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年8月,没什么名气的32岁数学家黎曼(Bernhard Riemann)向柏林科学院提交了一篇论文,题为 论小于一个给定值的素数的个数 。在这篇论文的中间部分,黎曼作了备注 一个猜测,一个 假设。他向那天被召集来审查论文的数学家们抛出的这个问题,结果在随后的年代里给无数的学者产生了近乎残酷的压力。时至今日,在经历了150年的认真研究 和极力探索后,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这个假设成立还是不成立?已经越来越清楚,黎曼假设掌握着打开各种科学和数学研究之大门的钥匙,但它的解答仍诱人地悬在那里,正好让我们伸手够不着。依赖于素数特性的现代密码编制 术和破译术,其根基就在于这个假设。在1970年代的一系列非凡性进展中,显示出甚至原子物理学也以尚未被完全了解的方式与这个奇怪难题扯上了关系。在《素数之恋》中,极其明晰的数学阐释文
《2的平方根:关于一个数与一个数列的对话》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展开讨论。博学的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逐渐熟悉数学推理,让学生体会数的概念远比初能想见的微妙得多。年轻的学生被2的平方根这个神奇的无理数所吸引,踏上了一段奇特的数学之旅,随后他又遇见了令他着迷的数列。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迫不及待地投入工作,去了解这个神奇的数,了解这个数与数列之间的联系。本书所使用的代数方法相对简单,但非常巧妙,让读者体会到寓教于乐的态度和精神。
《从矢量到张量:细说矢量与矢量分析,张量与张量分析》是 高等数学启蒙小丛书 系列中的一本。 张量的概念由 G.Ricci 于19世纪末提出的,研究张量旨在为几何性质和物理规律的表达寻求一种在坐标变换下不变的形式,在相对论中得到广泛应用。它既是物理学概念,又是一个数学的概念,是微分几何研究的一个方向,也是现代机器学习的基础。但是如果直接讲解,读者很难理解。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在物理学中称作矢量,在数学中称作向量。) 则相对容易理解,作者以此为起点,分为六个部分,二十个章节,一步步向读者介绍,直至张量。 如:部分从矢量的袋鼠运算讲起,详述矢量的矢量混合积;第二部分,引入矢量三重系;第三部分,先讲解变矢量的微分运算;第四部分,讨论矢量场的线积分与面积分;第五部分,从曲线坐标入手,讨论曲线坐标下的向
本书是解读望月新一 跨视宇Teichm ller理论(IUT理论) 的通俗读本。作者将望月的论文及构想,转化为一般读者也能读懂的语言,创作了这本 IUT理论 的解读手册。书中侧重解读 IUT理论 的思考脉络及其对现代数学体系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展示了数学家的思考方法,是一本兼具前沿数学理论知识与经典数学思维方法的科普佳作。本书适合作为数学研究人员、数学爱好者了解 IUT理论 的入门读本,也适合作为学生了解数学思考方法的参考读物。
本书的作者都是杰出的数学家,也都有一个业余爱好,魔术和杂耍。从他们的这本书中,你可以了解到一些花式洗牌法的数学性质;一些用到中国古代占卜书《易经》的戏法,还有奇偶性是怎样在魔术中起作用的。 它不仅是一本出色的、写法不拘一格的数学魔术导引,而且在书的末尾作者还提供了为数学魔术做出巨大贡献的魔术师的照片和传略。 不会再有一本如此条理清晰地、如此饶有风趣地对广阔的数学魔术领域做出一番综述的佳作了。
你知道这些运动背后的数学知识吗? 为什么跳高要采用背跃式?为什么博尔特不用跑得更快也可以打破世界纪录?罚点球的策略是什么?穿着斥水性泳衣会带来什么后果?为什么弹跳球看起来不遵守牛顿运动定律? 本书通过解答100个问题,揭示了体育运动(如跑步、跳高、游泳等)以及其评分系统的神秘面纱,展示了奥运会背后各种鲜为人知的秘闻。 不论你是运动员,希望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还是体育爱好者,希望更多了解你所热爱的体育运动,本书内容将令你深深着迷,欲罢不能。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这导致很多事情并不能完全被人为控制。这种不确定性时而让人感到惊慌、焦虑,时而又令人喜出望外。本书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解释概率、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等数学概念,揭开概率事件背后的数学原理。本书案例丰富,深入浅出,充满知识性、趣味性。适合作为学生的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育人们运用概率论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书属于数学概览系列,选编了杰出数学家Robert Langlands的综述性文章,介绍了Langlands纲领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创始人的数学生活。Langlands纲领将看似无关的学科如数论、分析、代数和几何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所有数学的深层结构,并提供了解决棘手问题的新方法,现在经常被描述为 大统一数学理论 。本书由季理真选文,征求了作者和其他著名数学家的意见,并可 获得无偿的专有出版权,大多数文章还有作者本人及其他数学家的评论。 书中所涉及的内容称得上是20世纪数学上重要的成就之一,但大部分都是思想性的文章,并非对某个定理的详细证明,有利于读者更快地一览当代数学的前沿。透过书中的内容,读者可以体会Langlands如何看待数学并提出Langlands纲领。Langlands教授还亲自为本书撰写了很长的自序,分享了他的数学生涯,其对所关心的数学的想法和热情也对
这本书中提供了大量的趣味数学例子,包括几何、代数、概率、逻辑,以及其他一些领域。我们可以用不寻常但令人惊叹的数学知识逗乐大家。其中一些例子可能非常简单,甚至什么都不需要解释就可以达到目的。还有一些例子会被认为很了不起,它们能够引导读者真正欣赏数学,因为也许他们在学生时代没能意识到这一点。通过这些简短的例子,我们希望能让你感受到数学领域所能提供的许多意想不到的和违反直觉的乐趣。
本书以生动活泼的形式,通俗地介绍了对数的发明、这一发明的重大意义、如何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常用对数的诞生和应用;翔实地揭示了自然对数的诸多之谜?它的底e为什么与圆周率π一样在整个科学中大放异彩?为什么数学家要用e作为自然对数的底?以e为底的对数为什么叫自然对数?e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本书不但把e融入整个数学以至科学之中,而且把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对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培养人的健康心理大有裨益。
本书涵盖了观察、归纳与猜想,数学归纳法,枚举与筛选,整数的表示方法,逻辑类分法,从整体上看问题,化归,退中求进,类比与猜想,反证法,构造法,极端原理,局部调整法,夹逼,数形结合,复数与向量,变量代换法,奇偶分析,算两次,对应与配对,递推方法,抽屉原理,染色和赋值,不变量原理等数学竞赛中的解题策略.本书的特点:每章以经典的例子, 或者是以形象的生活事例, 或者是以对该策略进行简明的描述方式引入内容,并对这些丰富的例子给出详细的解答和点评?每章后面附有大量的问题
《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牛顿的科学才华处于*时期所写的旷世巨著,是他 个人智慧的伟大结晶 。牛顿不但总结出了力学的基本定律,而且还发现了证明这些定律的数学方法,奠定了数学成为描述宇宙运动的语言的基础。在《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之后,人类在自然科学中的伟大成就层出不穷,但这些成就无一不与这部非凡的著作息息相关。牛顿提供了科学思维体系的样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人类科学史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中的不朽巨著。《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不仅影响着自它面世后的 300 年里的自然科学领域,而且对人类的宇宙观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书详细论述了用向量法解决常见几何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基于向量相加的首尾衔接规则的回路法。指出了选择回路的诀窍,用大量的例题展示回路法解题的简洁明快风格;分析了常见资料中同类题目解法烦琐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向量解题教学的见解。全书共16章,从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入手,由易至难,以简御繁,不仅列出向量法解题要领,还论及向量法与复数法、解析法、质点法等的联系。
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中未设数学奖,但在数学界有一项与诺贝尔奖同等声誉的国际数学大奖 菲尔兹奖。它在每四年举行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隆重颁发,获奖者都是年龄不超过40岁的数学精英。本书对历年菲尔兹奖得主,按获奖先后逐一编写,其内容包括姓名,照片,国籍,出生年、月、日及地点,主要简历和学术职务,获奖成果,并对该获奖者获奖领域的有关知识及发展状况作了适当介绍,特别是引用了一些著名数学家对该获奖者的评论,同时介绍了该获奖者对数学、数学研究或数学教育的一些精辟见解等。
《数学:科学的女王和仆人》二十章,内容涉及:代数、数论、逻辑、概率、无限集合与数学的基础、环、矩阵、转化、群、环以及拓扑学。讨论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牛顿、莱布尼茨、高斯、罗巴切夫斯基、伽罗瓦、黎曼、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众多人物的贡献。书中的内容纯数学和应用数学各占一半,二者紧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