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顿(1766-1844)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化学哲学新体系 》是其代表作。全书分两卷三部分,一卷的一部分出版于1808年,着重论述物体的构造,阐明了科学原子论观点及其由来。第二部分出版于1810年,主要结合丰富的化学实验知识,运用原子理论阐述基本元素和二元素化合物的组成和性质。第二卷出版于1827年出版,金属化合物及合金的性质,对原子论作了进一步阐发。尽管"原子论"是一种古老的学说,但在道尔顿之前,没有一个人将其用于揭示化学变化的奥秘。事实证明,如果没有道尔顿将臆测的原子假说变成科学的原子论,化学将仍旧是一堆杂乱无章的观察材料和实验的配料记录。道尔顿使得化学从此成为一门科学,迈入了近代化学的新时期。因此,恩格斯称其为"近代化学之父"。
以近代有机化学之父李比希为代表的德国科学界,使德国在19世纪迅速走上了工业化之路,成为欧洲的科学中心,为德国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李比希文选》收录了李比希的重要演讲稿,并附几篇划时代的论文,图文并茂,展示了一个科学英雄的时代和一个大国的崛起之路。
1966年,它是一个有趣的点子。1985年9月,它是一个用黏胶带粘起来的纸球,是6天激烈的科学讨论和一个灵感的结果。5年后,它终于成为现实:一个由60个碳原子组成的完美对称的足球状分子,名叫巴克明斯特富勒烯。这个新的分子是碳 家族 除金刚石和石墨外的新成员,它的发现刷新了我们对这一为熟悉元素的认识。它宣告诞生一种新的化学、一系列新的高温超导体和一些全新的 大碳结构 建筑设计概念。1996 年,本书主人公克罗托、斯莫利和柯尔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人类为何至今才发现碳的这种新形态?太空中有富勒烯吗?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超导、纳米领域的卓越性能是否会引发一场产业革命?这一连串耐人寻味的问题,尽在这部颇有戏剧性的富勒烯的意外发现 史话 之中。本书十分真切地讲述了科学发现如何得来、科学创新如何作出。文字通俗而富含哲理,
本书是一位向导,将带领读者周游化学元素世界。书中主要内容包括神奇的元素周期表、第1号元素氢的故事、碱金属的故事、碱土金属的故事、“硼友们”的故事、神奇的“碳家族”、氮和它的“兄弟们”、伟大的“氧家族”、个性鲜明的卤族元素、常见的金属元素、神奇的稀土金属、宇宙特物锕系金属、奇妙的惰性气体、元素杂谈,共14章。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审美性于一体,书中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和精美的图片巧妙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翔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界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脉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普通化学》是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立项课题“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农林/医药类数理化基础课程的创新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全书共分11章,介绍了物质的聚集状态、溶液和胶体、原子结构、化学键与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化学平衡原理、化学反应速率、酸碱反应和酸碱平衡、沉淀反应和沉淀平衡、配位反应和配位平衡、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等基本内容。各章后配有适量的习题供使用者参考。《普通化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农林水产类各本科生教材。
衰老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当前,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衰老相关性疾病不仅损害了人们的健康,其高昂的治疗成本也无疑是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负担。对抗衰老就是在预防疾病,本书希望通过普及抗衰老医学知识,使人们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德国预防与抗衰老医学会主席、世界抗衰老生物医学会联席主席贝恩特,克莱因讷-贡克教授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运用预防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撰写了这本从衰老成因分析到常见衰老相关性疾病预防与干预的医学指南。
本书以化学计量学的基础知识为其主线,在讲述数学基础时就试图与其化学应用直接相连,始终注意到讲解这些知识可为化学家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新思路,可以解决什么样的化学问题。本书虽用英文编写,但文中出现的一些非常用英文单词皆给出中文提示,以节省学生查阅字典的时间;凡是在书中出现重要知识点的地方,本书尽量佐以问题进行提示,以引起学生的足够注意;另外,本书在必要时还尽量给出中文注释和评述,对所授知识进一步进行解释和阐述,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降低阅读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