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張愛玲,才堪稱曹雪芹的知己! 張愛玲:有人說過「三大恨事」是「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 第三件不記得了,也許因為我下意識的覺得應當是「三恨紅樓夢未完」。 張愛玲 百歲誕辰 紀念版 在浩瀚的文學長河裡,研究紅學的作品多如繁星,卻惟有張愛玲,才得以體現《紅樓夢》的冠前絕後。這部經典名作不僅澆灌了張愛玲的無數青春,更是「張派文學」的脈絡師承,也是她不懈追求的理想之鄉。於是她一擲十年,用獨有的感性、緻密的考據,歷歷細數《紅樓夢》中開枝散葉的豪門親族、錯綜複雜的人性糾葛,以及精巧繁複的細節書寫,引領我們深入體會曹雪芹的創作匠心。《紅樓夢魘》可說為張愛玲開啟了一場玄妙入神的文字體驗,也替文學史刻下兩代文豪千絲萬縷的跨時代對話。
内容简介 兩個上海女孩子,一樣的標緻可人,卻不一樣的人生際遇。可一樣的活得各自精采,卻有著不一樣的心路歷程
音韻就是分析漢字或漢語裡所含的「聲」「韻」「調」三種元素,而講明牠們的發音和類別,並推究牠們的相互關係和古今流變的。我們這裡要敘述中國音韻學的源流和牠怎樣的發展。
陳教授主編的這本論文集(尤其是其〈主題學研究與中國文學〉中英文版一文)深具開疆拓界的歷史意義。這十幾年來,直接或間接受其啟發或引導而撰寫成功的碩、博士論文,已愈來愈多。王立教授在其近著就指陳,這本編著的面世,「標志著這一研究方法正式開始從民俗故事研究領域向文學主題學研究領域過渡」。為了本書之再版,陳教授還特地再撰編入〈主題學研究的復興〉一文,對這個學域的最新拓展有簡扼而又深入的闡釋,相信對一般讀者(尤其是研究者)一定有相當大的助益。更期望中西比較式的主題學理論與研究能蓬勃發展起來。 陳鵬翔,筆名陳慧樺,廣東省普寧縣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文學碩士及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並兼英語中心主任等職;1997年轉至世新大學創立英語學系
海瑞是明朝一位正直不阿的清官,嫉惡如仇,執法嚴明,並銳意興利除弊,因此深為 百姓愛戴。本書便是以他的一生為經,以他揭露嚴嵩等奸黨惡行為緯,生動刻劃他清廉自 守、除暴安良的品格和言行,並深刻反映了當時政治、社會的腐敗黑暗面。情節極富戲劇 性,引人入勝,是我國有名的公案小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