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2》 本书以中药教材为背景,以爷孙俩的行医故事为主线,展现每一味中药平凡而又神奇的一面,以及一个传统中医成长的过程。书里既有师徒传承的中医精神,也有爷孙俩深深的中医药情结。本书采用小说题材的创作形式,使读者能够带着浓厚的兴趣从头到尾一气读完。书里既有医案故事,读书析疑,又有养生保健、采药记趣等内容,既有老中医的哲理智慧,又有小徒弟的天真童趣,能够迅速引领大家了解中医,学习中医,感悟中医。本书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初学者阅读参考。 《小郎中学医记——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1》 本书以中药教材为背景,以爷孙俩的行医故事为主线,展现每一味中药平凡而又神奇的一面,以及一个传统中医成长的过程。书里既有师徒传承的中医精神,也有爷孙俩深深的中医药情结。本书采用小说题材
内容简介
中药资源,特别是重点中药资源,是事关满足当前或今后我国临床用药需求和安全,以及医药产业高质量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重点中药资源进行调查,取得科学、客观、较为准确的数据,形成我国重点中药资源分布区划的一个全面认识,对今后中医药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依据新版《中国药典》等文献中列明的中药品种,选取444种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从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中挖掘相关数据,并适当结合其他 文献资料,对重点中药资源在全国分布的整体情况,如重点或主要分布的省份、大致的分布概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每一品种除文字叙述外,还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分布概率图,可使读者较为直观地了解这些重点中药资源的公布区划概况。
本书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之一。全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论述了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及其科学研究。各论按药用部位分类,列举了330余种中药的古代炮制方法,现代炮制方法、饮片性状、炮制目的、临床应用、炮制研究资料,有关文献摘录等。该书力求全面、系统地总结历代炮制理论、炮制方法,临床应用、科研成果,充分反映了当前中药炮制的水平和发展前景。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具有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为中药炮制的教学、科研提供了一本可靠的参考资料。
重庆市直辖以来,一直沿用《四川省中药材标准》。为加强我市中药材质量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相关要求,参照《中国药典》《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及其他省(市)中药材标准,《重庆市中药材标准》(2023年版)(下称《标准》)编撰工作于2018年启动,历时5载,完成了编撰审订工作,予以发布实施。 本《标准》收载品种138种,各品种项下包含药材名称、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等项目。 本《标准》是我市中药材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的法定标准。
清王子接所著的《绛雪园古方选注》,又名《十三科选注》、《古方选注》,清·王子接著,刊于雍正十年(1732)。书中主述仲景方法、诸科方论及病源,对各方方义、药性、配伍等予以注释。主要内容有伤寒方、伤寒科、内科、女科、外科、幼科、痘疹科、眼科、咽喉科、折伤科、金簇科、祝由科(删)、符禁科(删)。后附《绛雪园得宜本草》,简称《得宜本草》,收录药物354种,仿《神农本草经》分为上中下三品,扼要叙述药物性味、归经、主治功用及相关药物配伍,通俗易懂,颇为实用。《绛雪园古方选注》以辽宁中医药馆藏介景楼藏板为底本,以四库全书本为主校本,并参考绿荫堂藏板、扫叶山房藏板、千顷堂本等版本精校而成,以飨读者。
是祖国医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疗效显著、应用广泛、副作用小而著称。由于品种繁多、配方各异、剂型复杂、疗效不同,若使用得当,可迅速奏效;反之,轻则浪费药品和贻误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遗产,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避免浪费药品,合理使用治疗疾病,特编写了《的合理使用》这本书,以便广大医药人员参考。该书版首次出版于1984年,共7次印刷。应读者要求,此次再版,系根据临床需要增加了成药品种,由版的490种增至约1030种。所选用的药品种类较齐全,且有较多的新药,切合临床实用。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章介绍了的发展史、命名和分类、配伍与禁忌、处方组成和变化、常用剂型、用法和用量及治疗法则;各论按内科、妇科、儿科、外科、骨伤科、皮肤科和五官科的常见病证分类介绍各成药
本书收载常用中药521种,分根及根茎、种子果实、草、叶、花、皮、藤木、树脂、动物、矿物、加工、其他共12类。每种药材按品名、概述、别名、产地、产季、产地加工、性状鉴别、品质优劣、成份、贮藏、附注等项叙述。其中重要药材还介绍了地区习用品种和主要伪品,并附有比较鉴定表。共附墨线图400余幅,照片百余张。所有药材品名、别名、学名、地区习惯用药及伪品等名称,均收于索引内附于书末。
皮肤病临床常见、多发,临床实践证明,皮肤病虽然暴发、猝死现象少见,但病程长、复发率高,这一临床特点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如何有效地防治皮肤病,已愈来愈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中医治疗皮肤病,疗效可靠、,尤其经千百年实践证明的中医土单验方,对于疑难皮肤病的治疗更是独领风骚。本书从古今文献中收集了2000余首效验良方,每方之下详列组成、用法、功效、主治、禁忌、方源,本着简、便、廉、验的原则,以实用为首务,内容涉及38种常见皮肤病的治疗。
篇,是通过作者长期的考证,并结合临床经验,对《伤寒杂病论》的渊源、撰成及学术特点进行的探讨和论证。本篇率先提出《伤寒杂病论》是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即以六经(即八纲)辨证、辨方证的理论体系。 第二、第三篇,是通过考证并结合临床体验,全面注解《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全文,使读者正确理解张仲景原义,从而明了经方治病要点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这样就能既简单又准确地使用经方于临床实践。 第四篇,为经方家胡希恕所集外经方家有关《伤寒论》对六经和方证的研究集粹,与前文对照研究,进一步启迪读者理解经方、应用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