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台賣韓劇的說話高手,分享成功祕訣! 日常溝通、商品銷售、簡報提案都適用, 再不熟都能成交! 你是否常覺得── ?不論怎麼說,對方都很難被說服? ?自覺口才不錯,但臨場似乎效果不佳? ?精心介紹後,卻常被問「所以重點在哪裡」? ?明明商品不錯,卻很難在同業中出線? ?不擅長陌生開發,不知該如何介紹? 對任職於韓國MBC電視台的宋曉智來說,她每天都需要與世界各國的買家溝通,如何讓自家戲劇脫穎而出,甚至成為韓流指標,都是她的工作範圍。 她發現,很多人常誤解談判的意義,認為一定要「占上風」,壓過對方的氣勢,才有勝算。事實上,雙方只要有人感覺「吃虧」,談判就容易破局,最好的結果是「雙贏」,彼此都覺得「滿意、沒虧損」,才能得到好結果。 ★從陌生開發、見面詳談
内容简介 第一本彻底介绍美术馆的数位行销策略专书 社群追踪人数和观展人数都高居日本美术馆之冠, 日本当代艺术重镇森美术馆如何运用数位工具吸引观者与传达理念? 好评推荐 何承育/勤美璞真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长 林平/台北市立美术馆馆长 骆丽真/台北当代艺术馆馆长 2018年在日本国内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参观总人次前两名都被森美术馆一举拿下,当代艺术一向给人较难亲近和理解的印象,为何以当代艺术为展览主角的森美术馆,能超越深受日本人喜爱的梵谷、葛饰北斋等经典人气画家之大型企画展的人次呢?秘诀就在数位行销的运用精准度。 在网路时代经营社群必然会面临「如何增加追踪人数」、「如何增加『赞』或『转推』」、「如何才能够让组织理解社群网路的重要性」等问题,但最终成效,仍是「是否能唤起用户愿意起身前
內容簡介 每個人都應該了解這段歷史,因為人類的愚昧會不斷重演。 ★美國《財星》雜誌、《紐約時報》、《聖路易郵報》、《大西洋月刊》一致盛讚! ★作者高伯瑞之子、知名的經濟學家詹姆士 高伯瑞(James K. Galbraith)專文推薦! 《1929年大崩盤》最早於1955年出版,此後在1961、1972、1979、1988、1997、2009年不斷改版,至今已六十餘年。除了作者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是二十世紀美國經濟學界的代表人物,以及主題本身的重要性之外,還有一個理由使得本書的銷量維持不墜:每一次它的再版,就代表又一個投機事件─又一個泡沫,或隨之而來的不景氣─重新喚起了大家對於1929年股市大崩盤歷史的關注,因為它曾經引發了一場空前慘烈的大衰退。 猖獗的投機。創紀錄的交易量。人們大肆購買資產,不是因為它們的價值,而是因為買方相信自己
產品服務能成交,是用買的,而不是用賣的! 沒有人喜歡在近逼侵入的壓力下做決定,傳統推銷說服術只會引人反感;尤其現今資訊透明開放,唱作俱佳的提案簡報再精采,也會被看穿破綻。 想要贏得關注、創造信任感,順利完成交易,你需要一套不同於傳統的「成交模式」。 本書作者歐倫.克拉夫從數十年來提案、做簡報的交易經驗學到一個教訓:那就是人們非常討厭被別人推銷東西,尤其厭惡別人告訴他們該怎麼想。你愈施壓,他們的反彈就愈大。相反地,人們喜歡靠自己想出很棒的點子,即使那是你引導他們產生的想法。讓別人在交易合約上簽字的方法,通常是讓對方覺得,他比你聰明。 因此,克拉夫拋棄了過去那套努力說服他人的腳本,而是向你展現一個新的做法:每個人都信任自己的想法,假如你不再把你的想法強加在買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