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上的事物,有些是在我們掌控之內,有些不然。」――將近兩千年前的古羅馬時代,奴隸出身的斯多噶派哲學家愛比克泰德開宗明義就這麼說。 只是,人的欲望無窮。 我們往往總想牢牢抓住那些實則無法掌握的事物――無論那是財富、名聲、美貌、健康、地位,或是愛情。於是我們有了不滿、煩惱、憤怒、哀傷;於是,我們有了痛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以及人人無可避免的生老病死之苦。 然而,愛比克泰德這位瘸腿的哲學家,從磨難的人生際遇中,看見了人如何讓心靈自由,不受遭遇束縛,讓心能在人生的驚濤駭浪中日日安適平靜的關鍵。透過這本流傳千年的奇特小書,他娓娓道來。 人內心的認知與信念,形成了眼中所見的世界。讓我們苦惱的究竟是問題本身,還是你我自以為真的想像? 愛比克泰德的思想,早已給了
思考的本質是什麼?如何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跟著大師學邏輯思考與反思,真正了解思考的特性,理解思考的過程,並運用科學訓練方法以強化思辨能力。 影響二十世紀前期美國與中國教育思維zui大的哲學家杜威,提出近百年仍適用於當代的「思考」五大邏輯步驟: 發現困難情境 找出問題所在 提出解決問題的假設 推論各假設的結果,探明哪種假設可以解決問題 驗證假設 以科學態度養成思考習慣,各種問題迎刃而解! 中國知名學者胡適,教育家蔣夢麟、陶行知、郭秉文、張伯苓,報業家史量才等人都曾是杜威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任教時的學生。胡適終生服膺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陶行知深受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觀點的影響。杜威認為教育必須以反省思考為目的。本書就是針對當時美國教
【夢的解析】 夢確實有意義,且並非如一些權威所說的那樣,是大腦部分活動的表現。當釋夢工作完成我們就會知道,夢是欲求的滿足。 佛洛伊德 《夢的解析》出版於1900年,涉及範圍極廣,除了精神病症的材料,還包含了對文學、藝術、神話、教育等方面有啟示價值的新觀點。佛洛伊德曾在第三版序言中提到:「此書包含了所有我最有價值的發現。這種洞察,有時候一生也只出現一次。」 佛洛伊德在《夢的解析》中分析了大量夢例,包括兒童夢、荒謬夢、焦慮夢,以及各種典型夢。他以其特有的精神分析法,主要是透過聯想的詮釋學方法,根據大量夢例的經驗事實,加上訓練有素的敏銳觀察力和嚴密的邏輯推理,利用在醫療病人過程中已發現的某些概念如潛抑、無意識、宣洩等,建立其具有動力學特色的夢的理論。佛洛伊德認為,一般醫生從生理觀點來
☆深入淺出,剖析自我與無意識的神祕領域 ☆榮格經典之作,亦是*入門原典 ☆德文版完整直譯,繁體中文界首次出版 一九〇二年,榮格在一位患有夢遊症的年輕女病患身上,發現了人類心靈中「無意識的自主性」存在的可能性,由此展開對這個課題的探索。一九一六年,他舉行了一場名為「無意識的結構」演講,並將講稿發表於期刊。但由於這個主題太過複雜,直到十二年後,榮格才正式將修改並擴充的論述成果出版成書。 在這本書裡,榮格探討了無意識對意識人格的反應及行為方式所造成的種種影響。和佛洛伊德的觀點不同,榮格認為,無意識是獨立自主的系統,而把無意識區分為個人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也是榮格心理學思想的本質之一。人類的集體無意識會顯現在一些古老而原始的意象和神話(即所謂的「原型」)裡,原型既是人類不斷重複出現之
內容簡介: ~比懶人包更實用!心理學專門使用手冊~ 想了解自己、想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又不知該從何學習 本書便是專為如此煩惱的你,量身打造的人生導航! 本書是「心理學使用說明書」,這個令人費解的書名究竟是什麼意思? 首先不妨試想一下,我們通常會在什麼時候需要說明書呢? .購入一台新的遊戲主機,為了確認相關操作,挑最關鍵的幾頁加減看一下 .想在電腦上安裝軟體,得照著手冊一一完成指令,以便成功啟動 . DIY 組裝家具時,若是沒跟著圖面做,萬一失手組錯部件,就得重頭再來過了 那麼,複雜度遠勝電腦的人類心靈,如果手邊缺乏一本操作手冊,我們又該如何在適應不良的第一時間發現早期症狀,運用奧妙的心靈機能排除問題呢? 本書正是一本教導各位如何「使用」心理學的說明書,也可以視為廣大心理學領域的
人在中年,靈魂深處開始不安地騷動 這時,天神赫密士現身,站在不遠處 他將引領你,踏上與無意識相遇的探索旅程 我正處我們親愛的人生道路之半, 我步入一片幽暗的森林尋找自我, 在那裡我完全迷失了正確的方向。~~ 但丁 <地獄曲> 某天醒來,中年危機突然逼近眼前。過去的自我轟然崩落,面對未來一片惶惑。往日的理想、祕密、失落在心中如火山爆發,噴落的岩漿以故事、祕密、幻想、夢境及回憶等形式,奔湧而出。該如何收拾整合滿地的自我碎片? 中年之旅:自性的轉機是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前主席莫瑞?史丹的暢銷作品,充滿睿智、詩意與詼諧。他靈活運用兩部希臘神話故事,特別是天神赫密士的原型,來闡述中年之旅的三個轉化階段:分離、過渡、再整合。 根據榮格的觀點,中年轉化是一趟追尋完整性的鍊金之旅。在自我意識與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