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有趣的事例介绍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效应。它趣说了有关力学的基本定义、定理,用实例诠释了力的实际应用,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是一本深入浅出、涉及面很广的力学科普书。本书分为9章,从牛顿运动定律和常见的力说起,到生活中常见的力学问题,以及有关人体、工程、天体运行的力学问题,后还介绍了寓言故事中的力学知识。 本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摒弃了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方程描述,通篇只采用了几个必要的简单公式,以辅助读者理解:它主要是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的生活实例,阐明相对复杂的力学现象。本书虽然涉及内容广泛,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并不高,适合广大青少年和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为 现代工程力学之父 斯蒂芬 普罗科菲耶维奇 铁摩辛柯撰写的经典著作History of Strength of Materials的中译本。全书浓缩18 20世纪材料力学发展之大成,具有重要的文献与史料价值。著作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为章节,内容涵盖材料力学发展300年间的大事件、大人物,涉及欧洲的早期大学教育理念及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书中插图精美、语言流畅,呈现出诸多深奥的经典理论公式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并还原出它们的提出场景、演化脉络和应用方式;这些不仅令人茅塞顿开,更有助于我们掌握材料力学学科的整个文脉。
本书是《理论力学(第2版)》的再版图书,以土木、水利、机械等工程实际为背景,注重物理概念的阐述和力学建模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努力做到理论与应用并重。本书分三篇,分别为静力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具体内容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调整。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结构力学》是1959年版的修订版,修订版对原版的部分章、节内容作了适当增删,现共分15章;第1章至第4章为静定结构内力的计算及结构位移的计算,第5章至第15章除超静定结构计算外,尚包括一些专题,如结构的稳定计算、结构的动力计算、矩阵位移法、弹性基础圆拱及对岔管的计算、空间刚架及对钢筋混凝土蜗壳的计算、微型计算机计算连续梁及平面刚架程序等。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结构力学》可供高等工科院校水利及土建专业的师生参考,也可供有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在实验研究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发现该种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在拉伸时即呈现明显的非线性。造成这种非线性的主要原因是纤维加捻、偏轴拉伸以及基体的粘弹性行为 本书利用实验研究、机理分析、数学建模、数值模拟等手段开展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系统地研究了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非线性力学问题,从加捻纵向拉伸非线性、无捻偏轴拉伸非线性,到加捻偏轴拉伸非线性; (2)针对不同研究对象和载荷条件,分别建立了基于分段函数的纵向拉伸数学模型、单参数偏轴拉伸模型、多层次角度融合偏轴拉伸模型; (3)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植物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举例分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材料微尺度力学行为的尺寸效应实验现象,重点介绍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微尺度应变梯度塑性理论及对微尺度实验现象的解释,以及对裂纹尖端微尺度范围内解理断裂的应用。此外,还融会贯通地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的原创性工作和创新性学术思想。 全书共8章。第1章介绍了应变梯度塑性理论的应用背景及经典微极理论;第2章介绍了金属材料典型的微尺度力学实验现象;第3至7章介绍了几种典型的应变梯度理论及其应用;第8章介绍了应变梯度理论在微观断裂力学中的应用。 本书适合从事固体微尺度力学、先进材料的微结构设计与力学性能优化、微机电和微电子元件力学行为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工程师使用和参考,也可供力学专业及材料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