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晶子济世良方》 本书系全真龙门派第二十一代张至顺道长在修道和学医以济贫苦的过程中,记录摘抄所汇的古今验方偏方集成,多有效验。感于时世多病,现公诸于众,愿助世人疗疾养身,减少病苦。书中所引效验方多达五百余首,所列病症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全书先以病位言之,分头面、胸腹颈项、全身三部分,后又分述内外妇儿、癫疯部等疾病。文中多沿用古方,诸家著述年代不同,所用药物名称与计量单位或有差别,故在文末另有两篇有药物别名与计量换算附录,以供读者查阅。本书作为道医专业书籍,适于专业中医师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临床诊断时,我们都希望透过皮肤看清产生症状的肌肉位置、功能改变;临床治疗时,我们更希望透过皮肤看清解剖结构的走向,判断手法的准确性。本书注重从人体外观透视内部结构,直观描述肌肉位置,展示功能作用,巧妙结合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按摩技术。从整体医学角度开展治疗,由点及面,科学施治,让临床按摩疗法更生动、更实用。
本书收集疑难杂症之名验良方2000多个,涉及500余种常见病。为作者师徒两代人的行医经验和百年民间智慧的结晶。全书以病为纲,以病统方,每种疾病按概要、处方、用法、加减、功效、善后、医案、注意、按语等栏编写,条理清晰,查阅方便,读者按病索骥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理想方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实用价值。
《推拿纲目》全书200余万字,附图400余幅,载推拿源流与理法12章,推拿流派13个,推拿手法300余种,推拿治法300余种,成人推拿穴位447个,小儿推拿穴位180个,特色疗法100余种,各科病症辨病论治和辨证论治方法230余种,各病症特色治法1000余种,保健按摩方法1000余种,以及全身各部的美容美体按摩方法等。其中总论梳理了中国古代至现代推拿的发展脉络,对中国推拿的起源和发展、作用与原理、治病特点、治疗原则、推拿的经络腧穴、推拿前的诊断、古代 推拿 著述等作了深入的阐述;各论阐述了推拿对内科、伤科、儿科、妇科、男科、五官科等240多种病症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等内容,并首次整理了美容美体、养生保健的多种推拿(按摩)方法。 《推拿纲目》是目前市面上以纲目分类的科目最齐全的推拿(按摩)巨著。作者打破推拿流
《王三虎经方医话. 临证篇》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学养深厚,经验丰富;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本书为其经方医话的集萃。 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入、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很好效果。 《王三虎经方医案. 杂症篇》 王三虎
中医中药的生命在于临床疗效,而临床疗效的载体之一,就是一张张中药处方。为什么有的处方有效,有的处方无效,有的处方效果好,有的处方效果不好呢?答案就在于组方配伍。何为组方配伍?君臣佐使是也。何为君臣佐使?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是也。但是,君臣佐使只是一个配伍框架,真正的组方配伍还需要更为准确的信息,例如全方共多少药、组方选哪个药、药性怎么分布、用量怎么协调等。所以,一个优秀的中药组方,一定要在整体顶层设计下,完成一个精准的用药配伍,而不应该是任意合方和随意加减。那么,怎样实现这种精准的组方配伍呢?答案很可能就藏在一张古图中,名为“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从散佚到再现,可谓惊心动魄,其间至少有三劫。第一劫,“汤液经法图”相传是商·伊尹所著《汤液经法》的关键原理图
本辞典的主要内容包括治疗各种常见良性和恶性肿瘤的有效方剂,治疗和纠正肿瘤并发症、继发症、后遗症和手术、放化疗所致副反应的方剂,预防癌症、治疗癌前病变、防止肿瘤复发、转移的方剂,以及肿瘤病人药膳和食疗方。本辞典收录了中医肿瘤良方、验方、单方上万首,可谓搜集广泛,种类繁多,内容翔实,资料充足。是一部较大的中医肿瘤方书,不仅搜集的比较全面,并且更具有条理性、系统性,是一般的肿瘤方书不能比拟的,也是中医学上较大的一部大型中医肿瘤方剂辞典。
本书倡导中医重视脉诊,对《伤寒论》之纲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等等所列,以“辨…病脉”为纲。进行从脉诊为切入点的解读,回归《伤寒论》之原点。以临床实践为依据,总结“八纲六经脉法”解读《伤寒论》之“六经辨证”。创立“八纲六经脉法”之“宏观脉图”“微观脉图”对《伤寒论》之方脉进行解读。以“八纲六经”为纲,以“经方”为目进行分类。以宏观脉象对《伤寒论》之八纲六经进行辨证,以微观脉象对《伤寒论》之症因、病机、气血阴阳、病理产汤及病因、病理及进行辨方证及疾病诊断。以期达到“诊脉知病”、“一脉一方”的诊疗景界。 书中对每一常用“经方”进行六经归类下的详细脉诊解读,对“经方”内在脉象内涵进行分解,读者可据脉对“经方”病机及组方深入理解,并可据不同“脉象”异同进行灵活化裁。做到“指下澄明、
作者结合自己长期从事中医经络脊柱推拿疗法临床实践和基础、应用研究的经验,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推拿术发展的历史,脊柱的经络和穴位分布,脊柱的神经、肌肉解剖及功能,脊柱综合征现代诊断方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清晰地展示了常用脊柱软组织损伤的推拿手法,拔火罐、膏药外敷、经络刮痧、针灸、磁疗、热疗等辅助疗法,以及与脊柱相关的内、外、妇、五官等专科疾病的脊柱推拿保健治疗和饮食疗法等。适合各级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人员、医学生,特别是基层诊所、社区医院的医务人员阅读参考。
《中医临床丛书》(第2版)系“十一五”图书,丛书编写以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性、紧密结合临床的实用性、具有学科特征的高级性为要求,凝聚了当前中医临床各科知名专家的集体智慧。《今日中医推拿》为《中医临床丛书》的一个分册。书中选取了推拿专科常见的且推拿治疗疗效较为确切的10个病证,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风、乳痈、痛经、小儿肌性斜颈和小儿腹泻,基本反映出推拿学科今日的发展情况和疗效水平。每个病证分病证诊断、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古训今释、现代研究五项,以各病的临床治疗内容为主,尤其注重对推拿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案、推拿适应症与推拿时机、推拿基本治法等的阐述,一些病种下还对推拿学术流派以及功法训练等内容作了详细介绍。本书主要读者为推拿科研与教学工
本书共三篇。上篇记述腧穴源流、形成、发展、分类及其功效等;中篇介绍十四经穴出处、释义、取法、层次解剖、主治、现代研究等,并辑录一百十一个奇穴、头针及耳针穴;下篇为腧穴古文献辑注及古代体表部位名称解释。本书重在溯本求源,博引旁证,尊古而有新说。适合针灸院校师生、针灸爱好者阅读。
《触诊诊断学》共分八章,从人体解剖层次、结构触诊入手,结合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形成明晰的诊治思路。疾病种类涉及临床各个学科。在编写过程中,尽量以实用、实操为主,避免过多的理论阐述。适用于盲人医疗按摩中等专业学生以及热爱按摩专业的医疗工作者。
《针灸推拿临床与解剖(精)》以人体各个局部常见疾病为中心,阐述每种疾病的症状、临床解剖、病因病机、诊断要点、鉴别珍断、治疗原则,姒及具体针灸和推拿的治疗方法和措施,是部临床紧密联系解剖基础,且实用性很强的著作。全书共分为18章,分别为肩部和臂部、肘部和前臂部、腕部和手部、臀部、般部、膝部,小腿部、踝部和足部,胸部、腹盆部、背腰部、颅脑部、面部、口腔、鼻和鼻旁窦、眼、耳、颈部。有316幅插图,14张表·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基础解剖密切结合针推临床实践,对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严振国主编的《针灸推拿临床与解剖(精)》既可供针灸、推拿医师临床实践时参考,或作为医学院校针灸、推拿专业的教材,也可供考研究生及晋级等各类考试、社会办学、夜大学生及针灸推拿爱好者参考。
本书是一部人体经络、穴位和解剖结构彩色摄影图谱。主要内容有人体各种姿势经,十四经脉循经经,头颈,躯干、四肢各部经,常用穴位断面图 ,穴位的层次结构图解和临床应用等,还有部分穴位CT扫描图,穴位的显微结构、穴位各种感受器、穴位组织化学等有关穴位的科研资料。
《中华反射学:足疗临床手册》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足疗基础篇,介绍了中医理论基础知识、正常人体解剖生理与反射区定位、足疗要点、医疗卫生基础知识。中篇为足疗治疗篇,重点介绍内科疾病、外科骨科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妇科疾病、儿科疾病、男科疾病、五官科疾病、皮肤科疾病、肿瘤等130余种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的诊断依据、足疗处方、注意事项。下篇为足疗保健篇,主要介绍足疗保健法、足部药浴等。对从事足疗保健的人员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可作为足疗培训机构的专业。
本书主要介绍推拿操作的基本知识、常用的推拿按摩基本手法,和对颈部、胸肩部、肩及上肢部、腰臀部、髋部、下肢骨关节、足踝部等部位25种疾病常用的推拿按摩手法、循经选穴治疗。对每一种疾病着重从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手法治疗(包括基本手法和针对性手法)、典型病例等方面进行阐述,力求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重点突出、图文并茂,使骨伤推拿疗法更加规范、系统,也使读者在学习应用时更容易理解和便于掌握,以收到图文对照、立体感强、直观易学,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效果。本书理论联系实践,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骨科专业人员临床参考应用,也可供骨伤患者和中医骨伤爱好者使用。
本书结合了多年来采用单穴治疗疾病的验例,涉及内、外、妇、儿、骨伤、皮肤及五官等各科170余种疾病。本书以疾病为主线,每种疾病包括疾病概述、单穴治疗选萃、古方应用选摘、名医评析四部分。书后附有穴位索引,方便查阅。其中,“单穴治疗选萃”部分分述所选每一穴位的标准化穴名、穴性、位置、治法(不同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出处),并针对单穴治疗某病的不同方法及其机制进行评析。本书是一本以中医针灸理论为依托的临床实用性极强的全书。
全书分为上、中、下篇及附篇。上篇讲述推拿学的历史源流、发展、现状及基础理论和治疗常用的诊断方法,构筑出推拿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中篇讲述推拿功法和推拿手法,全面介绍了推拿功法的基本知识、常用功法的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系统讲解了推拿手法的基础知识、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下篇讲述了推拿治疗各科病证的诊治方法,包括骨伤、内科、妇科、小儿科常见病证约110余种;附篇介绍了一些主要的特色手法和自我保健推拿。本书是一部实用性推拿学专著,兼实用性、理论性、资料性、科学性为一体,全面系统地讲述了推拿学的内容,是推拿临床工作手者,院校师生、科研人员及业余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本书突出中医推拿特色,全方位地介绍了中国推拿疗法的基础、手法和临床适应范围,分为基础篇、技法篇和临床篇共计七章。在基础篇主要介绍了推拿基础知识、推拿练功、推拿手法的练习。技法篇重点介绍了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临床篇突出介绍了成人推拿治疗、小儿推拿治疗。本书的重点是介绍了目前主要常用的成人推拿手法、小儿推拿手法和成人复合及特定手法、小儿推拿复式手法的定义、动作要领、操作方法及适应范围。采用了中英文对照、图文对解的形式进行编写,实用性强,适合中医高等院校推拿专业师生、海内外中医推拿爱好者及从事推拿的医务工作者学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