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笔者在乡村从医多年的临床实践随笔记摘,共分三篇。篇是单方、验方,主要介绍对内、外、妇、幼、五官、皮肤、中毒等常见病的防治;第二篇是对奇、怪病的临床治验摘选医案,并附摘有古、今名老学者、专家的论治、方药;第三篇是以杂谈摘记的方式对疑难杂症、老年病及血管病、乳腺增生、乳腺癌,进行了专病防治和系统的详细论治,并附摘了经典论治和全国名老专家、各地医院治疗方案。
1.中西医结合护理 2.针对糖尿病、心脏病、胃肠道等常见疾病 3.可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中医适宜技术及康复疗法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来讲述心身医学和疾病的基础理论。中医部分主要是依《黄帝内经》这一中医经典,将其中涉及心身疾病方面的心理、生理、发病、诊治、预防养生等内容提炼出来加以归纳,形成系统的中医诊治理论;西医部分阐述了现代医学的心身疾病的概念、范围、治疗原则、心理卫生保健和预防等基础理论。下篇:按身体的各系统划分,分别从中医和西医对身体各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诊治进行全面阐述;其基本内容的构成包括:疾病的概述,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分型论治,西医治疗,心理治疗,疗效评价,诊治案例。
《中西医结合痴呆诊疗备要》立足临床实际,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系统地介绍了痴呆的现代医学概念、国内外的流行病学概况,图文并茂地描述了与痴呆相关的解剖学基础、临床各类型痴呆的病理和临床表现、诊疗、护理及管理,还从神经心理学评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方面阐述了痴呆的诊断流程。《中西医结合痴呆诊疗备要》纵贯基础和临床,汇通中西医,为临床医生、医学院校研究生、痴呆照护者值得研读之作,也是痴呆临床诊疗中较好的参考书。
本书选取临床常见内科危重疑难病40余种,结合作者多年来的治疗经验,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对每一个病在介绍定义、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治疗经验,通过对典型病例的分析,全面重点的讲解了疾病的病因病机、发病、并发症以及预后的知识,使读者能全面深入的了解疾病,掌握一些治疗该病的经验,指导临床应用。
本书是一本类风湿性关节炎现代中医治疗专著,全书共6章。章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阐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及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和预后、实验室检查及X线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治疗方法;第2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理论探源,简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古今中医认识;第3章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临床集萃,主要为现代名老中医经验、中医特色疗法;第4章类风湿性关节炎康复疗法,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功能障碍评定、康复治疗和护理指导、理理康复、饮食疗法、气功疗法、物理疗法、护理和预防;第5章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实验精华;第6章防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方药。 全书近50万字,是一本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专著,主要供中西医临床医生参考。
本书为儿科常见病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科普书,全书以问答形式,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概念、辨别与判断、治疗、护理等方面,以中西医角度进行了详细诠解。本书作者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国务院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刘弼臣名医工作室团队成员。刘弼臣教授及其弟子、学生一直探索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中医治疗规律,且卓有成效。
本书共分七章,详细、系统地介绍了白血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白血病的诊断、白血病的综合治疗策略、慢性白血病、白血病合并症的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白血病的护理与康复等内容,全书内容极为丰富,系统性、科学性较强,临床极为实用。 本书可作为各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血液病与肿瘤临床工作的医生及科研工作者阅读、参考。
本书是介绍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专著,分为四篇。篇主要是医理论述,介绍了皮肤病的中医辨证及多种中医治法在皮肤病治疗方面的应用,第二篇着重介绍皮肤科常用中草药的药理研究及其进展,第三篇以病为单位系统介绍了常见皮肤病的病因病理、诊断与鉴別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及部分名家的治疗心得及经验:第四篇介绍了对中药可能引起的皮肤不良反应、肾毒性反应、肝损害等的调查分析,中草药与西药的相互作用。并附以中药配伍禁忌歌诀及中药极限量供读者参考。 本书适合广大中西医皮肤科临床医师参阅。
本书是一部介绍中西医结合诊疗肝胆病的临床专著。全书分上下2篇及附篇。上篇为疾病篇,分病因病理、临床诊断、防治方法、诊疗经验4个部分,介绍了60多种常见肝胆病的中西医诊疗概况;下篇为进展篇,共分19个专题,从诊断和治疗两大领域汇萃了肝胆病的研究进展;附篇为药物篇,分抗病毒、免疫调节、降酶退黄、抗肿瘤、预防、对症治疗和中药制剂7个方面,收集了肝胆病的常用药物及用药要点。 本书可供广大中西医临床医生,尤其是肝胆病专科人员参考,同时也可作为科研、教学人员以及医学生的工具书和参考书。
本书旨在展示一代中西医结合医学家陈可冀院士宝贵的医疗经验。他的中西两套坚实的医学背景,使得他在临床上诊疗病人时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技巧。遣方用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且善以西医诊断中医治疗,有机地将中西医结合在一起。陈老师目前仍精神饱满地活跃在临床一线,坚持门诊、查房及院外会诊,本书力求如实反映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陈老师多年来著述甚丰,然包括如此大量医案医话且以专著形式面世尚属首次。作为我国的中西医结合专家,熟练运用中西医两套方法诊疗内科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类似病案为数不多。希望该书的出版,对于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师在平时的临床科研工作中将会起到很好的参考借鉴作用。
本书由具有临床经验的中西医皮肤性病学专家编写。全书分总论、各论和附录部分。总论重点介绍中医和西医皮肤病基础知识及诊疗方法;各论介绍了200多种临床上常见和疑难皮肤病性病的中西医诊断和治疗,包括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治疗、预后与转归、预防与调理、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经验与思路等内容。 本书是一本中西医结合大型临床专著,主要供中、高级临床医生,尤其是中西医皮肤病科临床医生阅读使用。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初级医疗卫生工作人员以及有关疾病的患者亦可参考阅读。
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随着西方医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中西医两种医学之间即开始交流和借鉴,中西医结合从此起步。溯本求源,中西医结合医学从无到有,相互吸纳和借鉴,取长补短,在对立和统一中走向结合之路。依次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即中医药学的传承——西方医学的传入——中西医结合的起步——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学。
本书根据外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见解,由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名中医刘庆思教授主编而成。 本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预防护理等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不仅介绍了现代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也包括了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在阐述病理基础的同时,重点介绍了临床实用方法。期望对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能有一些有益的帮助,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起到的推动作用。
吕玉波编著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研究方法学(精)》为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路经研究的方法学专著。主要内容包括中医临床路径的难点及其适用性分析、方案设计、建立中医临床路径的关键技术、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评价等。
梁健教授主编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总论,介绍了中西医结合的历史, 中西医结合内科各科临床特点及其研究进展,以及中西医结合实验方法等内容。下篇为各论, 按系统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 疗、预后、展望等方面全方位地阐述了近百种内科疾病的中西医 结合内容,反映了内科领域里、外中西医结合研 究的 成果和进展。 《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既有理论性的描述,又有作者个人长期临床工作的 经验与心得体会的记载,是目 前一本完整、系统、实用的具有时代感的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专著。可供从事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 的临床、 教学与科研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对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院校的广大师生也是一部实用的参考教材。
本书共34章,系统地阐述了男性不育症、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性传播疾病、男性计划生育、男性生殖系皮肤病等男科疾病,重点介绍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冶疗的原则和方法。既突出了中医冶疗特色,又真正体现中西医结合,并在每种疾病后给予中西冶疗述评,以及现代研究进展,尽力反映当代中西医结合男科疾病的诊冶水平。同时收集了近几年外新研制冶疗男科疾病的部分中西药,以及互联网上的国科学信息资源。本书内容新颖、资料翔实、重点突出、理论联系实际,临床实用性强。可供男科医师、泌尿外科医师、医学院校师生和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对男性患者和成年人的自我保健也有参考价值。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是全球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正面临着“白发浪潮”的冲击。老龄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也是对医学提出的新任务。研究老年医学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在老年人健康保护、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两者不可或缺。 疼痛学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学科之一,2007年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了“疼痛科”,提出了医院疼痛科的建设部署。疼痛医学属于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求疼痛科的医师知识面要宽,临床经验要丰富。中西医结合治疗疼痛,不论在学术理论还是操作技能上,都具有互补性,弥补了对方的不足,具有广阔的前景。要实现卫生部的目标,缩短与国际疼痛学发展的距离,还需要我们付
《周围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第2版)》在第1版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仍然分为上、下两篇,增加了新知识、新内容和新的治疗方案。编者在上篇介绍了周围血管病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及常用诊查方法等基础知识,下篇重点介绍了中西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现状,常见四肢血管疾病的临床特点,临床常用的中、西药物的适应证、使用方法及药效原理等,重点以案例形式阐述中医中药在周围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治疗体会。编者在书中融入了国家名老中医李令根教授的临床经验总结,内容丰富、翔实,汇集诸家多年学术之精华。
《焦虑障碍中西医基础与临床》由唐启盛主编,本书共九章,从焦虑障碍的概述、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临床评估和特殊辅助检查、焦虑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预防与护理、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等方面对焦虑障碍的基础与临床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适合中医学、西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以及医学院校师生教学、科研、临床工作学习参考。
本书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50多位专家编写而成。全书分为2篇26章。总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泌尿外科的概论、泌尿外科中医基础、泌尿系统解剖与生理、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诊断方法、中医治则与治法及中西医常用药物;各论部分介绍了泌尿外科急症学、尿石症、泌尿系非特异性感染、前列腺炎综合征、男生殖系非特异性感染、泌尿生殖系结核、泌尿生殖系其他特异性感染、泌尿系肿瘤、男生殖系肿瘤、肾上腺外科疾病、腔内泌尿外科、性传播疾病、肾功能衰竭与肾脏替代疗法、前列腺增生症、神经源性膀胱、压力性尿失禁、泌尿系统及男生殖系其他疾病、男科学等内容。涵盖了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领域的所有内容,是一本很有价值的医学专著。该书内容新颖、翔实,写作水平较高,反映了编者的经验和智慧,是具有影响的中西医结合泌
本书是部系统总结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的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为肺纤维化研究新进展,阐述了肺纤维化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治疗与预后等。下篇为肺痿、肺痹中医辨证治疗,论述了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认识,如:病因病机、辨证诊治、特色防治、养生康复与调护、常用中药方剂与中成药等,介绍了循证医学在肺纤维化中的应用,展望了中医药防治肺纤维化的前景,指出了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糖尿病足的致残率高,而患者手术后失去的不仅是肢体,还有工作能力和对生活的信心。因此预防、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对降低截肢率十分重要。 本书共19章,包括概述、糖尿病足的中医沿革、发病机制、病机、辨证依据、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意义、实验室检查及临床意义、诊断流程、诊断和鉴别诊断、西医内科治疗、西医外科治疗、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感染性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常用、患者的心理调节和护理、案例和中医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等内容。重点从中西医两个理论体系分别对糖尿病足的病因、诊断、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外科人员参考。
《足病中西医防治》介绍了足部解剖、病理、病因,以及足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等基础知识。详细介绍了足部感染、足踝部常见损伤、反应性足病、足部局部血管病、物理因素所致的足病,代谢障碍所致足病的治疗和注意事项等。书末还附有足病基本治疗方法及修足疗法。其内容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针对性强,适合广大足病患者和基层医师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