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草文献考证,首次提出石斛、黄草、枫斗等名称的历来;全面介绍了石斛的传统产地、入药品种、采收、加工、炮制、服用方法及临床应用;介绍了石斛濒危的现状、原因、对策及我国石斛属植物的分布情况;全面综述了石斛生药学、种植、化学和药理方面的现代研究;展示了作者对于石斛种植、铁皮石斛变异体、化学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主编是从事石斛种植20余年及承担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石斛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该书是迄今关于石斛内容详实的专著,对于临床、教学、科研的专业人员和养生保健的民众,都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收载了目前为止我国发现的91种原生种石斛及变种(现有资料均认为我国只有76种),同时收集了近年引进作为观赏的200多个新种(包括变种、白化种和杂交种),使石斛的品种达到了400种,又是迄今收录石斛品
虽然《民间中医董草原:开辟癌症研究与治疗新思路》是一本编著,但它是用心、用血、用泪写成的。这本书告诉你的是,透过“巫医”“神医”媒体沸沸扬扬论争现象的背后,一个正颠覆世界医学界的“董氏中医药学说”是怎样“抓住了医学的灵魂”?你也可以从专家、患者和社会大众多侧面的反应中感悟到董草原理论的价值。 你可以对董草原深山治癌的传奇故事感兴趣或不感兴趣,但每一个想成功的人不能不从董草原的人生经历中体会到绝处逢生对成功的意义。
我编著的《中药材产销》一书终于出版了,我很欣慰,感谢各位热心鼓励我写作的人们。这中药材产销的出版,过程漫长,其苦难言。我不是说写作方面的苦,而是想出书遭遇到的艰难辛苦。此书,照我计划,应在1998年上海出版,因为出版费用无法解决,“钱”没办法,被迫拖延。当时,我曾向有关方面写过申请,请求公费资助。结果有权出钱的提出条件,出书要成立一个编委会,名要以编委顺序冠名,并要签订协议,原著者不享有“”。天哪!我个人业余写作的书,“钱”可以把你一生心血、精神付出收光,还要剥夺你合法的权利,太残酷了。我想不通,无法接受。朋友劝我,现在出书,社会上都行这一套,忍着点吧。我只好噎下这口气,暂时不出。
《抗衰老药物药理学概论》从人类衰老的机制入手,对抗衰老化学药物、天然药物以及中药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并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以及整体水平详细阐述了抗衰老药物药理学实验的新方法,对延缓衰老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抗衰老实验技能的提高,思路的开拓起到指导性作用,其可操作性、真实性及科学性都被相应的实验所验证。《抗衰老药物药理学概论》适用于医学和药学类院校本科、研究生理论和实验教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籍。
六味地黄丸是著名的经典方剂之一,临床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本书汇集了六味地黄丸证治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的外研究资料,尤其突出其临床应用,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按病证分类介绍,并综合了外探索六味地黄丸作用机理等实验研究的新发现,内容丰富、翔实,较为充分地反映了当代研究的新成果,是从事中医药学习与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文献,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其他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参考。
《热分析应用手册-药物和食品》,本书简要介绍了DSC(差热扫描量热法)、TGA(热重分析法)、TMA(热机械分析)和DMA(动态热机械分析)的热分析的主要技术;通过许多实例,多方面深入介绍和讨论了热分析在药物和食品方面的应用。
《药性歌括四百味》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此书以四言韵语文体,介绍了400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内容简要,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记诵。但由于四言韵语之限,文词偏于简约,读之难以深悟。为便于读者学习,我社于60年代出版了《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一书。该书刊行后,深受读者欢迎,已先后修订4版,印行25次,印数近400万册,经久不衰。为了更加适应现代读者需求,原编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对该书进行了第五版修订。本次修订忠实保存原著歌雇在白话解方面更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进一步丰富了药性功效的论述;新增补了常用配伍方法和方、现代药理研究等内容;有的还加了按语,以阐述未尽之理;并对前版中的错误予以纠正,删去前版补入的“中草药”。使本书不仅保留了易记易诵的特点,而且读者一书在手,即可对400味常用中
中医药学科史是对中医药学科孕育、创立及发展全过程的概括。全书共分为上、中、下三篇。篇为“古代中医药学科的形成”,研究时段为上古至1840年,正文共五章,附论一章。第二篇“近代中医药学科的构建”,研究时段为1840年至1949年,共五章,首先探讨了中医药学科构建的社会文化背景、接着着重论述了中医药教育、学术组织、期刊、医疗机构、各分支学科发展概况,描述了影响中医药学科转型的重要事件及相关重要人物的描述。第三篇“当代中医药学科的发展”,研究时段为1949年至今,共七章,从知识体系的科学化、学科架构的系统化、学科理论的独立、科研能力的提升、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国际交流的扩大等方面论述了当代中医药学科的蓬勃发展,探讨了支撑学科发展的学术团体、医疗、科研机构及媒体与出版机构,并回顾了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
小柴胡汤是最的经方之一,临床应用范围极其广泛。《难病奇方小柴胡汤》汇集了小柴胡汤证治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的国内外研究资料,尤其突出其临床应用,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临床各科,按病证分类介绍,并综合了国内外探索小柴胡汤作用机理等实验研究的成果,是从事中医药学习与研究者不可多的参考文献,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医疗、教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其他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参考。
《采摘健康护佑百姓得安康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纪实》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自2011年开展以来的工作纪实,分为多方呼吁,时代之需、四项任务,科学规划、创造条件,全面推进、分期分批,逐省展开、坚持创新,成果丰硕、社会关注,反响良好六部分,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全方位地展示了新一轮中药资源普查的工作进展和成果,意在总结四年多来的工作成果,既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献礼,也作为即将正式启动的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献礼。
本书在查阅古今大量医学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古今名医临床应用药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经验,对糖尿病相关药对的来源、配伍方法、用法用量及其临床应用经验进行了系统介绍,并附有古今医家应用相关药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验案。其中,许多药对为古代名医习用,卓有实效,更不乏近现代名医基于当今临床实际,结合现代中西医研究成果而创建的新药对,特色突出。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对研究糖尿病相关药对,开阔临床思路,特别是对指导医者临床应用药对配伍理论和方法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可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医疗工作者临床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学生、研究生课外读物和重要参考书。
作者以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有关加强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的规定为指针,结合作者临床诊疗和医院感染控制等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方法。本书包括药物发展简史、作用机制与不良反应,药动学、药效学与药物合理应用,常用药物基本知识及其相互作用,药物体外敏感试验,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及其检测与治疗,常见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常见病原菌基本知识与标本采集,以及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方法、基本原则、监测管理等。本书内容丰富,阐述简明,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医药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医疗行政管理人员和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本书试图通过广泛汇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的文献资料,对中药学进行初步的综合整理,为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和中西医药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和新药学,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参考资料,成为一部切合实用的中药专业工具书。中草药历代文献和各地报道浩如烟海,由于品种复杂,历来存在名实混乱等情况,文献资料中有时众说纷纭,甚至互相矛盾。这些问题有待于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方法,结合生产实践、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本书分上、下两册,共收载中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以及传统作为单位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如升药、神)等172味。
本书汇集了我国目前治疗各种肾脏疾病的中医临床效方、验方、单方、偏方1850余首,每方包括药物组成、剂量、服法、疗程、适用范围、疗效等。
《名老中医张显臣60年中药应用经验》临床应用很突出,附方一栏的多数方子是作者多年来的临床用药心得,且所选药物都是简便廉验而又易得之品。 《名老中医张显臣60年中药应用经验》重每味药所讲的内容,既简明扼要,又好懂易记,在临床应用时是一本很好的本草提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