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 一本*適合年輕學子與現代公民的生活教育讀本。 ◎ 目前市面上題目*多元、涵蓋令頁域*廣泛的倫理思辨入門書。 ◎ 本書討論沒有標準答案,只藉由漸進式的提問將現代人日常生活中隱含的倫理原則及現實衝突一一揭開,讓讀者進一步反思,在做各種決定時,內心秉持了哪些連自己都渾然不覺的衝突與價值判斷,又該如何進一步做出*好的選擇。 誰沒有雙重標準?你真的了解自己所做的每個選擇嗎? 我們所有看似瑣碎的決定, 加乘起來,就改變了整個世界。 │本書使用守則│ 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專文示範│ ★ 假設對美國人民進行民調,請大眾列出生活中*重要的價值,分別在911事件前一天跟911事件後一天
ISBN:9789570532739 叢書系列:THALES 規格:平裝/ 192頁 / 14.8 x 21 x 2.1 cm / 普通級/ 雙色印刷/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 科普叢書 本書分類:自然科普 物理/化學 概論 生活中處處可見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從手機GPS定位到早晚顛倒的出國時差 從時間到空間,整個宇宙都擺脫不了它! 就算不是理科生,也能賣弄一下相對論! 20張插圖讓你秒懂相對論! 自愛因斯坦打破「*对時間」定律那一刻起,整個二十世紀翻天覆地! 時間與空間不再分家,被愛因斯坦融合成「時空」, 拓展出一個萬物生活在更寬廣無垠的宇宙世界觀, 相對論之後更延伸出黑洞、蟲洞、第五次元等超越現代科學的想像。 法國宇宙學家圖解相對論的科學實驗,簡單又浪漫! 你以為你以為你自己的時間,就是真正
地球有史以來*ㄎㄧㄤ、*有事的科普書!(作者拍胸保證QQ) 科學這麼不正經......真的可以嗎?!(真的可以喔) 年近40的想婚女性在相親時遇上可口的小鮮肉,如何讓時間暫停在這一刻?! 善用「時間延緩」吧! 月球與地球、刀與叉、岩與石,還有我跟石原O美之間的吸引力是 「萬有引力」定律告訴你! 在101高樓上班的人會比在1樓的老得更快喔! 這是「重力與時間」的問題。 因為「自己跟大家不一樣」或「別人取笑自己很奇怪」而煩惱的人,請以自己的「怪」為傲 因為你們掌握了「演化」的關鍵! 這是老師不會教、課本不會寫,腦洞直通大氣層的理科讀本, 所有從前有看沒有懂、考完馬上忘的認真科學知識: 能量、相對論、萬有引力、量子、光 一次用宅氣滿滿的想像 ㄎㄧㄤ到丁頁點的解說完整呈現, 讓你重新看見
近6600萬年前以來77種滅絕動物秘密大公開 揭露滅絕動物很ㄎㄧㄤ的一面! 這些奇怪的動物滅絕了?真是太可惜啦! 古老的鯨魚竟然有四隻腳,還能在陸地上走? 傳說中的獨角獸其實是一種擁有超*大角的神祕犀牛? 非洲曾有藍色的鹿在草原上奔馳? *大的蛇類竟然有13公尺長、1公噸重? 可愛插畫 科學解說 搞笑吐槽 從66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到現今, 從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到兩生類, 沼笠航精心挑選77種獨特又有點悲慘的滅絕動物, 畫出牠們出人意料的奇怪樣貌和習性! 不同於一般的滅絕動物圖鑑,本書維持作者一貫風格告訴大家不知道的滅絕動物行為冷知識。從遠古到近代、從空中到深海;滅絕原因從演化、環境變遷到人類因素 。沼笠航繼《有怪癖的動物超棒的!圖鑑》、《表裡不一的動物超棒的!圖鑑》之後
土俵上的力士對決並不是相撲的全部! 從力士、行司、場地到觀賽指南 透過圖解輕鬆認識日本國技──「相撲」 相撲不只是日本傳統的體育運動。相撲擁有1300年以上的歷史,在《古事記》、《日本書紀》中可以找到相關記載。相撲*早作為祭神儀式,為祈求農作豐收而在神前舉行;戰國時代在織田信長的推動下,相撲逐漸成為一種鍛鍊武士的運動;進入江戶時代後出現職業相撲力士,成為庶民的娛樂活動之一,現今大相撲的比賽形式也大抵成於江戶時代。 日本國技「相撲」的背後擁有博大精深的傳統淵源,包含歷史、文化、祭神、競技比賽等面向。力士梳著如今在日本已經看不到的髮髻,站上使用過去傳承下來的道具與工法徒手製作的土俵,僅憑一副身軀進行戰鬥。本書從力士、行司(裁判)、呼出(司儀)、床山(整髮師)等構成
我們的文化原來藏在古人的詞語裡。 *素樸的問與答,解開這些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 看宮鬥、玩手遊,增進中文力,你一定要知道字句背後的精彩故事! 【考考你,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6?3為什麼行為不端的人被稱作「不三不四」? ?6?3常說要守「規矩」,到底什麼是「規矩」? ?6?3「五福臨門」是指哪「五福」? ?6?3男女間的嫉妒為什麼常被說成是在「吃醋」? ?6?3為什麼做事不認真叫作「馬虎」? ?6?3拔河是比賽雙方在拉扯繩索,但為什麼叫作「拔河」? ?6?3人們常說「對牛彈琴」,但彈琴的人到底是誰呢? ?6?3受了別人的欺騙為什麼叫作「上當」? ?6?3為什麼古代把國家稱為「社稷」? ?6?3貨幣單位的「元」是怎麼來的? ?6?3為什麼元月叫「正月」? 「不三不四」、「吃醋」、「馬虎」、「談天」
動物界模王寶座爭霸戰! 83位高手齊聚一堂 見證偽裝大師的求生奇招 挑戰觀察力、培養生物知識的小學堂 呃 真的有把動物拍進去嗎? 揉了揉眼,還是只看到一片花花草草,才見識到擬態的力量竟如此神奇! 本書收集了83種令人吃驚的擬態生物,依照模仿的對象分成葉子、樹幹、海洋、陸地、強大生物等章節,一一介紹牠們忍者般的功夫及古怪的習性! 珍貴的照片、可愛無比的插圖、再加上簡單易懂的敘述,*对值得收藏。 【什麼叫做擬態?】 存在於地球上的動物,大多都是以寶寶的姿態誕生於世,再一路成長、*終轉為大人。有的動物像人類一樣,雖然體型逐漸增長,但外形不會大幅改變;也有像蝴蝶一樣,從幼蟲歷經成蛹再羽化成蟲,身形會改變的動物。 不過,在這個世界上,也有與成長過程無關,為因應某些狀況而「偽
我們的文化原來藏在古人的詞語裡。 *素樸的問與答,解開這些知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 看宮鬥、玩手遊,增進中文力,你一定要知道字句背後的精彩故事! 【考考你,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嗎?】 ?6?4為什麼皇帝的女兒稱為「公主」?公主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 ?6?4「說曹操,曹操到」,難道曹操的輕功是天下*一? ?6?4為什麼做官的女婿被稱為「金龜婿」? ?6?4為什麼新婚臥室稱為「洞房」? ?6?4為什麼常常稱創始人為「鼻祖」?這跟鼻子有關係嗎? ?6?4古代的和尚為何在光頭上烙有戒疤 ?6?4我們常說的「染指」到底跟哪個指頭有關? ?6?4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的? ?6?4古詩詞中常常提到的解語花是什麼花? ?6?4我們為什麼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 這些你並不全然了解的中文字句背後,藏著許多
「藏在蘋果心的一粒種子,是一座看不見的果園。」──威爾斯諺語 這是一本手繪圖解的植物科普書; 也是一本如何與植物對話的學習書。 透過作者的敘述與畫筆, 將這些充滿想像的生態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呈現, 展現自然界中從微觀到*觀的生物多樣性和美感。 帶令頁讀者發現,植物也能過著繽紛刺激的一生。 生活在水泥叢林的你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越來越少, 丁頁多在自家陽台擺株盆栽、在電腦桌前放盆多肉植物; 再不然只有在超市或社區公園才看得到多色蔬果 而植物接納人類為伴, 允許我們觀看它們的私密生活, 適應我們擺放它們的環境。 你曾經仔細觀察過植物的生長週期嗎?說得出哪些植物的名字呢? 有些植物會爆裂籽胞,有些植物喜攀爬和纏繞, 有些植物會捲鬚盤結,有些植物會感應到
【繁中版僅見、*一一本給孩子們的深海生物大百科】 發光魷是為了要隱形才發光? 「管蟲」一生都不必吃東西也不會大便? 腔棘魚的外表居然三億五千萬年來都沒有改變? 為什麼會這樣? ◤深海,是遠比陸地更廣闊的世界!◥ 揹著氧氣瓶的潛水員*深潛水紀錄只有332.35公尺, 但海洋*底處足足有10911公尺; 就算把珠穆瑪朗峰倒過來, 都還碰不到馬里亞納海溝*深處! 佔地表面積70%的海洋既廣且深, 水下200公尺處已是黝暗無光、人類難以輕易窺探的深海世界, 在那之下,會不會還殘存著恐龍時代的生物呢? 一同來看看直到20世紀後才逐漸揭開神祕面紗的「地球內太空」, 以及生活在其中的奇妙生物習性吧! ★為什麼魚類要自體發光? 有些是為了獵食,例如自備發光
★2019全新上市,加贈全彩臺灣版別冊★ 法國 韓國 波蘭 德國 英國 旅外作家安頓之所,當書店不只是書店 社會令人失望、日子淡而無味,書店的存在帶給人什麼力量? 作家 學者 為你介紹各國書店 《書店不死》臺灣版別冊 重拾書店作為街角文化站的感染力 林佑軒 林蔚昀 陳思宏 何撒娜 盧省言 帶你遍覽德法英韓波蘭的夢幻書店 書店是一種「親手把書交給讀者」的行業, 也是把「書」裡的知識與情感傳承到下一個時代的力量。 探討「書」與「書店」的現在與未來, 含有深刻熱情與反思的報導文學之作。 在東京的商店街,一手創立只有五坪大書店「日暮文庫」的原田真弓;迎戰「電子書時代」,*力主張「紙本」優點的淳久堂的福嶋聰;在和歌山「人口只有百人的村落」經
世界是萬物的秀場, 這場生物演化博覽會, 將帶令頁你從大自然看熱鬧的旁觀者, 變成懂些門道的博物小咖, 看懂動植物原本的面貌、行為背後的原來如此, 刷新你看待世界的方式! 世界萬物無奇不有,生物的許多為什麼,很多表面的答案看似有理 可能是物理學的答案、是生物學的答案、是演化論的答案、或其他更多科學的答案 但事實可能和你我熟知的完全不同!想找到*精確的解答,必須踏入生物的世界裡一探究竟。 為什麼醜男沒有絕子絕孫? 為什麼鴨子認不出自己孵的是天鵝蛋? 為什麼猴子不應該吃香蕉? 為什麼鳥會懂得釣魚的技術? 為什麼有些動物會吃自己的便便? 為什麼墜樓的貓死亡率只有10%? 為什麼吸血蝙蝠會願意吐出血來餵同伴? 為什麼
★亞馬遜五星推薦★ 一項創新、引人入勝的研究, 以充滿幽默譏諷的*一人稱敘事, 從培養皿到整個地球,嘗試勾勒人類的未來樣貌。 2013年,一位荷蘭科學家發表了世上*一個實驗室出品漢堡。自此以後,用精心培養的組織製 作肉品的想法,就像野火一樣透過媒體擴散開來。同時,培養肉研究人員也開始與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競爭,努力想要製造出具有永續性的蛋白質。《肉食星球》探 討如何在實驗室裡生成肉類的議題,並由此出發,提問設想食品在人類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本書作者既非支持者亦非批評者,而是投入五年時間研究,揭露有關實驗室培養肉的爭論如何超越了食品令頁域,肉類問題不僅僅是生產問題,在本質上是社會與政治 的問題,要我們去審視何謂正義,以及在一個共同且有限世界裡的理想生活模式。閱讀本書可能徹底改變我們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