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纲目》全书200余万字,附图400余幅,载推拿源流与理法12章,推拿流派13个,推拿手法300余种,推拿治法300余种,成人推拿穴位447个,小儿推拿穴位180个,特色疗法100余种,各科病症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方法230余种,各病症特色治法1000余种,保健按摩方法1000余种,以及全身各部的美容美体按摩方法等。其中总论梳理了中国古代至现代推拿的发展脉络,对中国推拿的起源和发展、作用与原理、治病特点、治疗原则、推拿的经络腧穴、推拿前的诊断、古代 推拿 著述等作了深入的阐述;各论阐述了推拿对内科、伤科、儿科、妇科、男科、五官科等240多种病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等内容,并首次整理了美容美体、养生保健的多种推拿(按摩)方法。 《推拿纲目》是目前市面上以纲目分类的科目最齐全的推拿(按摩)巨著。作者打破推拿流
砭石疗法是中华民族以她的非凡睿智在石器时代济世救人,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古代第一大发明。从公元前500年到秦汉时代,古代医家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所撰写的《内经》一书记载,以砭石为首的针、灸、药、导引按跷五大支柱构筑了辉煌的中医学殿堂。古代针学者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假借权威黄帝之令“万民有疾,勿用砭石,以微针传于后世,必明法令,终而不灭,先立针经”之后,医家逐渐放弃砭术而不研究砭石疗法,使之逐渐退出医学界。到东汉时代,华佗精通针、灸、药、发明麻沸散,酒服麻醉下,开展外科手术,在导引术指引下,创立了保健体操——五禽戏,惟独没提到砭石疗法。正发东汉学者服虔称:“季世复无佳石,故以铁代之耳。”说明砭石疗法已失传两千年了。 孟老收集近年来砭术治疗的病种进行归纳
耳穴治疗是通过各种方法刺激耳穴,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门学科。它具有操作简便、适应证广、疗效明显、经济安全等特点,对于很多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耳穴治疗新编》作者王茵萍、仲远明从基础、临床与进展三个方面对耳穴疗法的基本理论、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概况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详细介绍了耳穴的定位、常用的耳穴刺激方法以及选穴、配穴经验,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积累与体会,从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美容、戒断综合征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耳穴的治疗方法。尤其难得的是,本书对1990~2011年20年来,国内外有关耳穴治疗的近四千篇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了病种优势、疗法与穴位选择特点,对其机制研究进行了分析,并重点介绍了有特色的耳穴刺激方法与某些疑难病种的耳穴治疗,可对临床耳穴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耳穴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针灸推拿分册》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 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 验传承研究)”的课题成果,是当代名老中医针灸推拿医案的选粹之作。本书共收 集了11位医家的183则典型医案,涉及病症84种,基本覆盖了内、外、妇、儿、五 官各科的运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独具特色与优势的病种及部分疑难病症,展示了当 代名老中医宝贵的学验,对中医工作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世界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系列丛书:图解脊柱整治三联手法》作者是骨伤科知名专家,对脊柱损伤的手法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总结出理筋、调骨、对症三联手法。 《世界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系列丛书:图解脊柱整治三联手法》介绍了脊柱整治三联手法源流、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用文字与图解结合的形式加以阐述。全书共八章,前四章主要介绍三联手法的概念、源流、理论基础、特点、作用机制、适应证与禁忌证、临床应用与操作要点等。后四章则主要介绍了脊柱整治三联手法适用范围内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与诊治,重点图解三联手法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世界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系列丛书:图解脊柱整治三联手法》理论联系实际,实用性强,文图对照,直观易学,适合骨伤科专业人员参考。
《中医推拿与影像学读片分析--附131例临床典型病例报告(附光盘)(精)》为作者吴文豹近年经治的 131例骨伤科典型病例临床与影像学分析,选用数百幅预、胸、腰椎,髋、膝关节和跟骨等部位的X线、造影、MRI、3D成像等影像资料,结合临床症状和推拿疗效进行专业读片分析,从影像学角度解读患者病史主症、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的相互关系。探讨中医推拿在骨伤科疾病对症治疗中的实际作用与疗效。本书为临床中医师在治疗颈腰膝腿痛类疾病时的影像学读片分析提供指导,可为推拿医师正确认识西医骨科的临诊资料提供参考、借鉴。
《中国推拿治疗学(第2版)(精)》共十篇四十七章。篇推拿概论,重点阐述了推拿的基本知识、治疗作用和常用解剖。第二篇推拿手法,在介绍手法应用原则辨证施法的基础上汇集了古今手法和现代流派手法208种,堪称手法大全。第三篇推拿临床,详细介绍了各种手法在临床各科治病中的具体应用,为本书重点。第四篇为颇具现代特色的自我推拿和保健推拿。第五篇特定部位推拿。第六篇推拿练功。第七篇国际推拿按摩保健。第八篇为推拿专业教学大纲。第九篇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主要途径和手续。第十篇为中国按摩师职业技术鉴定规范。 《中国推拿治疗学(第2版)(精)》约170余万字,近1000幅插图,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可作为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教材,可供从事推拿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参考,适合于外交流,也可供广大推拿业余爱好者学习
本书内容是科研资料的总结,是解剖学与针灸学业等相结合的跨学科著作。本书显示内容是应用尸体冰冻面解剖的手段对全身361个经穴和常用穴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过穴位作各种断面,客观地反映针刺所涉及的解剖结构,并阐明每一解剖结构的神经支配及其中枢节段分布。对某些邻近重要器官的穴位均标明其安全针刺的深度,方向及角度,以免临床上盲目针刺而发生意外,同时按经络循行路线作循经剖面。下肢部分还反映了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摄影新技术在针灸穴位上的应用,摄有穴位CT断面解剖图象。此外,对体表标志与针灸定穴的关系也有所阐述。以上所反映穴位的形态学基础是多方面的。 下肢部分内容包括足三阴、足三阳下肢部经穴82个及奇穴13个的断面解部结构,穴位CT断面解剖图象63个,并有彩图145幅,描绘清晰,图文并茂。或供针灸临床、教学、研
本书收集整理了近300种临床病症的近2500种穴位注射疗法,分别从一般概念、辨病辨证、用药取穴、治法疗效几方面加以叙述,内容翔实,举例充分。所列治法实用性强,多经中西医临床长期应用。本书可供中西医临床医师、医学院校及从事穴位注射研究人员参考使用。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针灸推拿分册》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 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 验传承研究)”的课题成果,是当代名老中医针灸推拿医案的选粹之作。本书共收 集了11位医家的183则典型医案,涉及病症84种,基本覆盖了内、外、妇、儿、五 官各科的运用针灸推拿方法治疗独具特色与优势的病种及部分疑难病症,展示了当 代名老中医宝贵的学验,对中医工作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针灸推拿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灿烂结晶,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为全人类健康保健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辞典是一部较全面反映针灸推拿学术的综合性辞书,是供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应用的大型工具书。所收词目,不论古今,凡编者目力所及、已成定论者,均予采摭。全书共收词目10422条,内容包括了经络、腧穴、刺法、灸法、针灸治疗、推拿穴位、推拿手法、推拿功法、推拿治疗、小儿推拿、针灸推拿医籍和医家以及相关的中医学内容,涵盖了从先秦至当今文献所记载的与针灸推拿学有关的名词术语和短语,是对针灸推拿学内容的全面系统整理。
随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舒适生活的同时,也给一些人带来了繁重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多的疾病使得人们不得不把目光重新聚集到生活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上。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的改变,让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当代常见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筋包括了所有的肌肉、皮肤、血管、肌腱、韧带、滑膜、关节囊、软骨板、神经及淋巴系统,它们联络四肢百骸,遍布全身,主要管辖身体关节的运动,起着约束骨骼、活动关节、保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及维持正常体位姿势的作用。作为中医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筋理论是古人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对人体运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人体软组织及关节由于跌打损伤、痹证或痿证造成一系列的症状或疾病称为经筋病,上述肩周炎、颈椎病、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