床常见内外妇科疾病进行了分析,并创立相关治疗方剂。本书所阐发的理论对中医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发扬创新了脾胃学说与气化学说,为 火神派 理论之渊薮。本项目对该书以现代白话语言进行系统翻译,以便于现代读者理解学习。同时增加大量图表,以直观展示其理论思想;并用基于五行-六气理论而创立的方阵图以直观表达本书方剂的配伍,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 ¥22.1 ¥49 折扣:4.5折
    • 针灸秘验与绝招
    •   ( 16998 条评论 )
    • 彭静山费久治 著 /2008-08-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分为三章:章为针灸要旨,介绍了针灸六要、选穴准则、配穴纲要、针刺手技、灸法要诀和针具妙用,对针灸所能应用到的基本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二章为针灸秘验,介绍了病位分部、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针灸疗法,对60余种常见病症的针灸、取穴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附有病例。第三章为针灸绝招,介绍了穴位妙用、独特疗法和疾病快速疗法,对某些穴位的非常规应用以及某种疾病的快速针灸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于书中介绍了很多特效绝招和方法,如首尾循经取穴、两端循经取穴、远端循经取穴等,涉及到了很多不常用穴位。为了读者使用的方便,对每种疾病都配有穴位图示。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图示仅标出了穴位在体表上的位置,至于取穴的深度和行针角度,还需参照书中介绍的内容。

    • ¥11.3 ¥25 折扣:4.5折
    •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精解(李德修孙女李先晓的力作!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百年长盛不衰的深刻解读与经典权威珍藏!非物质文化遗产
    •   ( 20473 条评论 )
    • 李先晓 /2014-04-01/ 青岛出版社
    •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精解》一书由李德修的小儿推拿手法、疾病治疗及临床病案分析整理而成,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等基础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后对李老推拿手法临床运用中的四诊、五行生克、清补法运用等中医理论依据做了全面分析;对于临床疾病,根据八纲辨证,分出主次,又根据五行生克原则选择*穴位,抓住治疗关健。在每项疾病后附有病案分析,使得整个推拿手法的临床应用有理有据。全书共八章内容,分别从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基础知识、四诊特点、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特点、基本手法、穴位考订、疾病治疗及病案解析,以及脏腑推拿手法和其病案解析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李老博大精深的医学思想。体现了后人对三字经派小儿推拿的传承和发展。

    • ¥13 ¥26 折扣:5折
    • 模型中医学追寻生命演化密码
    •   ( 470 条评论 )
    • 王全年 /2009-07-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王全年博士及其夫人李秀美,经过近些年的潜心探索和研究,提出了《模型中医学》新学科。从东方特有的医学、哲学、宗教、文化中包含着的演化论、发生学,全方位探讨生命的演化原因、演化动力、演化模型和演化规律。 本书解读生命演化本质的谜团,揭示中医潜在的理论演生主线,让古老的中医学,焕发出灿烂的科学光芒。

    • ¥13 ¥26 折扣:5折
    • 医学通灵
    •   ( 893 条评论 )
    • 清·余道善 /2021-06-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医学通灵》:全书共四卷,卷一摘录中西汇通切要处,指点人身中脏腑、经脉、六气、阴阳大略,卷二剖明伤寒六经及杂病脉证治法,卷三分别明晰十二经诸病及其脉证治法,卷四详论二十八脉法及药性。该著作以浅略文字编成,内容由浅入深,从理论到临床,使学者容易参阅和记忆。

    • ¥14 ¥28 折扣:5折
    • 随息居饮食谱
    •   ( 9376 条评论 )
    • (清)王士雄宋咏梅 张传友点校 /2022-07-29/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随息居饮食谱》成书于清 咸丰十一年(1861),是一部著名的营养学专着。《随息居饮食谱》共一卷,列食物331种,分水饮、谷食、调和、蔬食、果食、毛羽、鳞介等七类,每类食物多先释名,后阐述其性味、功效、宜忌、单方效方甚或详列制法,比较产地优劣等。论述清晰,重点突出,语言通俗易懂,是研究中医食疗学、养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一本参考书。

    • ¥11.3 ¥25 折扣:4.5折
    • 董氏奇穴针灸学
    •   ( 4059 条评论 )
    • 杨维杰 著 /2017-08-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董氏奇穴针灸学是董氏先祖创立的特色的针灸体系,内容博大精深,包含针法甚广,诸如耳针、头皮针、手针、倒马针、放血疗法等,内容不但丰富异于传统,且治法简便而疗效显,是台湾本土所独有的针法。 《董氏奇穴针灸学(第2版)》穴位数目及部位、主治仍以《董氏正经奇穴学》内容为主,不做增减。原书每一穴位之解剖原系指作用而言,依旧照列,特加括号区别,在此之前则按肌肉、血管、神经补人实际之解剖。手术、应用方面根据实际仅做部分变动。说明及发挥原为《董氏奇穴针灸发挥》一书中心所在,系董师口授心传及个人临床心得之精华,此次特将初编遗漏之部分资料,并根据近十年间之领悟补人完整之内容。为便于迅速、准确地寻找穴位,穴位图片亦较《董氏奇穴针灸发挥》一书为详明清晰。

    • ¥14 ¥28 折扣:5折
    • 中医诊断学彩色图解
    •   ( 5925 条评论 )
    • 任健 主编 /2021-01-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以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三五 规划教材和教学大纲为蓝本,结合中医相关资格类考试的要求,对中医诊断学中的内容要点进行了梳理。突出 以诊断思维培养促进知识技能提升 ,充分融合思维导图、知识技能简表及临床图片等方式,通过 学习脉络图 和 思维结构图 ,指导学习者掌握学习路径及诊断思维构建。采用构架图、路径图、流程图等将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认知过程层层解析,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本书适用于中医学及相关专业医学生学习、备考复习,同时可供中医爱好者学习入门中医诊断学。

    • ¥23 ¥46 折扣:5折
    •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
    •   ( 5058 条评论 )
    • 吴雄志 /2016-01-01/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以六经气化为基础,融通历代各家代表性学说,形成了以“五法”(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和截断法)为代表的中医理法方药一气贯通,以简驭繁的实战性极高的辨证论治模式。同时,本研究特别强调病证症有机结合,形气神一起同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希望借此研究成果的更多临床实践和运用,终实现中医学理论方面的寒温一统、内外一统、古今一统甚至中西一统。

    • ¥25.8 ¥60 折扣:4.3折
    • 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
    •   ( 4524 条评论 )
    • 朱庆文 主编 /2017-02-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贴敷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一种,数千年来一直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突出等优点。 三伏贴 疗法作为贴敷疗法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贴敷疗法在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本书图文并茂,收集整理了疗效确切的验方和秘方数百首,介绍了处方组成、制法和使用方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书适用于临床各科医师、药师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尤其适用于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选方疗疾。

    • ¥24.9 ¥49.8 折扣:5折
    • 《黄帝内经》中的经筋美颜术
    •   ( 2592 条评论 )
    • 高荣荣 严洁 著 /2019-02-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经筋疗法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筋篇》,中医认为通过按摩面部经筋,可以达到调理脏腑、美容养颜的功效。本书介绍的这种朴素的中医按摩手法,简单实用,有明亮肌肤、抹平皱纹、调理气血的功效,帮助我们找回美丽年轻的 娃娃脸 。

    • ¥19.5 ¥39 折扣:5折
    • 一针疗法:《灵枢》诠用
    •   ( 38480 条评论 )
    • 高树中 著 /2007-04-01/ 济南出版社
    • 本书的用意在于,让喜欢针灸的人了解针灸,让学习针灸的人热爱针灸,让从事针灸的人享受针灸,让中国的针灸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因此,本书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经络病症、脏腑病症、时间性病症以及其他病症的一针疗法。适合喜欢针灸的人和从事针灸的人学习阅读。

    • ¥17.6 ¥39 折扣:4.5折
    • 五运六气推算与应用:直断疾病运势(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详解)
    •   ( 15996 条评论 )
    • 阎钧天 /2019-05-01/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对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其中不乏作者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五运六气,简称 运气 。 运 指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 气 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全书分为 运气概说 阴阳五行 干支甲子 五运 六气 运气之化 运气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 逐年运气交司时刻客主加临主病治疗 《黄帝内经》七大论 遗篇 共10章对中医五运六气学说进行了探讨,指导读者掌握运用五运六气的操作方法。

    • ¥18 ¥39.8 折扣:4.5折
    • 金匮要略译释第二版
    •   ( 7168 条评论 )
    • 李克光张家礼 /2010-02-01/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是在原五版教材《金匮要略讲义》的基础上,充分汲取国内有关《金匮》语译本、教学参考之长和作者们的教学经验,着力于对原文精髓加以深入阐析,故名为《金匮要略译释》,第二版对版的不足之处又进行了补充、更正或修订,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本书首先对林亿等撰写的《金匮要略方论序》进行 注释 ,然后[语译],并示以[提要],特别对原文的重点、难点、疑点深入[阐析],引用有代表性的[选注],后对有关内容用[按语]发挥,篇末又结语。全书附录有方剂索引、汉代度量衡与张仲景方药剂量简表、[选注]书目。 全书条理清晰,解析透彻,阐述详明,引文严谨,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 ¥24 ¥48 折扣:5折
    • 神农本草经疏(全二册)
    •   ( 7274 条评论 )
    • 缪希雍 /2017-07-01/ 中医古籍出版社
    •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著者不详,约成书于春秋战国年间,是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之一。原书分四卷,创造性的将药物分上、中、下三品,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经》的原书虽然早已亡佚, 但书中的文字却被辗转抄录于一些古籍当中。历代医家在这些文字的基础上不断地补充内容,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注本。明代缪希雍的《神农本草经疏》依《证类本草》编次,分为三十卷,在经文下以注疏的形式加以发挥,附 主治参互 以尽其详, 简误 以防其失,是研究《本经》的一部承前启后的优秀著作。本次整理出版的《神农本草经疏》,以明末毛晋绿君亭刻本为底本。

    • ¥30 ¥75 折扣:4折
    • 脉药心法 : 民间老中医的指下真谛
    •   ( 3185 条评论 )
    • 刘耀廉 /2024-06-27/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脉诊,常被认为是中医的标志性技术,以其独特的 占其外,知其内 的特点用于临床疾病的诊疗辨证。通过脉诊可得知病之阴阳与病之根源,不仅可用于已病治疗的诊断,还可用于未病先知的预防、养生诊断。 全书共5章,不仅介绍了丰富的脉学理论知识及脉药辨证的要领,而且详细阐述了临证中脉诊和用药的辨证细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了 五脏同调,六腑同治,平阴阳运五行 的特色治法。本书详细记录了民间老中医行医多年的指下真谛,弥补了历代脉书只讲理论的缺憾。 本书从临床实际经验出发,介绍了脉诊与辨治用药的新方法,并结合古今之变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治法,是一部新颖且实用的中医著作,适合广大中医师和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

    • ¥28 ¥58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