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收录常用中药300余种,按功效分类,以药名(正名)、别名、基原、性味功效、用法用量、识别特征、采收加工、药材品质、验方精选的顺序加以描述,图文结合。文前拟增加《药用植物学》关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器官形态的图文描述,让读者对植物有初步的概念和理解,更能读懂后文“识别特征”的内容。图片拟在图中用数字标注出各部位植物器官位置,在“识别特征”对应文字用颜色突出,图下作图注,使图文相互呼应。
内容简介: 书中内容来源于现有临床证据和实践经验,其中也包括一些亟待解决的争议。内容涉及肺淋巴结区分的定义、淋巴结区分的定义、肺小细胞肺癌病例与靶区定义、小细胞肺癌病例与靶区定义、病例与靶区定义、胸腺肿瘤病例与靶区定义、胸部正常器官勾画和放疗剂量限制等内容。
内容提要 本书分上、下两篇,共十六章。上篇溯秦汉对阳虚学 说理论,以探其源,旁及隋唐宋代,金元明清不同时期对 阳虚学说的研究和经验,以竟其流。使读者对阳虚学说理 论在历史上有一个概括、完整的认识,这对继承阳虚学说 精华,借鉴前人经验,提高辨证论治水平将有所助益。下 篇以五脏为主体,按系统归类,重点讨论内、妇、儿科常见 阳虚病证的辨证论治。对每一种病证论点扼要,不拘体 例,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则方药等内容进行讨论,各 有不同内容,并前呼后应,蔚成一体,丰富翔实,俾学者既 有规律可循,又能知常达变,
《醉花窗医案》内容简介:忆道光辛丑壬寅间,先慈梁太宜人,以勤劳故,膺痰疾,发则头痛寒热,必大吐痰饮而后已。越年,发疟疾,继又染疫疾,卧床经年,药不离口,凡阅数十医而后痊。余时亲寝膳,见医立一方,必翻阅医书,较其药性,察其议论,其合古法者,十不四五。因私进一二方,间或中肯。然以攻举子业,不暇留心岐黄也。而里党传闻,时或有人延余诊治,义不获辞,遂有医人之目。每遇一病,不敢以私心揣度,不得不搜考医书,久而积累颇多。
本书共分为上下两篇,详细介绍了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进展期胃癌的超声检查方法与超声表现、分型判断、扩散与转移的判断、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与评价、鉴别诊断要点,以及进展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可切除性的判断、胃癌的解剖定位诊断和大体分期判断。除此之外,本书还为临床超声诊断工作者提供了不同类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胃癌的超声诊断报告模板,可为超声诊断的精细化、规范化提供良好的示范作用。
本手册分十章,介绍了包括内科急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内分泌及新陈代谢疾病、风湿及结缔组织疾病、神经系统等共120余种疾病。重点阐述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也介绍现代的诊断方法,及时反映了当代中医内科的学术水平,提供了较为实用的诊断、辨证和治疗方法。可供中医内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参考。
《痤疮中医诊疗经验集/常见病医方·医案·医论系列丛书》全书分基本知识、医方、医案、医论四部分。其中基本知识部分,是对痤疮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预防的系统概述;医方部分,则集内治、外治、针灸、推拿按摩、食疗药膳等法于一体,是临床医家治疗痤疮的经验汇总;医案部分,是众医家辨证、立法、处方的临床记录,选取了四十位医家治疗痤疮的典型验案,虽不能统览全貌,但可窥一斑;医论部分,选取二十七位医家对痤疮的独特论述,或详于论述脏腑病机,或着眼论述处方用药,有对先贤理论的继承发挥,也有现代研究的成果运用。全书有论、有方、有案,内容丰富,理论和实践结合。切于实用,可谓痤疮一本通,适合于基层医生和广大患者阅读参考。
《脊椎·脊髓MRI》是由日本顺天堂大学著名学专家前原忠行教授编著。原书主要涉及脊椎、脊髓等方面的疾病,内容广泛,共分为:正常脊椎、脊髓的MRI解剖、脊髓外伤、脊髓炎症、脊髓脱髓鞘、脊髓肿瘤、脊髓空洞症、脊髓先天性畸形、脊髓血管、脊髓代谢以及术后脊椎变化等部分。在每个章警卫员,还对各种脊髓疾病的概念、临床诊断标准以及疾病的分类做了简要地叙述,重点对各种疾病的脊髓CT、MRI影像进行了详细描述,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有助于理解和掌握以上各种疾病的诊断要点。 目前我国尚无一部完整、系统的脊髓MRI专著,该书的出版发行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同时也为我国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译者认为有必要将国外研究成果介绍给广大临床工作者。本书的出版发行,若对从事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放射科以及骨科临床工作的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