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作为中医五大治疗体系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发挥着治病养生的重要作用。本书以传承发展导引为目标,以服务临床为宗旨,在旁征博引古今导引名著的基础上,凝练出与现代病症相对应的导引术,力争还原古人思想,并将导引动作规范化。 本书共十二章,对导引源流、导引理论、病症导引、经典导引等进行了详细介绍,也为社会常见的失能老人、青少年脊柱侧弯预防等问题提供了导引运动处方。旨在引导读者在全民健康、体医融合的大背景下树立起人人对身体负责的风气,以及健康靠自己启动的观念。同时也为导引爱好者挖掘整理了五套经典导引。本书是集治病、防病和养生于一体的中医导引实用手册。
簇的本意就是 一群 、 一组 , 簇药 是在中医对药(二味中药组合)、角药(三味中药组合)的概念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是对对药、角药及角药以上,如 药串 的药物组合的高度总结。从不同时代、不同代表性名家的有名方剂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方剂是相对固定的簇药对单元所组成,上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下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及现代名家名方,均有规律可循,这种规律其实就是簇药对的有机组合,一个方剂通常是由1个或1个以上的簇药对有机组成的。 本书的编排是以方剂学分类方法进行排列,共分21个章节,前20个章节按簇药对的功效进行分类,阐述了每组簇药对的 功效 主治病症 簇药配伍释义 及 参考剂量和注意点 ,*后1个章节列举了名医名家使用簇药的经验。全书结构完整、行文流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可作为临床中
《任应秋医学讲座文集》集合了任应秋一生中重要的系列讲座文稿,主要内容包括:学习中医典籍七讲、中医学基础六讲、针灸四讲、《内经》十讲、中医各家学说五讲(该五讲大部分是从未曾发表的讲稿中辑出的)等五部分内容。此讲座文稿或据任应秋生前的手稿整理、或据任应秋讲座录音整理,从学术演讲的角度,展示任应秋从事中医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学术思想和治学之经验。
作者以讲座的形式,从一气周流的角度,运用中医辨象的思维模式,紧密结合临床,通过具体的临床病例,形象生动地阐述了一气周流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病证及相应的治疗方案。《破解中病秘码:临证辨象》理论与临床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明快,讲解深入浅出,非常便于中医初学者入门学习,也可作为临床中医师的参考用书。
穴不妄设,名不徒取。针灸非一穴一术,而是自成体系的医道。本书从中医原创思维出发,着眼穴名,揭开腧穴之奥;立足中医经典视角观察,复古中医的本来面目,论述了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的循行,注重腧穴名称的释义,特别注重腧穴的气血运行状态以及穴性,使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与天地之气味相应。本书角度新颖,发人深省,相信你读来必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悟,可供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本书讲述了经络的概念、源流、组成、基本功能、临床应用和腧穴的分类、配伍与处方,并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循行及穴位主治,引经据典,并立针灸处方,使经典与临床相结合,是一部理论与临床并重的难得的著作,适于中医针灸临床工作者及爱好者参考使用。
《临床常见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反映了当代医学的新理论、新概念、新技术,同时又兼顾知识面的广度及临床实用性。 全书分8章共37节,涵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肾脏系统、内分泌系统、风湿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常见的37个症状及体征,对每个临床表现都简述了其分类,并较为详细地叙述了该临床表现产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及诊断的思维程序,每个症状体征均附有1~2个实际病例分析,有利于提高读者对该症状体征的综合分析能力。 《临床常见症状体征的鉴别诊断》是适合医学生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的教材,也是临床医师的一本综合参考书。同时,适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及专科医师培训时使用。
本书是作者多年临床治疗经验的总结。定向正骨疗法就是利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以及医者与患者之间的姿势力量配合,多方位、多层次定向冲击病灶,矫正脊柱关节的角度和曲度,以达到症状消失或减轻的目的。全书共分为4章,分别从定向正骨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诊疗、定向正骨治疗其他疾病及脊柱关节定向保健法等4个方面进行论述。定向正骨疗法对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等脊柱关节多发病安全、有效,疗效稳定。本书图文并茂、简明实用,适合有临床经验的中医推拿按摩从业人员阅读参考。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妇女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即经、带、胎、产、乳及一些杂病为其所特有,中医妇科学也就因其特殊性而自成体系,并以独特的治疗方法和的治疗效果而受到医家的重视,历来为每个中医生的必修学科。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系统地总结了由古至今中医妇科学的精华,代表了中医妇科学的学术水平,包含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概括了中医妇科学的常见病种和常规的治疗方法,是学习中医妇科学的范本。因此,掌握好本教材的知识是每个中医生的学习任务。 背诵歌诀是帮助学习的有效方法,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医歌诀丛书”很受读者喜爱。为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学歌诀》按《中医妇科学》的顺序,把病症各论部分的每一病症编成歌诀。歌诀一
医生除了看病还要做科研,这是行业的现实。医生晋升职称,必须发表多篇SCI论文。《医生与科研》围绕临床医生要不要做科研、如何开展科研工作、如何加强科研意识和素养、怎样撰写和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等问题,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解答众多临床医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
本书主要介绍医疗机器人的基础知识、研究挑战、关键成果、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包含辅助、康复和服务等机器人类别。每章都由该领域的专家撰写,涵盖解剖造型、肌肉骨骼、神经和认知系统,以及运动能力、自适应性、集成性和安全问题等。其中关于机械和控制方面的大规模尖端应用对于学术界和工业界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书适合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者、学生和技术人员巩固理论基础、了解业界前沿,也适合生物医学领域的读者了解相关工程实践。
本书由老中医主编,详细介绍了冠心病的基础知识和诊治调理经验。全书共12章,包括心脏的解剖、生理,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冠心病所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检查诊断和中医辨证治疗,冠心病的对药治疗、对穴治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冠心病并发症的中医治疗,以及名老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本书内容丰富实用,阐述深入浅出,是作者几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并融入了名医施今墨、祝谌予、李介鸣诊治冠心病的宝贵经验。适于内科医师,基层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师生和冠心病患者阅读参考。
本书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组织该院皮肤科多名专家以及临床~线医师编写,主要介绍了有中医治疗优势的常见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中西医诊断、辅助检查、鉴别诊断等,从辨证治疗、辨病治疗、调护、经验体会和西医治疗进展等方面详述疾病的综合防治知识。本书编写中特别注重西苑医院皮肤病专家的临证经验体会,并精选现代中医名家治疗经验、专药专方和代表性医案,以期对广大读者有所启示。本书是皮肤性病学及相关学科的临床医师、研究生、本科生的参考书。
阎钧天编著的《运气摄要(阎钧天医学六书)》是作者根据《黄帝内经》七大论有关时空气候变化规律的内容,择善摄要而编写而成。第七章是全书的核心内容,主要介绍运气学说在摄生延年、疾病预测、疾病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具体运用方法。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尤其切合临床使用,读者开卷,可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