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防震减灾科普丛书》的第1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全书共分7章:首先描述了地震的发生背景,即我们生活的地球的演化历史、内部构造以及有关大陆形成的三个假说;在此基础上,解释了地震的成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地震的类型加以划分;然后阐述了全球范围内和我国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分布情况;后对地震灾害及发生地震时的伴生现象进行了直观的描述。此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有关地震的基本知识,在第6章对一些常用的地震术语进行了讲解;在本书的后,选择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的几个典型大地震呈现给读者。 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地震科普读物,也可供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的学生及教学人员使用。
《地球概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的一门先行的基础课程。它的内容是关于行星地球的基础知识。它与相关后续课程不同的是:《地球概论)讲述的是地球的整体;而其它课程所讲的是关于地球的某一圈层,如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地球概论》的内容分为两个方面,即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的物理学。前者主要讲述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四季五带、历法和时间),以及地球和月球的关系(日月食与天文潮汐),这是本课程的重点所在;后者简要讲述地球的形状大小,内外结构以及它的物理性质。 地球的天文学还包括地球的宇宙环境。从远到近,由大及小,这部分普通天文学知识,被概括为恒星和星系,太阳和太阳系,月球和地月系。此外,为了地理定位和表示天体——特别是太阳和月球的视运动,《地球概论》首
在书中我们翻过大山、穿越河流、听着风的声音、读着岩石的故事、感触着生命之源……慢慢吸收着大地灵气。我们会发现,原来地球是这么有吸引力。 地理馆长为我们特别定制的知识链接,会让我们获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奇哦!
在《中国海洋资源空间》里,作者站在陆海整体以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海洋地理资源空间、海洋物质资源空间、海洋能资源空间、海洋文化资源空间和海洋资源空间拓展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的海洋资源空间。摆脱了过往研究割裂资源与空间、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联系的缺陷,书中将上述两组对象放置一起,对中国海洋资源空间的现状、海洋资源空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资源空间的开拓都作了比较全面的解说。
《简明海洋科普知识读本》共分八个篇章,依次为海洋现象篇、海洋资源篇、海洋生物篇、奇异海岛篇、船舶胜览篇、探秘海底篇、壮美极地篇和魅力青岛篇。海洋现象篇,从浩渺的太空开始,以宏大的视野开启全篇,对地球上的海与洋、海峡海湾进行了描绘;通过对海洋现象与海洋灾害的介绍,让你从时空变幻中与海洋来一次亲密接触。海洋资源篇,从人类与海洋的视角,发掘了与人类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物资源、海洋动力能源以及海洋交通运输等曾经及未来带给人类的福祉。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工程地质的基本原理、地质作用、土木工程及道路、港口等工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勘察评价等,全书共分8章,并附有工程地质实验内容。书中叙述了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基本知识、岩土工程特性、不良地质现象、工程地质原位测试和勘察以及各类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的分析、评价和对策。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地质教科书,也可适用于港口、道路等专业。还可供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专业技术人员及土建工程设计和科研人员参阅。
“魔法”是五花八门的。在科学方法出现之前,我们祖先用超自然的魔来解释世界。古埃及人说女神奴特吞噬了太阳才有黑夜。维京人相信彩虹是神通向地球的桥梁。日本人猜想世界被驮在一只巨大鲶鱼的背上,当它摇摆尾巴时,地震就发生了。这些都是奇异的魔法故事。但还有一种魔法,它在我们发现那些问题的真正答案的愉悦里,那就是自然的--科学的魔法。 《自然的魔法》融合了清晰的思想实验、眼花缭乱的插图和稀奇古怪的事实,解释了奇异多彩的自然现象。物质是什么构成的?宇宙有多老?为什么大地像零碎的拼图?海啸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那么多动物和植物?首人是谁?这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图解探秘故事,它不仅从各门学科寻找线索,还让读者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 道金斯是世界闻名的进化生物学家,也是科普教育的热情倡导者,
《气象科技英语翻译》主要包括:气象科技英语翻译概论、气象科技英语翻译要义、案例翻译与分析等。书中所选案例包括单句和篇章两种,单句主要用于翻译要义的分析与讲解,篇章主要用于大气学科相关内容如气候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综合观测以及其他相关学科文本翻译技巧与方法的分析和归纳。所有案例均选自于气象文献,由课题组成员翻译,并根据具体文本归纳翻译技巧和方法,突出其原创性。这构成了该书的一大特色。《气象科技英语翻译》第二个特色是按照教材的编写体例撰写,理论联系实践,讲练结合,适合课堂使用,就此意义上讲,《气象科技英语翻译》既可用于高校大气科学类专业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英语专业(科技英语翻译方向)的学生,也适用于从事气象行业的工作者。
由美国加来道雄所著徐彬翻译的爱因斯坦的宇宙/周读书系一书提供一个关于爱因斯坦的开创性工作的全新的视角,从简单的物理学图景出发审视他的恒久遗产,有可能会得到更为JING确的图像他的远见卓识为当前在外太空和高级物理实验室里正在进行的变革性的实验提供了养分,同时也在促使当代人加紧研究,实现他生前痴痴追寻的梦想:万物至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已加入前沿生活文化的行列。 中国西部的很多地理景观,如雪山、沙漠、戈壁、草原等都是中国之最。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西部自然野性的地理景观也逐渐为人所知。 在《中国国家地理》2005年组织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中,在17类景观中,12类景观的名都位居西部。 本套丛书由一线的专业人士撰写,丛书主要从自然角度选取具有西部特色的地标性地 理景观作为主体,从科学专业的角度出发,配以丰富的图片资料,力求深入浅出、客观详尽地介绍西部地理景观知识。 本书为该套丛书之一《西部地标(中国的沙漠·戈壁)》。
《测量学(第4版)》共分十章,章为概述,介绍测绘学的发展史和本书的基本内容;第二章至第四章介绍基本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第五章介绍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及测量精度估算;第六章介绍小地区的控制测量,以导线测量及计算为重点;第七章介绍地形测量,以数字测图为重点;第八章介绍地形图应用,以数字地形图的应用为重点;第九章介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第十章介绍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测量;在附录中介绍计算器的编程方法以及所编导线计算程序。 《测量学(第4版)》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的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专业、城市规划专业、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等的基础技术课"测量学"的教材。本书附有配书的CD-ROM(光盘),有内容演示、补充、加深等功用,对于教、学双方都有裨益。本书也可供工程勘察、工程施工等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