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动针疗法》内容简介:滞动针疗法,是“滞针动态施治疗法”的简称,是应用新型专利滞针,对病灶局部或相应腧穴进行滞针操作与动态施针,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不仅对软组织损伤、各种颈肩腰腿痛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治疗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专利滞针在保持传统毫针外形的基础上将传统毫针针具进行以下改良:①增粗毫针针体,以便增加针体的强度与操动针时的力度。②针体表面设有多条纵行微细“凹槽”,不但具有减压功能,还扩大了针体与组织接触面积,以使摩擦力增强。在形成快速滞针的同时还具有因摩擦而产生温热效应,并易于实现动针操作等特殊功用。
《百病一针灵》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介绍了针灸基础知识、腧穴定位基础知识、毫针操作基础知识。各论部分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为纲目,介绍了近百种常见病症及治疗方法,每种病症选取一种或几种针灸处方,每方都是作者根据现代针灸文献及临床报道,结合临床经验精选出的。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是“承淡安针灸经典”丛书中的一种,本书内容分针科、灸科、经穴、治疗四篇,将针灸疗法的基本知识、临床应用手法与科学实验以及临症要点等,均予以较详尽的分析和叙述,特别着重于实际应用方面,力避空泛的理论。尤以取穴方法更加详明,并附以插图,帮助初学者解决了取穴认穴的困难。此外为了便于中西医学习针灸疗法起见,又于治疗篇所治各病内参以中西医学病名。作者致力针灸学三十余年,临床经验、理论知识都很丰富,并有教学经验,此书是作者理论与经验的总结。可以作为初学针灸者的讲义,亦可以作为针灸学者的研究参考。
民国时期针灸讲稿9种分订4册:一、梁慕周《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针灸学讲义》。二、谭志光《针灸问答》。三、承淡安《中国针灸学讲义》。四、杨医亚《新国医针灸讲义六种》。本册为《中国针灸学讲义》,其底本原是中国针灸学讲习所学员所用之内部课本,后应社会需要将其正式出版,命名为《中国针灸学讲义》。
本书是一部简便实用的针灸学读物,内容为作者多年临床实践的总结。书中详细介绍了100余种疾病,采取组合穴的针灸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疗效显著,快速解除病痛。本书内容丰富,简明实用,图文并茂,操作性强,适合广大针灸工作者及基层医务人员阅读参考。配有动态光盘,光盘中详细介绍了取穴、针灸的方法。
《针灸临床笔记》介绍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网球肘、膝关节痛等应用一针疗法和贯彻《灵枢》“用针稀疏”原则进行诊治的临床经验,案例详实,总结精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启发性。特别是书中有关各种常见颈肩腰腿痛一针疗法选穴小结部分,可启发临床思路,且极具实用价值。《针灸临床笔记》适合针灸医师、中医师、针灸专业研究人士及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穴位是针灸治病的部位,取穴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针灸的疗效。前人介绍的取穴方法虽多,然多为单纯文字叙述。本书利用现代摄影技术,直观形象地介绍了腧穴的位置和取穴方法。“准确”和“简便”是研究喻穴定位方法的宗旨,有鉴于此,作者根据多年来针灸临床与教学中的经验,介绍了穴位的简便准确的取法。为进一步推动中国针灸走向世界,我们采用中英两种文字对译叙述,穴位名称及位置均根据国家标准而定。我们竭诚希望能对外学习针灸、从事针灸医疗叉教学人员有昕裨益。 将摄影技术用于介绍喻穴定位,尚属,因而在摸索过程中的粗疏之处,在昕难免,祈外同道赐正。您的浏览器越来越慢了?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更快的上网体验?
本书全面、系统、详尽地整理了全国名老中医、针灸学家、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岭南针灸新学派“新三针疗法”创始人靳瑞教授的针灸精华,内容包括针灸理论、针灸临床操作技能、针灸治疗方法及学术思想,适合于中医药高等院校师生、中医针灸临床医生阅读和参考。
徐凤编著的《铜人徐氏针灸合刻》六卷,针灸类 著作,明代针灸医家徐凤著。 本书卷一、二,针灸歌赋。卷三,周身穴法歌。 卷四,窦氏八法流注。卷五,金针赋及子午流注。卷 六,灸法等。全书内容是以介绍历代针灸文献资料为 重点,并附有插图,是一部综合性的针灸著作。该书 既照顾到针灸内容的各个方面,又尽量选取短小精悍 的歌诀,真正做到了既全面又简明。书后的灸法大都 为历代的灸疗方法,很值得研究。本书对于研究 针灸学及其临床运用,可称为一本很切实用、简明易 学的参考书。
微创技术是21世纪医学技术的升华,近年来在各医学领域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应用日益广泛,但目前外相关的教材甚少,为满足外医务人员的急切需求,编者组织全国高等中医院校的医学专家、教授编写了这套微创医学系列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及时反映了当代微创手术进展的新技术,充分体现了该学科的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 本系书为《耳针学》分册,它是全国微创专家、教授集体学术的结晶。
全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针灸美容基础,从中医学角度出发,论述针灸美容方法,并阐述其机理。中篇为针灸美容方法,由于针灸美容具有保健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故在介绍此篇时二者兼顾,主要讲述其方法、操作和治疗时须注意的事项,在针灸美容常用腧穴一章中,也主要介绍其定位取法、功效及针灸操作,尽量做到文图并茂,内容详尽,使学者易于掌握。下篇则主要介绍影响美容的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结合腧穴、经络的功能和特点,进行配穴处方、选择方法,做到有方有法、灵活多样,并尽可能的多介绍些临床经验、疗效和验案,以供读者参考。
一本可以倒着读的书——《图解针灸穴位速查手册》 本书针对针灸的爱好者、初学者以及对穴位有所了解但又不那么熟悉的人。 关于穴位治病、取穴定位的图书非常多,大多是以十四经脉为纲,即必须逐条经脉经认识穴位。可是对养生保健感兴趣的读者,也许知道补益大穴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穴、关元是任脉穴,要想找到同样常用的合谷、列缺,就如同大海捞针了。而本书,兼顾读者多方面需求:知道穴位的大概位置(头面部、上肢、下肢、胸腹、肩背……),可以通过“穴位分部导航”去看部分“穴位图”;想全面地了解穴位,可以翻阅第二部分“穴位定位”;如果比较生疏,只听说一个穴名,则第三部分“穴位索引”(汉语拼音)就成为快速有效的工具,通过索引标示的穴位图页码和定位页码查找相关图片和文字描述,能够真正做到以最快的速度查穴定位。
1971年夏,《纽约时报》记者赖斯顿访问了北京,不幸错过了本世纪最大的新闻还患上了急性阑尾炎。但他因祸得福,于北京“反帝医院”接受了手术和针灸治疗并获许采访中国总理周恩来。住院期间闲着没事,他在病榻上写了篇短文,在《纽约时报》头版刊登,一不小心引起了美国针灸热。同一天,美国阿波罗15号升空。在此先后还有两个美国科学家和4位医生访华并亲眼目睹了中国针刺麻醉手术的神奇。美国名人访华的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引发了民众对针灸的极大兴趣。 1972年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团抵京,在诸多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中,客人指名要看针刺麻醉。美国代表团目睹了中国医生在无影灯下为病人开胸切肺却根本不用麻药,而这一切都被记者们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转播,将美国和西方针灸热推向高潮。 1973年秋,拉斯维加斯的一位半退休律师偶然发现针灸
本书为五行针灸当代传承人诺娜老师八十岁所著“五行师承全记录”,也是诺娜老师对自己迄今为止的五行针灸师生涯所做的评估。 本书回顾和记录了诺娜老师对五行学说与五行针灸已逾35年的学习、临床、教学之心路历程与点滴感悟。五行针灸的精神与诺娜契合。诺娜透过五行之窗,用充满真诚、喜悦、激情、谦卑和幽默诙谐的笔触记录着她的针灸生涯。这是一本用才智、爱心和灵魂编写的书,书中不仅展现了她的高超技艺,更为读者提供了一条通向那里的道路。
编者博览、参考古今医药文献,结合自己20余年采用化脓灸疗法,为十余万人次施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屡见奇效的实践经验,并为传承和交流化脓灸疗法的独特技术,详细介绍了这一疗法的基本理论、操作技术要领及典型医案。包括化脓灸疗法的历史渊源、疫苗免疫理论与扶阳效应机制、祛病效果,以及施灸材料、艾炷制作、灸前准备、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详细列举了36份典型医案。本书指导性、实用性强,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针灸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和灸法爱好者阅读参考。
《针灸学歌诀》由胡波、王睿林主编,系统整理了十四经经穴定位歌诀,并详细介绍了十四经循行线路与经穴及常用经外奇穴,包括取穴法、定位、刺灸法、功用等内容,每一穴位都绘制了定位示意图,并标示了重要的体表、解剖标志及骨度分寸,形象直观,便于掌握。并附经典针灸临证歌诀《标幽赋》、《百症歌》、《玉龙歌》等,以及临床常用经穴的主治病症和配伍应用。《针灸学歌诀》图文互参,取穴定位准确,歌诀朗朗上口,适用于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及初学者。
《针灸临床笔记》介绍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网球肘、膝关节痛等应用一针疗法和贯彻《灵枢》“用针稀疏”原则进行诊治的临床经验,案例详实,总结精当,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实用性、启发性。特别是书中有关各种常见颈肩腰腿痛一针疗法选穴小结部分,可启发临床思路,且极具实用价值。《针灸临床笔记》适合针灸医师、中医师、针灸专业研究人士及针灸爱好者参考阅读。
《医宗金鉴》是由清乾隆皇帝下旨组织编修的大型医学全书,为清代御医的教科书,全书共90卷。本套丛书将其中针对临床的各卷选出并加以整理,分为八个分册。本书精选针灸歌诀以及十二经经文加以论述,全书层次清晰,论述扼要,选方精当,后加注释,并辅之以图,便于记诵,切于临床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