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图案蕴含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这和我们使用的“图案形象文字”密不可分。五千多年来,汉字作为当今还在广泛使用的“形象文字”,成为借天地万物等客观形象来表达内心、期盼和交流的一种方式,可谓一字一图。漫长的中国史,可谓一部汉字的美学表达史。本书在总结前人智慧的同时,围绕古代图案的采集和传统技法的创新两方面梳理了手绘稿。从恢弘到精微,从大道到日常,中国的图案美,不仅在指腕之间,更是一种“有呼吸,有律动”的生命体。 图案美的法则,本质上是所有产品设计的法则。无论是创意工作者、设计爱好者、图案创作者,还是相关专业的学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都可以从本书中感受到中国图案纹样装饰的美学逻辑。
植物学野外实习是植物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野外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育团队精神、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加强学生野外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生物科学、园林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在较短的实习时间内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及大自然丰富的植物材料,使学生的植物学野外工作能力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编著者根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适应将来植物学野外工作的需要,特编写本实习指导。本书主要介绍植物学野外实习组织、标本采集和制作、植物鉴定、群落调查方法以及粤东地区 600 种常见维管植物等。
本书着眼于常温电催化与太阳能光热催化转化CO2为清洁能源材料的负碳技术,从反应机理、催化材料、反应装置、运行模式等多个角度,概述这两种资源化利用CO2的化学方法的技术特点与研究水平。在总结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归纳现阶段从催化剂与反应装置角度提高CO2转化效率的一般规律方法。 本书既注重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又聚焦于研究领域前沿。本书适合从事CO2还原相关领域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研究生和科技工作者参考,有助于该研究领域内学者开展基础理论的深入探索与工业级应用的实践,以应对在推进CO2能源与资源化技术应用中将要面临的挑战。
《公共安全管理研究》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下,力求科学界定公共安全管理的内涵、外延,全面梳理外公共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分析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公共安全形势的新特点、新趋势,着重对城镇化、老龄化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以及保险在公共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等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安全科技问题、公共安全体系的顶层设计、创新公共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等方面,为构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公共安全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对智能传感器系统及相应智能化技术进行了更新、更全面的阐述:重新论述了泛在物联网建设大环境下智能传感器系统的定位及其具备的功能;概述了智能传感器系统中硬件的两种集成形式及其基本智能化功能软件模块的实现技术;介绍了多种经典和新兴的信息处理技术作为智能化技术工具的原理与方法,以及泛在物联网建设大环境下智能传感器系统的通信方式;增加了深度学习与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在智能传感系统中的应用。
空间辐射诱导缺陷是导致电子元器件性能退化的重要原因,然而辐射诱导缺陷的形成、演化和性质与半导体材料本身物理属性、器件类型及结构密切相关。全书共分为4章,系统阐述了辐射诱导半导体缺陷的相关理论、数值模拟方法、表征技术及应用。 本书可供从事航天技术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相关应用领域的科技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材料物理和集成电路学科的研究生教材。
本书是应当前肿瘤精准放疗中设备论证、采购及使用的临床实践、科研、教学的实际需求而编写。本书分为七章,分别介绍了肿瘤精准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概要、放射治疗流程、模拟定位设备、呼吸门控设备、常见放射治疗技术、常规放射治疗系统(包括60Co治疗机及普通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直线加速器、螺旋体层放射治疗系统、射波刀放射治疗系统、MR引导直线加速器及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系统等)和放射治疗质控设备。
本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复杂有机化合物结构的解析。内容上分为基础知识和实例解析两部分。首先介绍有机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基本步骤程序,然后介绍化学反应和现代仪器设备在天然化合物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颜色反应、形态、紫外-可见吸收、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技术等。实例解析部分根据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进行分类,如木脂素、萜类、生物碱、酮类、混源萜类化合物等,每个结构类型选取3-9个代表性实例,逐一剖析其结构解析及确定的过程,并辅以波谱图更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