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 是中药汤剂的俗称。本书以图解的方式对古本《汤头歌诀》进行了全新的编写,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同时还收入了307幅药方实例图解和248幅精美逼真彩色手绘草药图,对植物的根、茎、叶、化、子等部位做详细的解读说明,使植物各部位的药性一目了然!书中对每首方剂均说明出处,并分歌诀、注释、方析、组成、用法、功能、主治7个部分论述,将一些艰涩、生疏的古文歌诀加以白话释意,以全新、科学、实用的药书面貌展现给世人。
本书是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法国人,以简单的英文交流而写成的书。这是一场古代传统中医理念和现代思维方式的对话,内容始终围绕着中医的精华要义,并力求释繁就简。现代的中医临证过于关注不和谐的病象模式,并专注于努力纠正这些不和谐的现象。然而,传统中医并不只是汲汲于“局部”的不和谐,他们更关注整体,因为“局部”揭示着“整体”,他们直观地把握“整体”。只有深入学习古代经典,才能够运用传统中医的基本原则来实践,而不至于在学习繁复又看似矛盾的后世各家学说时陷入迷惑。这样才能根据病患的体质、神质和邪正斗争反应情况,以药物的气味升降为基础,来配伍合适有效的方剂,而非根据课本上笼统的方剂功用来机械用药。对于有所领悟的医者而言,一切都只是开始。
这是一本针灸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探讨身心健康的生命通识教育读本。内容转化自左常波教授举办的一个为期5天的线下课程“极简针灸——开启针灸之门”。作者经过长期的针灸实践,基于对传统中医的思考,创造了一套自己的针灸模式,这种针灸模式在技法上极其简约,疗效也非常好。本书中,作者正是抛开复杂的中医理论,换个角度带我们去理解关于针灸的一些最真实的东西,了解针灸的真实意义,也换个角度来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关于生命的一些真相,涉及我们的身心、疼痛、焦虑、疗愈等等。全书图文对照,即使一个中医小白,也一定获益匪浅。
《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是当代经方研究者娄绍昆医师的一部重要著作。娄绍昆医师多年来致力于仲景学说的临床研究,注重《伤寒论》方证辨证及日本汉方在临床医学中的运用,擅长针灸等外治法与方证辨证内治法相结合治疗疑难病证。作者用浅近平实的笔法来叙述经方医学的丰富内涵,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走进中医的大门。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故事,活龙活现地把一百多个典型病案的诊治经过,多方面地再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了解到经方医学重经验、重实证的鲜明特色。 面向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给喜爱经方的人去魅解惑;可以让临床医师了解不同的诊治思路与疾病治疗的秘诀;也可以给文学者提供一个民间中医师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的样本。 也是面向没有医学知识但关心自己健康的人群,读者可以从轻松的阅读中发现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伤寒论》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本书市场潜力很强,深受读者欢迎。
《马氏温灸法全集》将研究团队多年来发掘和梳理的马氏温灸学术理论体系进行整理,结合新时期病种与案例,详述马氏温灸的学术溯源、治病原理、配穴规律、操作要领、常用穴位、常用灸方等内容。让读者了解马氏温灸法的发展和形成过程的同时,掌握马氏温灸配穴和加减规律,全面、灵活地学懂、会用马氏温灸法,充分发挥马氏温灸简便廉验的优势,解决大众健康问题。
自2017年在灵兰开设了专题语音课“一方一针解《伤寒》”,已有近3000人订阅,反响热烈,很多读者要求出版纸质书。由此产生的纸质版书籍可以方便中医人和爱好学习,具有较大的受众群体和较好的市场前景。 主要内容: ①初学《伤寒论》,不要纠缠在398个条文里,有些是后人演绎添加的。 ②临床时,别陷入那种中医对疾病分类辨证的固有思维模式中。 ③学经方要回到 “前经方时代”,不类经、要类方。 ④临床用经方,需要“默会知识”和“随证治之”,方能效如桴鼓。 ⑤《伤寒论》的疾病总论思维,可以提供一套高效的针灸取穴方法。
汉方医学,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医学,主要是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汉方的治疗方法以草药为主,但也包括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如针灸、按摩等。 中医在大约7世纪至9世纪时从中国传至日本,江户时代时,为与从欧洲传入的"兰方医学"以及日本自有的"和方医学"相区别,便将源自中医的传统治疗方法称为"汉方医学"。汉方医学以《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为主要经典。
《经方临证思辨录》是书命名,以“思辨录”缀其后,夫“思”者,思考、思路、思索也。“辨”者,辨别、辨明、辨证也。“思”之与“辨”,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据所知所行,孜孜以求而发。于是“思辨”与“学”,构成完整思维过程。弗学则何所思,弗行则何所辨。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提挈其纲领,此即余心目中之“思辨”。近来查阅文献,方知明末清初鸿儒陆世仪,尊崇程朱理学,著有《思辨录》一书。余读医书尚恨无多,至于陆氏《思辨录》等,或知其名,未睹其书,不敢高攀,谓其巧合可也。是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即《经方临证思辨录》,其中以《伤寒论》方为主,还有少数《金匮要略》之方。其排列方式,则不分彼此,只按方剂属性,以类相从,似无挂碍,况且其源相同。下篇乃《论文集
本书系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晚年《金匮要略》讲课的“完全现场”,是在2008年出版的《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基础上,加入日本弟子的录音,进行逐条增补,使冯世纶教授的录音能够完全还原,从而做到中日合璧,完整再现胡老的学术思想。全书稿按照《金匮要略》原文的顺序,将胡老对原文的讲解依次道来,理论联系实际,内容深入浅出。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 本书发行以来,深受读者欢迎。
本书系统精选了 届、第二届及第三届国医大师生殖医学经典医论医话、医案、研创新方等,尤其对精选医案全部加了“编者按语”,全面、系统、科学地展现了国医大师的中医生殖医学经验之精华,是中医生殖医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本书分生殖总论篇、男性不育篇、女性不孕篇、辅助生殖篇、生殖健康篇、优生优育篇6篇。生殖总论篇全面、完整、系统地阐述了中医生殖医学的基本理论,男性不育篇与女性不孕篇介绍了国医大师对相关疾病的宝贵临证经验,辅助生殖篇阐述了国医大师对中医药辅助生殖的理论探讨、临床应用经验等,生殖健康篇介绍了国医大师对中医生殖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优生优育篇介绍了国医大师对中医优生的理论与经验。本书可供从事生殖医学、不孕不育、妇科与男科的临床医师、科研人员,以及医学院校的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开篇绪论提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及其与心理学理论构建的关系,之后分上、中、下三篇,即上篇基础理论、中篇临床应用、下篇科学研究。上篇是移空疗法创立的学术基础,重点在于提出基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层次人格理论以及具象思维、无象思维理论,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探索人类内心世界的独特视野、视角和深邃内涵,阐明了移空疗法之所以不同于许多现代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根源。其中的一些内容也可以看作是对现代心理学人格理论和思维理论的拓展与补充。中篇介绍移空疗法中已经应用于临床的移空技术和空技术,是对临床实操技术的系统化说明。下篇是科学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了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理论阐释与实验研究的相关成果。本书是第一部对于移空疗法进行完整的、系统化论述的专业著作。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