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黄帝内经》初版问世于2009年,至今,畅销已经累计突破100万册!已经以八种语言销售到了十几个国家,这是让我们欣慰的。在出版后这四年时间里,我们结合读者反馈以及适应市场需要,不断改版更新,每一次改版都是更精进更准确更符合读者需求。本次修订堪称权威专家审订畅销版,综合了之前版本的所有精华,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优化了一看就懂的图解式风格,真正达到让读者 一次就读懂的完整版白话读本,一次就能读懂《黄帝内经》的精华 的编辑理念。 不仅如此,本次改版我们还邀请了中医领域权威专家耗时一年之久全盘审订,*程度地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度。
《图解本草纲目》初版问世于2009年,时至今日,已经累计畅销突破100万册!已经以八种语言销售到十几个国家,这是让我们欣慰的。在出版后这四年时间里,我们先后不断改版更新,结合读者反馈意见以及适应市场需要,每一次改版都是更精进更准确更符合读者需求。本次修订堪称权威专家审订畅销版,综合了之前版本的所有精华,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优化了一看就懂的图解式风格,真正达到让读者 一次就读懂的白话读本,一次就能读懂《本草纲目》的精华 的编辑理念。 不仅如此,本次改版我们还邀请了中医领域权威专家,耗时近一年之久全盘审订,*程度地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度。《本草纲目》被誉为 东方药物巨典 ,本书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全新的诠释,精挑1300种品物、3000多条实用附方,将《本草纲目》中的适合现代人养生、治
本书是人体表面解剖的实用图谱,分13章,分别对头面部、头颈部、躯干和骶骨、肩部、臂部、肘部、前臂部、腕和手部、髋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踝和足部进行了介绍,同时配有插图200余幅。全书图文并茂,采用以图释文,以文解图的方式,介绍了人体相应骨骼体表标志、肌性标志及临床常见压痛点的探查方法,每部分都详细介绍了体表各肌肉的起止点、运动功能及神经支配,有的还标注了锻炼该肌肉的运动方法。书中还配有实体照片以展示所描述的体表解剖结构,其中有部分图片重点展示了内部解剖结构,同时提示临床相关操作安全和注意事项。本书紧密联系临床,实用性强,对广大医学生和临床医务工作者学习人体表面解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适合从事疼痛科、骨科、针灸推拿、针刀等领域的医务工作者。
本书系由北京市已故著名针灸医师王乐亭的亲传弟子整理而成。王乐亭擅长以金针医病,所以在群众之中素有“金针王乐亭”之美誉。本书内容分为两篇,篇为临床常见疾病的治疗经验,包括治法、针灸处方、方解、配穴;第二篇为临床论治及经验配方。全书虽行文简捷,但却已充分体现出王乐亭运用针术疗疾之精髓。
中医与西医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中医除了治疗人的肉体,还治疗人的精、气、神。其精气神部分,比如经络穴位、五运六气、五藏六腑,便是与西医完全不同的概念,这些,一是中医“内证”的领域。《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增订本)》是一本从中医视角谈解剖的书,它甚至不仅仅是一本谈人体奥秘的书,它所揭示的是人的生命与宇宙的交流的独特方式和通道,生命的运行与大自然的神秘关联。《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增订本)》以道教文化和知识为背景,将中医的脏腑、经络等放在人体生命与宇宙自然的关系中进行说解描画,既有外在观察,又有内在实证,必然会对专门的医家,道家和中医爱好者产生极大启发。
汤头 是中药汤剂的俗称。本书以图解的方式对古本《汤头歌诀》进行了全新的编写,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同时还收入了307幅药方实例图解和248幅精美逼真彩色手绘草药图,对植物的根、茎、叶、化、子等部位做详细的解读说明,使植物各部位的药性一目了然!书中对每首方剂均说明出处,并分歌诀、注释、方析、组成、用法、功能、主治7个部分论述,将一些艰涩、生疏的古文歌诀加以白话释意,以全新、科学、实用的药书面貌展现给世人。
本书作者积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从临床实际病例入手,阐释了中医理论、四诊、治则、方药运用等在学习和掌握辨证论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治疗西医病疾时如何运用辨证治的理论与方法。书中结合病例,对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会中的精髓进行了论述。作者从临床实际出发,所述源于临床,高于临床,从临床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深入副省长出,融会贯通,是病案教学中难得的生动而丰富的教材。书中对学生运用辨证论治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辨证论治理论水平和临床效予以阐发。 焦树德老先生是全国著名的中医专家,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著作在读者中有深远的影响。本书于20世纪80年代曾于《中级医刊》连载,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后又集印成书,多次重印。本次又予重刊,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本书由清代著名医家江涵暾撰。4卷。全书从诊法、五脏六腑、儿科、女科四方面论述疾病的证治,尤其是将脏腑用药分为补泻猛将,次将,十分方便临床医生辨证选药治疗。全书内容浅显,论述简要,切合临床,是一部流传甚广,颇有影响的医学入门读物。对当今中医也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次整理以清道光十四年(1834)刊本为底本,参照其他刻本重新点校。书前撰有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于读者学习和查阅。
岳美中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药学家,在中医界享有极高的声誉。本书分列80余项专题,涉及多种疑难病症如慢性肾炎、尿毒症及急重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较全面地介绍了岳美中先生宏富的临床经验。本书医案详明,按语精当,读者通过学习,可细心揣摩先生临证思维的智慧,可掌握先生对一些经方与时方的运用体会和宝贵的用药经验,对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本书刊行于清乾隆七年(1942),是当时政府编篡的一部医学丛书。 本书包括《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删补名医方论》、《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幼科种痘心示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示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等14个部分。 由于本书的内容,切合实际,简明扼要,因此,二百多年来,一直作为广大中医初学中医的书。今据 武英殿 刊本排印,以供广大中西医务人员学习中医参考之用。
针灸歌赋是历代针灸学家智慧的结晶,与药性赋、汤头歌诀、脉诀等一样是中医教学和临床别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歌赋中保存了很多有价值的学术内容,值得挖掘和学习。由于歌诀和歌赋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朗朗上口,便于记诵,是初学针灸者的入门读物。但因所著文辞过简,难以深悟,故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世纪90年代出版了《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一书。为使原著更好地适合现代读者阅读需要,故对《针灸经络腧穴歌诀白话解》一书进行修订。本次修订在2版基础上增加了对古病名及病候的注释,并新增“十二经本一脉歌”,“十四经循行、主病歌”,“奇经八脉周身交会歌”,“杂病穴法歌”4部歌赋,并对“难经五腧穴主治歌”内容进行增补,进一步丰富了歌诀内容,同时在白话解释上,更注重反映原文主旨,使之更适应教学和临床的需要。
本书收选了我国中医界著名学者李今庸教授刘中医古典著作研究论文21 篇,内容涉及《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等有关成书考证、篇解、析疑、疏义、方考等,体现了作者在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方面深厚的功底和中医文献理论研究等方面的造诣。这些文章大多发表过,受到同道的推崇。此次重刊,对从事中医文献理论研究与中医教学人员将大有裨益。
胡希恕(1898-1984),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屈指可数的伤寒大家,其学说贯穿大论诸条,于临床每多实效。本书是根据先生生平*后一次讲授《伤寒杂病论》(以明代赵开美本核校)的录音资料整理而成。此时其学术思想已处于成熟期,理论与临床造诣已臻化境,尤能深入浅出地娓娓道来。其真知灼见在讲课录音中处处闪现,贯穿始终。读文章著作,大意虽能知晓,但其细节处仍嫌模糊,现在闻其亲自讲解,自比看文章更进一步,特别是讲解中的一些 闲话 ,更多启发之处。书后附有讲方证的内涵和讲柴胡剂的应用两讲,并编制有条文索引、方剂索引。
朱小南先生是我国著名中医临床家,专长妇科。本书是根据朱小南先生部分验案进行整理的,其中大部分都经其亲自过目甄审勘改。 全书共分医案、医论两部分,医案又分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妇科杂病进行整理,医论则系统阐述了妇科常见病种的临证经验体会和奇经八脉在妇科临证的具体应用。 本书实用性强。读者对象以中医妇科临床工作者为主。
本书是明代著名医家龚廷贤的代表作之一,这是继他的《万病回春》等书之后的又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也是他集中反映和体现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的一部高水平著作。 全书十卷,脏腑、经络、诊法、治则、药性、病证(内外妇儿)、方剂、民间单验方、急救、气功、食疗、养生、杂治、救荒本草、灸法等内容无所不包,其中有很多是 内府之珍藏,方外异人之秘传 ,有些是他 百投百效 的治疗经验,读起来真正感到是一部切切实实的好书,难怪刊刻后被医家所推崇而广泛流传。 本书名曰 寿世保元 者,意为保得人身之元神、元气,从而达到 仁寿之域 ,书中不仅体现了作者的学术观点,而且更重要的是给了人们治病、防病和养生的方法。兹点校出版,更适合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及广大群众阅读,书后新增方剂索引,便于查阅。
赵锡武先生是全国知名的老中医,从医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分34个专题介绍了赵老的医疗经验,所涉及内容则以内科为主,包括27个病证。书中阐释病机多从《黄帝内经素问》等中医经典医籍出发,步步深入,有理有据,且易懂易学;辨治疾病则多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依据,充分反映了赵老自己的经验体会,并选取了他亲治的典型医案,提供了疗效确切的治法、效方。 本书体现了赵老用重剂治大病的风格,展示了他擅用经方化裁及抓主证、选用力宏效专药品的治疗特点,是一本理论简要明晰、切合临床实用的参考书,对学习中医学理论和继承老中医经验有一定的帮助。
《运气要诀》是由清代御医吴谦等人根据《黄帝内经 素问》的内容编纂而成,是关于中国传统运气学说的简明读本,具有易记易诵的特点。本书为《运气要诀》白话讲解版,拆解了深奥的医学、易理术语,打破了文言的阻碍,附以运气推算的图示,方便读者自行推算时查阅。
本书出现于明代,是驰名中外的眼科著作。作者不明,所世托称唐 陈思邈撰。道家以目为银海,《银海精微》寓本书乃富含眼科理法方药微妙精华之意。本书既汲取明代及其以前的眼科成就,又增加许多眼病诊治内容,将眼科理论和药物、手术治疗紧密结合起来。全书2卷,列有82种病症。包括肉轮胞睑病12种,血轮大小眦病2种,气轮白睛病13种,风轮黑睛病20种,水轮瞳仁病13种,目痛7种,目痒2种,目外伤3种,目珠胀突4种,全身病所致目疾6种。其中82症之下,有80症分别配有一图,标示病变部位或病态。本书辨证细致入微,文图并茂,立法平正不偏,选方实用有效,成为指导中医眼科临床和研究古代中医眼科成就的重要参考书。该书还被西方学者译成英文,在世界范围广泛传播。本次整理,精选底本,反复校勘,内容准确,另书前增加导读,书末附有方剂索引,便
《岭南卫生方》由李璆、张致远原辑,释继洪纂修,凡三卷,主要内容成书于宋元时期,比吴又可《温疫论》早300余年,提出瘴疟与伤寒不同及岭南“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元气不固,感而为病,是为之瘴”的病因说,并主张治疗上必须因地制宜,与《温疫论》有互通之处,但在治法上由于时地差异等原因,而一主苦寒,一主辛温,可以互参。此外,《岭南卫生方》纂集了岭南地区的早期医学著作,对了解岭南医学的学术发展,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冉雪峰老先生,是中医界著名的老中医,有50多年的临床经验。他不但结合中医理论深入地分析病情,而且能够不断发挥个人对于中医学术的见解和独到的治疗方法。这部医案,就是冉老先生儿十年来临床经验的重点记录,包括内、外、妇、儿四科医案71篇。这些治疗经验对于中医临床工作者,很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