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药系主任国家精品课程中药学负责人钟赣生教授主编,包括总论和各论,共28章。内容主要根据中药学教学大纲要求,对有关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形象直观的图表进行解析。总论1-7章,分别为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炮制,中药的性能,中药的配伍,中药的用药禁忌,中药的剂量与方法。各论8-28章,分类 以图表形式介绍了不同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用量用法、使用注意,章末则为各类中药功用归纳小结、功效及主治病证背记表。 本书主要供中医院校学生、教师参考使用。
对药又称药对,系用相互依赖、相互制药,以增强疗效的两味药组方治病。本书由老中医施金墨的亲传弟子吕景山编写,较详细地介绍了施今墨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对药的组成、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组方简便,疗效确切,按其功效分类编排,是学习、应用中药和方剂颇有价值的参考书,适于各级临床医师、基层卫生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参阅。tttt
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健康的孜孜追求亘古不变。能够真正获得健康始终是每个人最由衷的愿望。如今,随着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人们不仅希望自己能有好身体,也更加关注好的心态;不仅努力进行着健康实践,也在不断修正健康理念。总而言之,人们迫切需要一个能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健康信息的途径。 传统出版业在完成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革命,迎来了数字化的浪潮,这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深刻的变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健康科普类图书最多,并引领健康科普图书数字出版之先,在国庆60周年之际,为大众奉献了一套(42种)精、美、全的数字图书。每种数字图书分别囊括了该社精选的10本左右纸质书(这些书里有不少是当下的书),将大约200万字融于一盘,并提供四大数据库供读者深
《毒性中药的配伍与应用》内容包括:解表毒性中药、清热毒性中药、泻下毒性中药、安神毒性中药、收涩毒性中药、抗癌毒性中药、外用毒性中药等共17章。
本书运用传统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知识,对中医经典方剂及近代行之有效的一些经验方进行了分析和反复论证,简要介绍了其现代临床运用进展,并渗入了作者临床运用经验。这些对于进一步熟悉、掌握方剂的组方原则和临床运用,对探索方剂的药理基础和新的运用范围,有不少的启发和帮助。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中、西医药院校师生参考。
方剂学乃中医学之重要组成部分,为学习中医者之必修课。自《内经》以来,效验方剂,世代相传,新方验方不断研创,呈现一派勃勃生机之景象。 欲贺驭方剂游刃于临床,必先谙熟成方,方可随证应变。然方剂非一,强记诚难,所以医学每将方剂编写成歌诀,以便记诵。然歌诀有优劣,其优者词达意周,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其劣者,词芜意缺,难诵易忘。编者有感于斯,乃搜罗多种方剂版本,认真比较取舍,凡原著之优良歌诀,则直录之,未尽善者,则修酌之,无歌诀者,则试为之,编辑成册,书名为《方剂歌诀新编》。是书每歌除概括药物外,更力求阐明主治及其功效,以利理解。方名显于首句,韵律务符平仄,以便诵记。
《“玉楸药解”释义》的遴选宗旨是以临床实用为落脚点,包括反映不问学术见解和临床经验的医药学著作,选择临床医药学家原创性的小部头著作,避免选择资料汇编性的大部头著作,选择内容通俗可读性强的著作,汇集了明清方药名著六种作为《鹏清医药精华读本丛书》。
为了使这些散落在民间的药方得以流传和发展,他们精选出一部分临床疗效好,治疗方法简便的药方,汇编成册,奉献给读者。期望这些千百年流传的古方偏方走入每个家庭,让华夏中医这一民间奇葩,为广大人民展现出他的独特风采,为人们的健康作出贡献。
《中医临证与方药应用心得》紧密结合临床验案,重点介绍了单氏娴熟的辨证思路和尤为擅长的脾胃病治疗经验,亦阐发了一些内科杂病及妇科、老年科疾病的证治心得,系统总结了其在方剂和中药运用方面的独到经验。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临床指导性强,足资年轻中医师和中医同道参考。
本书为我国本中医院药事管理学专著。内容紧扣中医药特色,简要地论述了中医院药事管理的历史沿革、科学定位、基本任务、组织机构、管理模式、队伍建设以及现代中医院药事管理的特点。重点突出药品质量管理(包括中、西药及其特殊药品),药房药库管理,炮制加工管理,医院制剂管理等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现代管理要点。并对药物经济学、现代医药物流业和中医院临床药学、药学科研、药物临床试验,以及中医院药事的计算机管理、药学信息与咨询服务等现代药学新进展也做了必要的介绍。书后附录了系统选载的常用的与医院药事管理密切相关的23个药事法规和已公布的非处方药药品目录,方便快速查阅。因此,本书内容全面系统,新颖实用,既精选了有效实用的传统经验,又反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技术。不仅可供广大中医院药学人员、药事管理
《中国肝胆病秘方全书》系统地汇集了我国目前治疗各种肾脏疾病的中医临床效方、验方、单方、偏方。共计18 50余首。均为有效方剂。每方包括药物组成、剂量、服法、疗程、适用范围、疗效等。充分反映了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病的进展和成果。可供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医师、药剂师参考和借鉴,也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医院药学管理规范》为医院药学管理规范专著。内容包括十二部分,涉及医院药库、药品调剂室、临床药学部、制剂室、药品检验室、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药物临床实验室等药剂科(药学部)各部门的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规程及操作规范等;此外,还介绍了药品试剂、科室、药事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内容丰富、翔实,条理清晰,将相关法律、法规与规定贯彻落实到医院药学专业的各个工作层面,是提高医院药学服务质量与用药安全性、规范医疗用药行为的重要保障。《医院药学管理规范》的可操作性强,是二级以上医院药剂科(药学部)管理不可缺少的参考书。
《中国肝胆病秘方全书》系统地汇集了我国目前治疗各种肾脏疾病的中医临床效方、验方、单方、偏方。共计18 50余首。均为有效方剂。每方包括药物组成、剂量、服法、疗程、适用范围、疗效等。充分反映了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肾病的进展和成果。可供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医师、药剂师参考和借鉴,也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约80%的肿瘤患者,在肿瘤的不同阶段会伴有癌痛,疼痛是肿瘤患者常需面对的最痛苦的问题。如何配合医生,根据病情,科学选用止痛药物和采用必要的止痛手段,是很多肿瘤患者迫切需求的知识。本书主要讲解了肿瘤疼痛的发生发展,各种常用镇痛药物镇痛原理,方法和适用病情,如何自我评价疼痛的级别和疗效,如何走出“癌症当然痛,治疗还要痛”、“吗啡是毒品,千万不要吃”等观念上的误区,科学应用癌痛的治疗药物和方法,真正实现“让癌痛患者不再痛”。
临床医药科学发展具有三个公认的特点:循证医学、个体化和规范化。规范化疼痛处理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积累了较好的共识。疾病引起的疼痛,例如神经疼痛、偏头痛、骨关节疼痛、癌痛等都是大家研讨的课题。为贯彻WHO推出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落实国务院、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一系列政策,为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护师解除疼痛的专业技术水平,达到学习、培训、应用的目的,为充分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及经验,系统介绍的理论知识和发展现状,在人卫社的大力支持下,受读者的厚爱,特出版第2版。《麻醉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手册(第2版)》重点介绍了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及给药途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在录中介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供参考。
《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系列丛书:疼痛专辑》在编排上独具特色,以杂志特有的栏目形式进行内容的编写,涉及的主要栏目有:名医谈病和选药指南、药物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用药、药物联用利弊、用药误区、医疗保健等,涵盖了合理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各方面,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实用性、趣味性。
本书内容涵盖了临床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及近几年研制生产的抗肿瘤新药,分为常用的化学治疗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7章)、影响体内平衡的药物、分子靶向治疗药、生物反应调节剂、防癌变及促分化药、核素治疗药、肿瘤治疗辅助用药、及常见肿瘤化疗方案,共15章,收载西药和共计1300多余种。本书参考了大量外文献,每一药品收载了通用名称及较常见的其他名称、结构式、作用机制、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制剂规格及贮藏等内容,书末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常见肿瘤的化疗方案,并附有药名中、英文索引。本书内容翔实,方便实用,为肿瘤临床医师、药学工作者、护理人员及医药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书。
《刘氏六世医方》内容有三:一曰《医验录》,记录本人临床使用祖传医方的体悟。从心悸、胸痹、中风、痹证、养生等二十几个方面,领悟、剖析先祖用药之精微,探索古方新用、临证发挥之奥秘。二曰《名方录》,整理刘氏家传珍贵名方百余。其中涉猎内、外、妇、五官等科诸多疑难杂症,稀世罕见。三曰《附方录》,将其先祖于康熙、乾隆、道光年间手传真迹名方数百,连同作者刘彦普先生纵横医海,搜取之八方方萃,一并录附。 《刘氏六世医方》简明精要,据证检方,即方用药,疗疴除疾,或便之极矣。
中国血液病秘方全书汇集了中西医治疗血液病的方剂方法之精华,共搜集了古今名家和民间秘方、秘法约16000余首。系统地介绍了治疗常见、多发及部分的疑难血液病的古今临床效方、验方、单方、偏方。既有药物的内服外用,又有非药物的针炙治疗,还有药膳食疗的方法。是一部较完善和实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病的临床用书。可供从事中西医血液专业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同仁参考和借鉴,亦可供广大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药剂学进展》以药物制剂和剂型为主线,采用目前给药系统的常规综合分类方式,将其划分为九章。在“章药物制剂与剂型的设计及研究”中,着重通过对制剂与剂型的一般设计原则、处方前研究方式和基本内容,以及目前我国新药研发的现状等内容的介绍,以期提高读者对制剂与剂型的全面认识,进一步夯实药剂学基础性知识;第二章~第九章主要介绍各类给药系统的基础性知识以及具有研发前景的新技术、新制剂和新剂型等发展性知识,以期拓展读者对药剂学发展领域的视野。《药剂学进展》适合具有药剂学基础知识的专业人士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医药院校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