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诊和按摩是中医诊疗的特色方法。本书作者以仲景《伤寒论》腹诊为纲,基于在北京按摩医院二十余年的按摩诊疗经验,详解百余种中医腹诊按摩体征以及对应的辨证施治手法。书中所载病例,广泛涉及现代人因工作生活压力、饮食作息不规律等导致的不适症状,一些病患检查各项指标正常,但就有各种难忍之痛,经腹诊和按摩后,得到缓解疗愈。作者生动详实记述腹诊思考和按摩治疗的过程,其深入独到的思考,细致的手感分析,对临床按摩医生多有启发;作者对按摩诊疗过程的描述清晰生动,读之如临其境,如亲身所感,既有助于同行学习,也有助于读者关注和辨别自己的身体状况,出现问题及时诊疗,恢复健康。本书作为一部既具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案例方法的腹诊按摩著作,无论是从业医师、病患,还是关注自身健康的读者,读之必能从中获益。
癌痛给病人带来的痛苦,有时甚至超过死亡的威胁。因此,治疗癌痛与控制肿瘤生长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更为重要!本书是作者长期从事癌痛治疗的真经,内容极其珍贵,其治疗理念皆源于经典。全书分为三篇:上篇是治疗癌痛的常用古方和验方;中篇是治疗癌痛心得;下篇介绍了癌痛专药、民间单方。作者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详细阐述了其 全程扶正,适当攻邪 的诊疗思路,尤其运用耆婆万病丸通治多种癌痛的方法。耆婆万病丸是佛家秘方,原载于《千金要方》,通治多种癌症疼痛,常被称作 甘露 。 癌痛十三方 为作者多年经验之结晶,涉及多种癌痛的治疗,此系首次全面披露。本书既有中医临证发微,又有方药新识,还有医家的不传之秘,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本书适合中医从业人员以及广大的癌症病人及其家属阅读。希望本书的出版,能给广大癌痛病人带来
本书系郭志挺和陈树人中医师联合编著。书中收集了郭志挺与陈树人两位执业中医师大量在基层诊治过的有效病例,内容承接金元四大家的治病法则,诊断上利用中医眼诊的标准性、大数据、图像化,采取有效线索对常见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病势、预后进行五个阶段的分析,治疗上综合应用五运六气学说,追求在效果上的 快、准、狠 。书中大量知识都是这两位在基层医疗摸爬滚打的青年中医师的实战经验总结。
本书介绍了浙江何氏妇科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名中医章勤诊治不孕不育的经验。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介绍了章勤行医小传、诊治不孕不育特色、诊治不孕症常用药对。下篇分为输卵管性不孕、子宫性不孕、排卵障碍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性不孕、男性不育、围辅助生殖的中医药调治,共七大类不孕不育相关病种,从每一疾病西医概述、章勤诊治思路与特色,到医案实录都有详尽的阐述。本书首次对章勤教授诊治不孕不育的经验做了系统总结和阐述,通过内容翔实、分析精辟的医案全面展示了章勤用药特色与心得体会。可供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药院校师生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中医妇科和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对《实用中医妇科学》进行修订。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版的内容,增补15年来中医妇科在诊治疾病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增加了一些新病种,使全书内容更加丰富,更具有系统性。修订的基本原则仍遵循版提出的全、精、新:其一是全,既有系统的中医妇科理论,又有临床实用的疾病诊疗方法;既注重传承,亦着眼于创新;既详细阐述常见病,也不遗漏少见病。其二是精,突出中医理法方药特色,指出诊疗要点,切合临床实用。其三是新,收集资料有新颖性,编写体例亦有新意。
本书集作者近五十载之临床用药精研心得,其中既有前贤之深刻认识,更有作者自己的独到观点和临床经验、体会和验方。此次再版,是在第2版原载277味药物基础上,增加了作者近几年来新的临床用药体会,并新增一些药物,从临床实用性出发,基本上对每味药治疗某疾病的特效性进行了阐发。本书语言通俗易懂,适合临床医生、中医院校学生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中医大家笃行敏思,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治方面各有所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治法方面,除传统 阴虚为本 观念指导下滋阴法的延续外,清热及通腑法逐渐受诸多医家重视,而活血法更是蔚然成风;在脏腑病位方面,大部分医家主要着眼于脾、肾两脏,且强调治脾者又明显多于调肾者,这或许与糖尿病的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关。仝小林院士率领其医学团队立于临床实用性,对这一时期各大医家的经验进行了深入总结,突出了病机治法、四诊要点、处方用药及其他特色诊疗的精髓,以帮助临床工作者切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难点,开拓临床诊治思路。为便于读者参考学记,以精简易诵的文字总结诸医家之经验于每篇篇首。本书适合一线临床医师、初涉中医者、广大的中医爱好者及糖尿病患者阅读参考。
本书首先以增强生命活力、完整有序的动静功法系列和系统的真气运行法理论,构建了真气运行学说的基本体系;其次穷究“三圣道”理论、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将真气运行学说根植于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化之中;*后,以数据翔实的临床总结、实验研究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上下呼应,前后印证。
这是一名基层老中医悬壶四十多年来的临床用方心得。本书涉及方剂一百一十多首,不仅有对特病专方的直白阐述,更有深入独到的开方用药思路讲解。这些方剂除个别涉及他人用方经验外,均经作者亲自临床验证,屡试屡效,且组方简单、药源广泛、价格低廉,几十年来一直是作者的看家宝贝。现和盘托出,为的是传承和发扬中医,启迪后学,造福杏林!本书语言通俗,所述方剂疗效确切,经验独到,实用价值非常高,是中医院校学生、基层中医药工作者和中医药爱好者难得的启蒙读物。
本书系统梳理了古今与近视治疗相关的理论学说与治则经验,归纳出近视防治的古今名方及外治方法。广泛搜罗历代名医名方和当代名家验方,井阐明各家近视相关理论学说,为近视中药内冶法提供了翔实的参考资料。同时,注重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及药物外治法在近视治疗中的作用,梳理总结出头针法、核桃灸法、熨目法、药物熏眼法等诸多卓有成效的近视外治方案,为近视中医外治打开了广阔的治疗思路。
本书记述了一位民间中医的成长之路,这也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个民间中医传统师带徒的缩影。一路走来,有最初跟师学医时耳濡目染、亲炙师承的铭心记忆,也有困惑时饱读经典、刻苦钻研的自悟新识,更有初时接触中药从常识药性,方知禀天地自然之气而生之草药也有灵性,到真正走上行医这条路,目睹师父几剂汤药治愈所谓西医疑难重病而更加坚定认识到中医之神奇;从接诊辨证时受师父影响不被西医病名困扰而善开小方,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药简效宏,到真切体悟到一些医学道理和生活现象是相通的,可谓生活处处是中医。这里没有高大上的学术探讨,只有接地气的朴实真知。
五运六气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蒙尘。改革开放以来,研究五运六气之人渐多,但鲜有成功运用于临床者。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作为这一研究领域的杰出代表,继承了该流派重视五运六气临床应用的特色,疗效凸显,屡起沉疴,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为临床一线医生开启了破冰思路。《中国中医药报》在2014年及时开设了《五运六气临床应用》专栏,报道临床运用五运六气理论取得的一些验案,推动了国内外掀起学习五运六气的热潮。应广大读者要求,现将该报的有关五运六气文章汇编成书。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中医从业者开启学习临床运用五运六气的大门,也能为热爱中医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个认识中医、认识五运六气的窗口!
本书详细介绍了铁杆中医彭坚的200余首经方、时方、单方、验方的临床运用心得,重点展示了其独到的用方思路、临床心悟,每一则医案都详细记录了用汤方治病的整个过程,既有常见病,也有许多中西医棘手的疑难杂症。以期帮助读者通过阅读本书提高中医临床思维水平,了解各种名方的组方原则,掌握汤方在临床实际运用、加减变化中的诀窍,在遇到类似病证时,从中找到正确的辨治思路和可供参考借鉴的有效方药。
本书着重介绍二十四节气导引法的文脉与法脉的传承、导引口诀图谱的释义,以及导引的功理功用、临床运用的导引祛病处方等。共分为九篇:释名篇、源流篇、传承篇、基础篇、特点篇、功用篇、法诀篇、图谱篇、祛病篇。
本书总结了宁波市名中医张小玲教授50余年来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的临证经验和学术观点。全书分为中医肿瘤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两部分,其中基础理论部分系统阐述了中医肿瘤的致病因素、病机特点、治则治法、中医治疗优势特色以及治未病思想等内容,重点介绍了张氏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所形成的辨证思维、临证方法和用药特点等;临床实践部分选取不同病种的典型病案,解析张小玲的临证思路,并对张氏在肿瘤康复养生方面的调养进行了系统讲解。 本书基于经典,源自临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作为中医尤其是中医肿瘤医务工作者临床工作的参考书。
.
本书汇集了李浩教授三十五年来在中医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中的宝贵经验。全书分为四个部分:谈法论案、经方论治、巧论药对、医话医论,系统展示了李浩教授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更年期综合征、失眠、抑郁焦虑等疑难杂症中的独到见解与精湛医术。书中不仅详细记录了疗效显著的临床案例,还深入剖析了经方的灵活运用、药对的巧妙组合以及中医经典理论的现代解读。李浩教授秉承 传承创新 的理念,结合现代医学的优势,提出了 开阖枢机 斡旋升降 形神同调 病证结合 等独特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