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汤钊猷院士继 控癌三部曲 (《消灭与改造并举――院士抗癌新视点》《中国式抗癌――孙子兵法中的智慧》《控癌战,而非抗癌战――<论持久战>与癌症防控方略》)后,全新推出的又一部主要针对我国目前癌症防治现状的反思、求解之作。 书中汤院士以自己和老伴李其松教授的中西医结合实践经验,结合自己对西医的客观认识,提出 创中国新医学 的见解,并认为其核心是中西医结合,关键是 西学中 ,即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华文明精髓。见解振聋发聩,极富启发意义。可供广大中西医肿瘤防治医务人员,广大癌症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细细读来,书中亦能体会到一位西医大家的家国情怀,无私地将对亲人的浓浓柔情和深情怀念融入到 创中国新医学 的医学事业发展中去!更让人敬佩的是,作为西医大家,对传统中医学的热爱和推崇,对
本书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采用医疗社会史研究视角,综合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数据统计法等开展研究。在全面梳理并翻译《海关医报》(由驻华海关医员编写,1871-1910年)所载广东海关(粤海关、潮海关、琼海关、北海关、江门关、拱北关)医事报告的基础上,研究近代广东口岸地区的疾病流行、医疗民俗,考察中、西医学体系相遇之际,西方医学理论与中国传统医疗观念之间的差异、碰撞与共处,分析海关医员在 西医东渐 中扮演的角色,探讨近代海关设立与海关检疫制度实施对广东卫生现代化的影响,展现近代广东口岸地区的医疗社会图景。本书结论认为,近代广东得西医 风气之先 ,中、西医在口岸地区交汇、碰撞;近代广东口岸不仅是西方医学来华 前站 ,也是疾病洲际传播的重要关口;海关医员是传教士之外又一支
本书从地理的构成为世界哲学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环境的观点出发。将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看成是同一个世界哲学史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世界哲学史的内在发展逻辑推演了哲学的34个先天位置,亦即34个同时代人们所共享的思维倾向。并以对34个先天位置前后相续的发展过程与每个位置的内在发展步骤的推演为基础,来分析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所有国家的地容地貌特点在世界地理中的哲学意义,为探寻世界各国的地貌成因及矿产成因,找到了一个全新的方法。
肝脏在机体免疫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本书不仅为阐明肝脏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很可能为肝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鉴于此,编者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结合自己的临床和实践经验撰写本书,希望能够为我国肝脏疾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为肝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细致详实的阐述了肝病中西医的理论基础;中篇为常见肝病的中西医治疗,全篇分为十章,分别介绍了常见的十种肝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中西医治疗,并附有经典案例及肝病大家的学术理论,内容丰富,切入点全面;下篇为肝病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进展等,简明扼要的介绍了现代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本书主要分为基础与临床两大部分,基础部分主要讲述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道肿瘤的基础和原则,包括定义、发病与病因病机、病理与生物学特性、西医诊断、中医辨证、西医疗法、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等,临床部分主要阐述食管癌、胃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大肠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从西医、中医的诊治方法,名家经验,验案赏析等方面阐述。全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给人启迪,切合实用。
本书立足于骨科,结合现代康复医学和治疗学理论,根据临床实际需要,针对中医、中西医及骨伤方向、康复及针推专业、研究生、专科医生、基地规培医生等所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编写相关内容。将现代中医骨科康复学的理念及内涵,包括骨科运动疗法生理学与生物力学基础、运动系统功能检查与评定的基础、康复工程以及在具体疗法中体现的原理等基础的内容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来编写。
目前,我国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持续升高,肿瘤的综合治疗效果及长期生存率仍不令人满意。中医药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特色和疗效,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是快速学习和掌握中医治疗肿瘤要点的瑰宝。《国医名师肿瘤临证传薪录》以江苏省首届国医名师徐荷芬学术思想为主线,通过整理徐荷芬教授及其弟子撰写的关于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理论总结、学术思想凝练、经验介绍、个案报道及围绕徐荷芬教授效方、验方开展的基础研究文章,详细地向读者展示了徐荷芬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和经验,适合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研究生及肿瘤患者或家属阅读。
本书运用科学假说方法并结合《易经》原理,探讨了中医与西医、易学与医学、医学与现代科学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性。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把中医与西医从临床实践为主的结合上升为理论上的进一步的结合,在深刻理解中医与西医的内在联系方面提出了很多有别于前人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 本书分为总论、各论、图论三个部分,它们是有机联系的。总论中从总的方面阐明了易与医相通的原理及具有普遍意义的有关问题。各论部分从许多具体方面阐明了易医相 通和中西医之间的具体内在联系性。图论部分主要把总论与各论的有关问题以阴阳太极图的原理方式把其相关的内容表示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 本书可作为在医、西医、在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人员的参考书。是使读者思想解放、头脑清晰、开阔视野的有益之书。从
本书作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系列丛书》之一,编写中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福建中医药大学的重点学科研究方向,同时注重临床的实用性,力求反映中西医结合在优势病种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选取在临床中具有中西医结合优势,优化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10个病种,收录了肝癌、结肠癌、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脂肪肝、血管性痴呆、帕金森病、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10个优势病种,每个病种主要包括疾病概述、发病机制研究、临床诊断思路、治疗方法研究、临床路径研究、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发展思路七个部分。全书以每个病种的诊疗为主线,注重临床的实用性,也凝练了当前对各病种中医辨证论治公认方案。不但注重这些病种的现代医学诊疗新进展,同时也发挥中医中药在疾病中的诊疗优势,突出中、西医基础理论和临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疾病晚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预防、早治疗是控制疾病的关键。蔡辉、姚茹冰主编的这本《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与调养》采用问答形式,针对病人关心的问题,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知识、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康复锻炼、中医诊疗及生活调养等。作者结合中、西医治疗类风湿的临床经验,为病人提供诊疗帮助。本书适合广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家属阅读。
本书是临床医师速成手册系列丛书之一,着重介绍了内外科、五官科、皮肤科疾病常用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西医治疗及中医辨证论治。本书条理清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医师使用。
白癜风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病因涉及遗传、免疫功能异常、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黑素细胞自身破坏、精神紧张、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外伤、接触某些化学物质、烈日曝晒等多种因素,属难治愈的皮肤顽症,是医学界重点研究和防治的疾病之一。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愈来愈重视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尤其是现代生活中随着人际交往的增多,白癜风对患者的身心影响越来越突出,每个白癜风患者都希冀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防治,从疾病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因此,我们根据白癜风的防治现状,在总结外医学界对该病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了这本《白癜风中西医防治》,以期对白癜风患者在防病、治病和恢复健康方面有所帮助。并通过本书介绍白癜风的外研究状况、中西医防治措施、日常自我保健等内容,达到有病
《中西医治疗疑难杂症兼验方精选》是作者侯德永在50年的临床实践所诊治的疑难杂症患者中,挑选了最常见的典型病例,对其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经验教训、防治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取长补短,提高了疗效。使这些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缩短了疗程,为患者节约了资金。同时作者通过临床验证,精选了100个验方,简单易行、经济实用,供患者选用。该书适合每个家庭及农村、社区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医生参考阅读,对临床有的指导意义。
为满足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精心编写了这本中西结合内科实用性手册。全书按系统分为9篇,每篇有中医常见病证、西医常见疾病两章。中医常见病证有60多个病种,重点介绍了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和预防。西医常见疾病有80多个病种,逐一阐述疾病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本书内容丰富,贴近临床、重点突出,简练实用,知识系统,兼容并用,既重视中西医知识的系统性,又注意中西医两大系统的关联性和相融性,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中西医内科临床的新进展。本书适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尤其社区全科医师在工作中参考,亦可作为广大医学院校学生的参考用书。
本书分《总论》、《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叙述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对肿瘤治疗的方法及临床研究进展概况;《各论》介绍了31种癌症的诊断与治疗,其内容由[诊断要点]、[分期标准]、[治疗]、[预防与护理]四部分组成,个别章节还设有[鉴别诊断]等,重点是[治疗]部分。 本书《总论》与《各论》各成体例。《总论》以综述形式为主;《各论》每章的叙述形成大体一致,但由于内容多寡不一,或在大项目内包含有小项目,故个别章节的体例自成一格,总以说明问题为愿。 本书《各论》每章的治疗部分,分别介绍了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重症与并发症的治疗。 西医治疗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技术、新方法等。中医治疗以辨证论治为主,兼述应用及良方荟萃。中西医结合治疗介绍其方法,不作具
本书由四个相对独立而又存在广泛内在联系的部分组成,分别对重症医学的基本问题、临床常见危重病、急性器官功能障碍及危重病常用诊疗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 篇为重症医学的基本问题,对当前重症医学的焦点问题,如ICU的发展和建设、炎症反应与脓毒症、应激反应、凝血与纤溶反应、免疫失衡等进行深入介绍与探讨。此外,由知名专家用大量篇幅从中医角度阐述了危重病常见的几个证型,如热毒证、血虾证、正邪盛衰与扶正固本、阳明病证、厥证与脱证等,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对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探讨和临床实践提供了帮助。第二篇对临床常见危重病按病种进行阐述,对有明确中西医结合优势的理论及技术进行重点描述,注重阐述疾病向危重发展的重要环节及防治措施,以体现“治未病”的理念,并在每一章里都涉及此病诊治过程中ICU常见错误一节,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详细介绍了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与功能、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中医对月经的认识、月经病的治疗原则、循经各期用药特点、妇科常用特殊检查;各论部分除系统介绍了月经病涵盖的每一病种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外,还在每一病种下附有典型病例分析,便于读者理解与掌握。全书简明扼要,方便实用,是中医、西医、中西医专业妇产科医师重要参考书。
《妇科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问答》内容简介:《妇科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问答》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朋友们从书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妇科病中西医结合诊治问答》是一本较为实用的妇科临床工具书,可供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对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也是一本有益的读物。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医学界,乃至一般知识界,非常熟悉的话题。她曾经长时期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然而,近年来,不少理论家对此深感怀疑。理论家的怀疑,使不少此道中人感到困惑。因此,近年来的有关研究相对沉寂了。 从常识和实用角度理解,中西医结合总是一件好事。那么,为什么近来某些理论家,反而怀疑甚至反对中西医结合呢?中西医结合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她的初衷、目的和含义是怎么回事呢?她与继承、发扬中医的关系如何呢?中西医体系的内部结合,涉及哪些主要理论问题呢?至今为止的有关研究,有哪些成就和不足呢?中西医结合的前景如何呢? 为此,本书正文分析了涉及中西医结合的20个重大理论问题,却不是关于这些问题的通俗讲解。
《脊源非手术治疗》是一本专门介绍脊柱及其相关疾病非手术治疗的工具书,全书共12章。、2章介绍脊柱的应用解剖以及脊源发病原因与病理;第3章从中西医角度介绍脊源的临床诊断;第4章为非手术治疗的理论基础;第5~8章突出介绍了脊源非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三部推拿正脊疗法,针灸、拔罐、针刀、牵引等器具疗法,物理康复疗法,中西药物疗法等:第9-12章分别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髂部及其相关疾病治疗各论,重点介绍临床常见的脊柱病及其相关疾病,详细论述了每个病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思路,强调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介绍了手法、针灸、穴位注射、针刀、牵引、物理康复及口服或外用中西药物等治疗方法。《脊源非手术治疗》还汲取了当代部分医家的成功经验及现代中西医结合的成果。书中的解剖、生理、病理、治疗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