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篇总论、下篇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主要介绍青光眼的基本知识、中医对青光眼的认识、青光眼相关的解剖及病理生理、青光眼的检查与诊断、中西医治疗概要、预防与调护等。各论从中医与西医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治疗、专方专药、难点与对策、经验与体会、预防和调摄、预后和转归、疗效评定标准、名老中医治疗经验、研究进展、古籍精选、评述等方面介绍各种类型青光眼的诊疗,并介绍了青光眼的相关诊疗标准(共识)和临床指南、青光眼的相关研究进展。附录主要介绍眼科有关正常值、与青光眼相关的中医文献摘录等。 本书适合中西医结合眼科临床医师、学生和科研人员使用。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别从中西医的角度来讲述心身医学和疾病的基础理论。中医部分主要是依《黄帝内经》这一中医经典,将其中涉及心身疾病方面的心理、生理、发病、诊治、预防养生等内容提炼出来加以归纳,形成系统的中医诊治理论;西医部分阐述了现代医学的心身疾病的概念、范围、治疗原则、心理卫生保健和预防等基础理论。下篇:按身体的各系统划分,分别从中医和西医对身体各系统常见的心身疾病诊治进行全面阐述;其基本内容的构成包括:疾病的概述,病因病机,辨证要点,分型论治,西医治疗,心理治疗,疗效评价,诊治案例。
《中西医结合痴呆诊疗备要》立足临床实际,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系统地介绍了痴呆的现代医学概念、国内外的流行病学概况,图文并茂地描述了与痴呆相关的解剖学基础、临床各类型痴呆的病理和临床表现、诊疗、护理及管理,还从神经心理学评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方面阐述了痴呆的诊断流程。《中西医结合痴呆诊疗备要》纵贯基础和临床,汇通中西医,为临床医生、医学院校研究生、痴呆照护者值得研读之作,也是痴呆临床诊疗中较好的参考书。
肝脏在机体免疫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不断涌现,本书不仅为阐明肝脏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而且很可能为肝脏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加有效的手段。鉴于此,编者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归纳,结合自己的临床和实践经验撰写本书,希望能够为我国肝脏疾病的研究和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上篇为肝病的中西医基础理论,细致详实的阐述了肝病中西医的理论基础;中篇为常见肝病的中西医治疗,全篇分为十章,分别介绍了常见的十种肝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中西医治疗,并附有经典案例及肝病大家的学术理论,内容丰富,切入点全面;下篇为肝病免疫学、分子生物学进展等,简明扼要的介绍了现代生物学方面的发展。
生殖医学疾病关系到人类繁衍、家庭幸福与社会安定和谐问题,是世界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医中药在治疗生殖医学疾病方面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取得较好的疗效;西医生殖医学也发展很快,成绩卓著。在生殖医学疾病的治疗方面中西医各有所长和不足。因此,《中西医临床生殖医学》将中西医生殖医学巧妙地结合,是治疗生殖疾病的*途径,填补了我国中西医临床生殖医学的空白,可喜可贺! 《中西医临床生殖医学》从中西医两个角度系统阐述了生殖理论、引起女性不孕的常见疾病、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疾病、辅助生殖、避孕节育、保健优生等内容。可谓内容丰富,是一部有较高实用性、科学性、先进性的好书。
《中西医结合基层儿科实用手册》简明扼要的论述了儿科基础知识、儿科常用检查、儿科操作技术、儿科常用疗法。内容包括新生儿特点及护理、儿内科及儿科传染病、中医儿科疑难病等重点知识点,每种病均详述诊断要点及处理方案。书中还详细论述了儿科常用中草药的名称、药味、功效及临床应用,介绍了部分中成药及中药针剂的组方、主治、用法、用量等。《中西医结合基层儿科实用手册》文字精练,言简意赅,内容实用性强,可进一步指导基层卫生人员的学习,提高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操作技术水平。
薛史地夫主编的这本《中道的医学(东西方自然医学的复兴与融合)》试图从传统文化和医学历史的视角,为大家揭示东西方自然医学中的核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使大家认识到常规生物医学的局限性,鼓励每个人在尊重各自文化传统的宇宙观和生命观的基础上,借鉴和融合东西方 自然医学成果,积极参与健康事业,共同建造一个以精神为生命本质、以预防疾病为宗旨、以治愈(而非抑制症状)为目的、以无毒性作用为 标准、以每个普通百姓都可以支付得起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医学体系。用主动的养生医学替代被动的疾病医学,这是每个医者的神圣职责,也是广大民众的殷切期盼。
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癌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预计到2020年时,慢性病将夺取5000万人的生命,死于慢性病的人口数量是那些死于传染病如肺炎、等疾病人口数的6倍多 在更年期之后,有许多疾病的发生率都人为上升,而且若是忽略的话,这些疾病往往是会致命的。例如:子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生率都在更能期后快速上升。另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长期下来也会威胁着女性的健康。若这个时期没有适当的保健指导,这段漫长的岁月将会是黑白的。
本书分为理念篇、实践篇、问答篇,从原理到实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念篇讲解中医对肝的现代阐释;实践篇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讲解肝病的养生及其原理;问答篇中聚焦当下关注的肝病问题,并进行解答,辨析亚健康生活误区,帮助大家回归健康。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临床医生、中医爱好者,及其他对中医肝病养生感兴趣的人群参考阅读。
本书详细介绍了妇产科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和医嘱等内容;在治疗部分将治疗处方、治疗方案、药物信息、辩证论治、方剂组成及用法等实用内容单独列出,并做重点介绍,同时按照典型病例列出了常规医嘱以供读者参考。本书适合妇产科医师及中西医结合专业、中医专业、西医专业等相关专业医师及基层医师参考阅读。
李达主编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导航、个人调理攻略、名家防治指导、药食宜忌速查、医患互动空间五个部分。重点在“个人调理攻略”中介绍血小板重度减低状态病患与持续性、慢性血小板减少人群如何起居、饮食调养、消除诱因与自我防护、适度运动,及其预防反复发作与防治进展等内容;“名家防治指导”中介绍了患病后如何进行中西疗,尤其介绍非药物疗法,诸如外治法、预防措施等促进康复;“药食宜忌速查”主要介绍常用中西药物不良相互影响及其药物、;“医患互动空间”介绍了患者及家属关心的常见问题,进行寻医问药的指导。本手册的内容尽可能全面涵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在药物、饮食、防护、起居、环境、寻医用药等方面的防治与康复知识。可供患者、家属、基层社区全科医生、初级医务工作者及护士、
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广大人民健康带来巨大的损失和伤害。肿瘤治疗在手术及放化疗方面取得较大进步,肿瘤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是治疗本身毒副作用和晚期肿瘤痛苦较大;中医药虽然在肿瘤控制方面有欠缺,但是对于调理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整机体状态并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方面有较积极的作用。本书拟强调肿瘤西医“攻击性强的特点”,结合中医药“防守强的特点”,争取达到损伤反应*小,痛苦较轻的目的。
为适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的需求,加强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护理管理工作,在护理工作中无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促进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发展,提高护理质量,我们编写了《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一书。本书较全面地收集了国内先进护理理论及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文献资料,并与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可供全国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参照使用,同时也作为医学院校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内容共分两篇:篇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每个疾病均按照中西医结合临床思 维,从概述、中医辨证常见证型、评估,一般护理,辨证施护,健康指导六个方面进行编撰,共有197种疾病。第二篇为护理操作规程,包括临床中西医各专科护理操作规程88种,诊疗技术护理配合37种。 编撰《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一书,是一项科学性,实用性很
孟河四大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 的功绩。由他们为核心而形成的孟河医派,似一颗灿烂的明星,照耀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的医坛上,流派所及,至今未衰。本书作者为孟河派传人,并兼修西医,从事外科学研究。本书囊括作者从医多年所收集经典案例,从中西医辨证入手,强调祖国医学与西医融合发展,供中西医爱好参考。
癌症,又称为恶性肿瘤,目前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仅次子心血管疾病占第二位,在我国则位居十大死亡原因的首位。对于肿瘤,人们普遍怀有恐惧心理,很多人认为,不得肿瘤只能听天由命。难道我们真的对肿瘤无能为力吗?当然不是,降低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关键是在于预防和早期诊断。肿瘤的预防主要靠患者本人,人类肿瘤的80%一90%是由外界环境中的癌因素引起,不良的生活习惯,尤其是食物中的致癌物质与癌症的发生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预防癌应从饮食开始。 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治癌症的关键,这就是要求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瘤的早期信号,及时发现肿瘤的早期症状。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也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配合,在家庭康复的过程中,患者本身的努力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肿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要积极主动地与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