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為心理治療掀起的嶄新風潮方興未艾,敘事治療*重要的奠基者,麥克懷特,更是眾所仰望的焦點人物。他過世後,長年的工作夥伴雪莉懷特(Cheryl White)邀請世*各地的敘事治療師推薦心目中麥克懷特*具啟發性的文章,從中悉心挑選、編輯,集結成本書。 本書收錄的八篇論文與訪談稿,既全面又細膩地呈現了麥克懷特的思想精神與實務方法。全書從「解構與治療」談起,一路討論了他對心理健康、身分認同、悲傷輔導、兒童保護、倫理與靈性的顛覆性看法。懷特並透過一篇篇實務案例,示範治療師在敘事治療的典範下,如何在面對思覺失調、精神官能,以及遭逢家暴、創傷、失落的個案時,能有不同於主流心理治療的有效做法。 全書洋溢著懷特對人的好奇之心與悲憫之情,如他引詩人馬盧夫(David Maloud)所述:「要找到描述的字句,讓通常不會
下圖是本書的縮影,教育4.0就是新五倫.智慧創客學校。先要有4.0教師及4.0校長,才有可能經營4.0的教育,教出4.0學生。教師暨校長善盡4.0的角色責任(知能素養),就可以產出新覺識、新方法、新動能、新價值──教育4.0:新五倫.智慧創客學校。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心理學參考書」類別 第1名 日本亞馬遜網路書店評價4.3星 100位心理學家x 9大學派x 150個心理學概念 從榮格、佛洛伊德到阿德勒,從精神分析、依戀理論到旁觀者效應, 定義解釋X簡明圖解,輕鬆了解不可不知的心理學基本知識! 從知名心理學家榮格、佛洛伊德、阿德勒,到知名的心理學實驗或概念,如依戀理論、巴納姆效應、單純曝光效應等等。 本書蒐羅近250個精選心理學關鍵字,完整涵蓋適合心理學入門的各種面向;用淺顯易懂的圖像及文字詳盡說明,讓心理學變得更平易近人! 這是一本分類有系統而清楚,有條理地帶領讀者了解「心理學」相關概念的書。 利用圖像與文字深入淺出說明,讓對心理學毫無概念的人也能毫無窒礙地閱讀,輕鬆吸收知識。 後方並附有索引,方便讀者查閱,同時也可兼作心理學辭典使用,
為什麼我們總是害怕伴侶隨時會離去? 為什麼我們恐懼更深的親密關係? 為什麼在失去所愛之後,哀傷似乎永遠沒有辦法停止? △而這些問題,都可以從童年的依附關係找到解答。△ 人際關係心理學經典鉅著──依戀理論創始 影響整個世代親子關係、兩性關係的革命性研究 從童年依附關係,看見成年焦慮與哀傷原型 依戀理論創始者──約翰?鮑比的革命性經典著作《依戀理論三部曲》,探索幼兒與父母的依附關係,以及失去主要依附角色的嚴重性。 從「依附」、「分離焦慮」到「失落」,人生中的每一段人際關係都在這三個狀態間輪迴,而「父母」就是我們所認識的*一個人際關係。 然而,當我們沒有與父母建立健康的連結,我們將在往後的人際關係、兩性關係上跌跌撞撞──焦慮與憂慮伴隨著我們,阻擋在親密關係之
這段期間,我所接觸到的朋友 都讓我感受到一種共同點 這個共同點,也就是很深的失落、很重的創傷。 這本書《豐盛》是為了這樣的朋友而寫 倒不是為了在順境中還期待 更多財富、名氣、地位、享樂的人 你我即使落在這個充滿煩惱和痛苦的人間 一樣可以瞥見生命帶來的完美、寧靜和歡喜。 自在活出你,活出你本來的樣子。真實的你,是一點也追加不了,也減少不了。最後,一切是剛剛好。你,也是剛剛好。 ──楊定一博士 活在這個人間,我們很自然會想追求好的命、豐盛的生活、順利的人生。 本書從「豐盛」的主題切入,對照古今中外各種教人追求好命、過得順遂的方法,包括吸引力法則、成功法則、富足的科學、行善積德、禱告與各種修行改命的練習。楊定一博士透過「全部生命」的觀點彙總這些方法,並進一步擴大深化,讓我們透過各種練習重
故事,一直在造就你的生活 一九八○年代,兩位年輕家族治療師麥克懷特與大衛艾普斯頓,嘗試以嶄新思維和手法,克服傳統心理治療的僵化侷限。兩人決定合寫一本書,整理出這名為「敘事治療」的新療法的理論基礎與實作經驗,這便是於一九九○年問世的經典之作《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 他們從法國後結構主義哲學家米歇爾傅科的思想與人類學等理論中汲取養分,為家族治療甚至整個心理治療*開創了一條新路。 兩位作者相信,人的問題深具社會建構面向。必須把人的困境放在文化脈絡下思考,才能從結構性的捆縛中鬆綁。 書中提出的*一個治療新觀念是「問題的外化」。只要把人和問題分開,就能釐清:是人被問題牽著鼻子走,還是人有能力想辦法解決問題? *二個新觀念,是文字可以靈活運用在治療上。透過撰寫各種充滿創意
心理*星前所未有華麗陣容 一齊演奏欲望與衝突交織、火花與激情四射的火星組曲 火星的力量令人畏懼。在*星學中,掌管火星的是戰神,因此不論是個人的行動、欲求、力量,甚至國際間的恐怖行動或軍事衝突,都與火星息息相關。但少了火星,我們也難以捍衛信念,甚至會陷入消極的受害者心態並迷失自己。火星有光明面也有陰暗面,一邊是欲望、屠殺、謀殺、邪惡、壞心眼,另一邊則是勇敢的美善、卓越與正直。 本書的四位作者堪稱當今心理*星界的天后,她們從天文學、字源學、神話、史詩、符號等角度分析火星,也包含不可或缺的星盤解析、宮位與相位意涵等多元探討。強調火星破解情結、展現自我的強大動能,以及若未正確引導,可能產生的疾病與症狀。 火星表達自己的方式有二,一是衝突,二是欲望。少了火星,我們會變成非常無聊
思維場療法,喚醒你體內強大的自癒力! 只要當眾演說就害怕?曾有難以跨越的創傷經歷?經常莫名焦慮流淚? 你敢相信,自己有一天能不再受各種大小焦慮、恐懼與負面情緒所影響嗎? 來試試思維場療法 神經語言學,改善情緒、自我療癒,就從敲通身體經絡做起! 思維場療法(TFT)透過敲打穴位來治療身心症狀,例如焦慮、恐慌、童年創傷等,不需服藥,沒有副作用,人人都可以學,由美國心理醫師卡拉漢博士所創立,至今已超過30年,成功率高達98%。 本書作者珍妮-湯普森是思維場療法治療師,她解釋這療法蘊含多種概念,如人體運動學與經絡學;此外思維與情緒兩者會交互影響,壞的情緒導致思緒紊亂,這是諸多心理病症的根本原因。為了讓敲打發生療效,必須「進入思維場」,也就是回到造成思緒混亂的情境。 湯普森巧妙地將經
對榮格而言,他工作的主要興趣不在於治療精神官能症,而是走向神聖的事物,因為事實上,走向神聖事物才是真正的治療;當你得到神聖的經驗,就脫離了疾病的咒詛。 榮格的作品氣勢磅礡、縱橫古今、跨越四方,氣勢令人震撼,望而興嘆。馮.法蘭茲是榮格*重要的女弟子,就像榮格精神上的女兒,她的作品同樣博學深思,旁徵博引,卻無比輕柔,引人著迷,讓你自然走進深度心理學的複雜世界。 馮.法蘭茲是「蘇黎士榮格學院」創立者,一生講學不輟。《榮格心理治療》收錄她的十二篇精彩演講,從「自我實現」開始,談到「人格類型和劣勢功能」的意識與潛意識發展,以及「積極想像」這個重要工具。接著談到「心靈宗教面」的重要性,及其可能的負面影響。*後探討專業心理分析師所需具備的條件、團體治療的意含、榮格對藥物的觀點,並以「永恆
2018年,是中国臺灣歷史進程上很重要的一年。這年,65歲以上人口占全人口的比例突破14%,使臺灣正式由「高齡化社會」(aging society)邁入「高齡社會」(aged society),而且即將於2025年突破20%大關,使臺灣成為不折不扣的「超高齡社會」(hyper-aged society),面對來勢洶洶的高齡化浪潮,朝野及學界都必須審慎思考:準備好了嗎?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對「健康」(health)的定義為:「生理、心理以及社會參與的全面無礙」,因此,高齡照顧乃是一種整合性的工作。除了身體的照顧,心理的成長、社會參與及融入,甚至是自我肯定及自我實現,都是重要的議題。為了達成此一目標,臺灣早在2008年制定長照十年計劃時,便確定「機構照顧30%、社區(含居家)照顧70%」的原則,可見社區照顧的重要。 本書之架構,大致可以分為三大
「本書有效地涵蓋了家庭生活教育的重要議題和主題,且包含務實的、敏銳的智慧,讓讀者可以逐章或整本書一起運用。對於教育人員和實務工作者來說,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源。讀者可能會很欣賞婚姻教育、財務素養和工作─家庭平衡這些章節,同時,本書對現職及未來實務工作者也相當實用。」 ──Bryce Dickey,CFLE 西密西根大學家庭與消費者科學系業界專業教師 「這本書提供了家庭生活教育領域的大師最棒的想法。如果你對於隨手就能擁有智慧財富有興趣的話,你一定要擁有這本書。從扎實的理論到基本的實務技巧,這本書或許是唯一可以用在任何地方的最佳關鍵資源手冊。」 ──H. Wallace Goddard博士,CFLE 阿肯色大學合作推廣教授與家庭生活業界專家 「為因應由於『文化變遷』而不斷改變的全球人口結構,本書擴增了內容面向。書中
因應少子化的現象,小校小班逐年增加,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相關單位研發混齡教學在國內推動之可行性,本書即是將跨年級教學專案在103~105學年度的實施經驗,以第一部分「實踐之路」的八篇文章,提供各校和教師個人等不同面向的實施經驗分享;以第二部分「他山之石」的五篇文章,介紹日本、法國和加拿大等法語區、德國等地在小校跨年級教學之相關政策、法規、教學資源和實例。期待能提供小校教育創新之參考。
引爆韓國社會話題,「有病沒病都該讀」! ☆ 獨立媒體《時事IN》2021年度圖書,各大日報好評推薦 ☆ ☆ 阿拉丁書城2021年度圖書入圍 ☆ ☆ Yes24網路書店2021年度圖書讀者提名 ☆ 這是個人們不知道也覺得無所謂的世界, 這是個只有你與你的病攜手同行的世界, 即使如此,我們也從未放棄做為這社會的一員 ?要如何找到適合自己、值得信賴的精神科醫師? ?該告訴周遭的人我有精神疾病嗎? ?我該如何幫助患有憂鬱症/躁鬱症的人? ▎當思想與感官遭無形之物扭曲,如何逃脫貧窮與失序的命運? 上學、上班、吃飯甚至睡覺,這些對一般人來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對他們而言卻都伴隨著恐慌、憂鬱和狂躁。想跟戀人與愛貓好好過日子,再日常不過的願望,卻如此遙不可及。為維持「正常」生活,她每日得服用20顆藥,付出數倍於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