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 理解為什麼馬克思今天仍然是重要的靈感來源! 《資本論》之所以具有經典的地位,正因為不論從哪個時代、哪個學科的角度切入,都能在書中找到對話空間,讀出前人未讀出的新意。 任何一部經典,都要扎根進當代的現實土壤,經過此時此地的重新閱讀、批評、繼承、開展後,才算獲得了生命。在這個意義上,所有經典都是未完成的,一切經典都等待著讀者參與它的重生。 萬毓澤的《《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前半部介紹了《資本論》的創作史與版本問題、恩格斯的編輯工作、結構與邏輯、二戰後歐美的繼受狀況以及常見的誤讀。後半部則試圖從文學、政治、經濟、歷史、生態等多重視角閱讀《資本論》。透過作者細膩的梳理與論證,可幫助讀者建立一幅以《資本論》為
內容簡介 哲學經典唯壹法文直譯版 對卡繆而言,生在這荒謬世界的人,唯壹真正的角色是生存, 對生活、反抗與自由有所覺醒。――美國文學*擘William Faulkner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一句話改變後人對於存在的思考。 卡繆分析現代知性的趨向,以「荒謬」解讀人的存在與這個世界, 透過哲學論述、文學批評及藝術來詮釋荒謬的概念。 在他筆下,神話中悲慘命運的受難者,成了反抗命運及覺醒的人類精神的象徵。 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因得罪眾神,受懲罰必須將*石推到山丁頁,但到達山丁頁後*石又自動滾落山腳。 薛西弗斯得一再重複這個徒勞的過程。 這則神話在存在主義盛行的時代,由哲學家卡繆提出了新解,對五、六○年代的思潮影響甚鉅。 卡繆認
全德zu!受矚目的作家,無數讀者殷切期待的zu!新力作 越是重要的事情,你越不該視情況彈性決策 跳出能力圈尋找機會和成就,十之八九達不到預期效益 少做傻事比汲汲於做大事,更能讓你成功 我們總以為成功是一點一滴拚搏、累積來的, 錯!美好人生不是「贏來的」,而是「輸掉的」。 少犯錯,幸福的可能性就越高。 應付複雜的現實世界,需要裝有各種思考方法的工具箱, 避免各種徒勞無功的嘗試,耗費時間與精力, 並預料哪裡隱藏著危險與障礙,事先預防、繞道而行, 避開層出不窮的問題與意外在你的人生道路中設下的路障。 爬梳古希臘哲學理論與當代心理學研究, 杜伯里延續《思考的藝術》、《行為的藝術》詼諧有趣、輕鬆易懂的寫作風格與格式, 標舉出52個思考工具,幫助你聰明思考、理性作為,活出生活的藝術、建構美好的人生。 各界推薦:
為傳播西方思潮,嚴復首次將耶方斯的 Primer of Logic譯介至中國,並為留居津沽時邏輯入門的教授題材。此書概括傳統邏輯的所有問題,嚴復以「名學」二字譯稱西方邏輯(Logic)之學,開啟後來中國邏輯課程的授課之門。鑑於當時譯詞多與西文本義乖張,嚴復此書的譯述以半文言文,中間意恉,承用原書;引喻設譬,則多用己意,譬喻之例、書中譯詞皆富深厚的國學涵養,其對文句之講究、譯事之謹慎,不僅為後學效勉,此書的譯述更推動了當時對西方邏輯思想的認識。
內容簡介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本儒家經典,「朱注四書」是指南宋朱熹(1130-1200)的《四書章句集注》。「章句」是指為《大學》與《中庸》分章斷句,主要是朱氏個人的注解;「集注」是指為《論語》與《孟子》集合眾多學者的注解,所引學者以北宋與南宋為主,又以程頤(1033-1107)最受重視,故後世有「程朱學派」之稱。 「朱注四書」從元朝皇慶二年開列為科舉考試的教本。此後中國的讀書人從啟蒙開始,都必須先誦習這本書。從此朱熹的思想產生了無比的影響。《評朱注四書》作者傅佩榮教授認為,朱注四書表面上是朱熹在注解四書,其實,是朱熹用四書來注解自己的思想。? ?
本書為傅佩榮教授應邀推廣國學所撰寫的講稿,在有限的篇幅中精心構思,不僅展示了儒家的理論,更兼顧可讀性與普及性,並且彰顯了儒家的基本觀點,計有:《論語》十篇,《孟子》八篇,《易經》五篇,加上一篇《易經》的補充資料,使本書更為完整。 傅教授提到,之所以對孔子感到興趣,在於理解孔子的真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後,仔細體會孔子的言行,看看他如何修養,從而覺悟到真誠是需要修練的,孔子說自己「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不踰矩」三字,則需要一生的努力。 此外,傅教授致力研習《易經》二十年,對義理的掌握深刻而透澈,於象數之應用擁有豐富經驗。義理是儒家孔孟的思想重點:人性向善,真誠使人行善的力量由內而發,而〈繫辭傳〉作為《易經》哲理基礎,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後代研究《易經》的材料。
《論語》記錄了孔子一生的精闢言論及見解,發人深省,有恆久的價值。本書精選其中一百則,分為 "" 論仁 "" 、 "" 論禮 "" 、 "" 論孝悌 "" 、 "" 論政 "" 、 "" 論知行 "" 、 "" 論教與學 "" 、等十二個主題,把孔子對道德、教育、修身、齊家、治國的看法和他的崇高理想有系統地表現出來。
修辭學的研究在中國由來已久,成就亦很驕人。但中國的現代修辭學則是在二十世紀初以來中國學者打開窗戶看世界、自覺學習西方及近代日本修辭學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中,歷經幾多坎坷曲折︰有百家爭鳴、各派學說群雄並起的繁榮發展時期,亦有萬馬齊暗、秋風蕭瑟百花凋零的黯然頓寂時期;有全盤西化、削足適履的模仿類著作,亦有融會古今、貫穿中外的獨創性佳構。為此,本書以二十五萬言細說從頭,勾勒中國現代修辭學從草創到繁榮發展的近百年歷程,全景輪廓,歷歷在目;評各家著作之得失,論各派學說之是非,言之鑿鑿,結論中允。
~佛與佛教的世界,完全解析~ 認識佛像的辨別方法與佛祖們的根源 習得正確參拜法,令功德更圓滿! 日本的佛教信仰,宗派各異,遵循的經典也不同,但大體可視為大乘佛教的一支。 佛教*初起源自古印度,經歷多次內部分離後,約於西元一世紀的貴霜帝國時期,大乘佛教誕生了。「發願帶領眾生一同開悟」的大乘佛教,經由中亞、中國與朝鮮,傳入日本。 可以說,認識日本佛教,同時也能拓展我們對於佛教世界的認知邊界。 本書根據佛教位階,將眾佛分為四大類,依序為*高位的【如來】,佛的見習生【菩薩】,以忿怒相渡世的【明王】,以及擔當佛的保全的【天部】,*後納入同樣廣為信眾崇拜的開悟**者【羅漢與高僧】。分門別類,總計介紹超過70尊的佛祖,講述眾佛成為佛的緣起故事。 書中更搭配精美插圖,生動刻劃出更具人性的佛
《商君書》是匯集商鞅及其同派言論而成的一部重要典籍,先秦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書中含有商鞅個人及商鞅一派法家其他成員的思想觀點,主要記載了商鞅輔佐秦孝公進行革新變法、重農重戰、重刑厚賞、反斥儒家言論等具體措施與主張。秦國最後能併吞六國、一統天下,從書中即可一窺其歷史緣由與根據底蘊。本書借鑑明清兩代有關《商君書》的研究成果,並採納近人和海內外名流專著中的校勘意見,詳為導讀和注譯,書後還附錄<戰國兩漢文集中有關商鞅的記述>與<校勘>兩篇,幫助現代讀者通讀原典,掌握要義。
本書從明清之際的社會和學術狀況出發,對朱舜水的哲學思想進行了多層面、多角度的透視,展示了其哲學思想的內容實質和價值。全書九章的內容可分四部分來理解:(一)第一章是論述朱舜水的生平和經歷。(二)二至五章 是對朱舜水創建的舜水學的架構,作系統性的剖析。(三)六至八章是詳敘朱舜水對日本社會文明開化的貢獻。(四)第九章是對朱舜水的歷史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