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晶子济世良方》 本书系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在修道和学医以济贫苦的过程中,记录摘抄所汇的古今验方偏方集成,多有效验。感于时世多病,现公诸于众,愿助世人疗疾养身,减少病苦。书中所引效验方多达五百余首,所列病症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全书先以病位言之,分头面、胸腹颈项、全身三部分,后又分述内外妇儿、癫疯部等疾病。文中多沿用古方,诸家著述年代不同,所用药物名称与计量单位或有差别,故在文末另有两篇有药物别名与计量换算附录,以供读者查阅。本书作为道医专业书籍,适于专业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临床诊断时,我们都希望透过皮肤看清产生症状的肌肉位置、功能改变;临床治疗时,我们更希望透过皮肤看清解剖结构的走向,判断手法的准确性。本书注重从人体外观透视内部结构,直观描述肌肉位置,展示功能作用,巧妙结合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按摩技术。从整体医学角度开展治疗,由点及面,科学施治,让临床按摩疗法更生动、更实用。
本书收集疑难杂症之名验良方2000多个,涉及500余种常见病。为作者师徒两代人的行医经验和百年民间智慧的结晶。全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方,每种疾病按概要、处方、用法、加减、功效、善后、医案、注意、按语等栏编写,条理清晰,查阅方便,读者按病索骥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理想方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价值。
《王三虎经方医话. 临证篇》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养深厚,经验丰富;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本书为其经方医话的集萃。 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 《王三虎经方医案. 杂症篇》 王三虎
中医中药的生命在于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的载体之一,就是一张张中药处方。为什么有的处方有效,有的处方无效,有的处方效果好,有的处方效果不好呢?答案就在于组方配伍。何为组方配伍?君臣佐使是也。何为君臣佐使?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是也。但是,君臣佐使只是一个配伍框架,真正的组方配伍还需要更为准确的信息,例如全方共多少药、组方选哪个药、药性怎么分布、用量怎么协调等。所以,一个优秀的中药组方,一定要在整体顶层设计下,完成一个精准的用药配伍,而不应该是任意合方和随意加减。那么,怎样实现这种精准的组方配伍呢?答案很可能就藏在一张古图中,名为“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从散佚到再现,可谓惊心动魄,其间至少有三劫。第一劫,“汤液经法图”相传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
本辞典的主要内容包括治疗各种常见良性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方剂,治疗和纠正肿瘤并发症、继发症、后遗症和手术、放化疗所致副反应的方剂,预防癌症、治疗癌前病变、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方剂,以及肿瘤病人药膳和食疗方。本辞典收录了中医肿瘤良方、验方、单方上万首,可谓搜集广泛,种类繁多,内容翔实,资料充足。是一部较大的中医肿瘤方书,不仅搜集的比较全面,并且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是一般的肿瘤方书不能比拟的,也是中医学上较大的一部大型中医肿瘤方剂辞典。
反阿是穴疗法是作者根据《黄帝内经》中关于取穴的最基本原则,结合现代解剖学,从临床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取穴方法,经筋“小整体”观念,是惟一一种专门针对关节软组织疼痛病症的百阿是穴取穴法,其分布和特性与阿是穴相反,具有即刻见效、容易掌握的特点,是针灸、推拿、中西医骨科专业临床医师及在校生书籍,也是业余爱好者重要的参考书籍。
本书结合针灸在现代与多学科交融互动发展中的交互影响,探索提出了对针灸、穴位、经络等传统概念的新认识、新见解;结合现代解剖结构,梳理绘制了传统腧穴的解剖透视图和剖面图,以及肌肉、神经针刺位点透视图,以明确针刺部位的解剖层次,方便精准取穴,降低操作风险;结合国内外针灸临床资料的系统分析结果,整理总结了针灸在其适宜病症上的诊疗应用。 本书从整体上反映了当代针灸理论的发展和临床诊疗实际,突出了针灸走上世界舞台的“国际性”和“时代性”。
“按导”,即按摩导引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远在《汉书·文艺志》中就载有《按摩经》十卷,与《黄帝内经》同时问世,可惜《按摩经》早已失传,但是按摩导引术在《黄帝内经》中尚有散在记载。如《素问·异法方异论篇》曰:“其治宜导引按(足乔)”。《素问·血气形志篇》曰:“治之以按摩醪药”。《灵枢·癫狂》曰:“以手按之立已”等等。而按摩导引之医疗在民间广为流传,千百年不衰,为民族健康繁衍服务,且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如正骨手法、小儿推拿等,均渗透有按摩内容,历代有不少专著,留传后世。袁靖同志从事按摩医疗近四十年,医疗技术颇著。袁氏家学渊源,按“袁氏宗谱”载记已有五代之传,属于“武当真诰”。袁靖同志深得按摩真传,乃黄道医学之范畴。近年来,他以诊余之暇,整理袁氏家族遗著,将
这是一本为开展脊柱推拿和有关脊柱推拿手法研究提供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基础和依据的专业书。本书主要介绍与脊柱推拿有关的脊柱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知识,重点是脊柱推拿的历史、现状、问题和对策、脊柱推拿的各种作用机制或假说、脊柱的临床解剖学、脊魔王原性疼痛的神经解剖学基础、椎间盘的解剖、生理和生化;脊柱的生物力学基础,特别是与脊柱推拿手法相关的生物力学内容;常用的脊柱解剖学标本的制作方法、常用的脊柱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和实验仪器设备等。书中除收集了近年来外有关脊柱推拿的研究新成果外,并结合编著者们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介绍。
本书收集整理了近300种临床病症的近2500种穴位注射疗法,分别从一般概念、辨病辨证、用药取穴、治法疗效几方面加以叙述,内容翔实,举例充分。所列治法实用性强,多经中西医临床长期应用。本书可供中西医临床医师、医学院校及从事穴位注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针灸推拿分册》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 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 验传承研究)”的课题成果,是当代名老中医针灸推拿医案的选粹之作。本书共收 集了11位医家的183则典型医案,涉及病症84种,基本覆盖了内、外、妇、儿、五 官各科的运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独具特色与优势的病种及部分疑难病症,展示了当 代名老中医宝贵的学验,对中医工作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按导”,即按摩导引学,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远在《汉书·文艺志》中就载有《按摩经》十卷,与《黄帝内经》同时问世,可惜《按摩经》早已失传,但是按摩导引术在《黄帝内经》中尚有散在记载。如《素问·异法方异论篇》曰:“其治宜导引按(足乔)”。《素问·血气形志篇》曰:“治之以按摩醪药”。《灵枢·癫狂》曰:“以手按之立已”等等。而按摩导引之医疗在民间广为流传,千百年不衰,为民族健康繁衍服务,且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如正骨手法、小儿推拿等,均渗透有按摩内容,历代有不少专著,留传后世。 袁靖同志从事按摩医疗近四十年,医疗技术颇著。袁氏家学渊源,按“袁氏宗谱”载记已有五代之传,属于“武当真诰”。袁靖同志深得按摩真传,乃黄道医学之范畴。近年来,他以诊余之暇,整理袁氏家族遗著
反阿是穴疗法是作者根据《黄帝内经》中关于取穴的最基本原则,结合现代解剖学,从临床实践中总结而来的。它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取穴方法,经筋“小整体”观念,是惟一一种专门针对关节软组织疼痛病症的百阿是穴取穴法,其分布和特性与阿是穴相反,具有即刻见效、容易掌握的特点,是针灸、推拿、中西医骨科专业临床医师及在校生书籍,也是业余爱好者重要的参考书籍。
福建南少林在海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因其医武结合的独特的诊治方法,已成为中医骨伤科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本书分为五章。章介绍南少林的历史渊源,阐述医武同源的理论,探讨医武结合特色,回顾南少林骨伤名家的生平事迹;第二章为南少林功法,主要分述南少林鹤拳功和南少林站桩功;第三章为保健练功法,主要介绍基本手型与步型及颈椎、腰部、上肢、下肢的练功方法;第四章为南少林理筋整脊手法,就常用理筋基础手法、多方位整脊手法、间歇拔伸手法、通督强脊手法及辅助方法进行图解;第五章为理筋整脊康复疗法,系统讲解骨伤科常见疾病与脊源性相关疾病的理筋整脊方法。 本书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多位康复、骨伤、推拿学科的教授、医师及研究生共同编写。该书图文并茂,可供高等医药院校与体育院校师生、临床医务
本书将临床常见的,采用推拿治疗效果肯定的60余种骨伤科疾病分别从实用解剖、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治筋喜柔不喜刚”、“以痛为腧,不痛用力”的施术原则。书中附有160余幅插图,着重介绍实用推拿手法。全书简要明晰、科学实用,既全面系统又简明扼要,是一本临床实用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