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航天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航天摄影测量工程实践的经验,系统地介绍了航天光学卫星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内容涵盖了摄影测量基本理论、光学卫星摄影测量工程系统、光学影像预处理、相机参数在轨标定以及光学影像高精度定位等内容。
油气储层沉积学是储层地质学与沉积学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兴学科,它属于沉积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应用沉积学的范畴。碎屑岩系地层则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气资源储层。
就地γ谱仪是辐射防护监测技术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贾明雁研究员、程建平教授带领的团队在环境放射性测量方面应用就地γ谱仪建立了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并在放射性污染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就地γ谱仪测量原理及应用》是这些成果的总结,对从事辐射防护、核与辐射事故应急和核与辐射设施退役等工作的人员均有重要参考价值。《就地γ谱仪测量原理及应用》侧重环境放射性测量,但对工作场所监测等方面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GPS、GLONASS、Galileo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内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其增强系统和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系统的设计和测试,实际上是在一个新的系统组成基础上开展性能功能指标的设计规划,并且提出测试要求和方法,这是个开拓创新的过程。本书的部分展望了在GNSS后时代的定位、导航、授时新技术,尤其是室内外无缝导航和多系统多手段融合定位技术。
本书研究了测量地球重力场参数的主要设备及现代方法。叙述了陆、海、空、天重力测量的专用设备,重点介绍了俄罗斯研制的Chekan系列、GT系列重力仪。重点研究了重力异常动态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叙述了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以及 滤波、自适应滤波及平滑方法的应用经验,讨论了利用球面小波分解综合处理航空重力测量数据和 重力场模型的可能。叙述了包括重力测量法、天文大地测量法、惯性大地测量法三种确定当地垂线偏差的方法、硬件设备及信息处理方法。
杨金中、秦绪文、聂洪峰、王晓红编著的《中国矿山遥感监测(精)》主要以“矿山开发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集成与综合研究”和“基于国产卫星的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动念监管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两个项目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介绍了矿山遥感监测工作在理沦与方法研究、监管系统开发、综合研究及规划部署建议等方而研究成果与工作进展。 本书可供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科学和测绘等专业教学、科研及生产的人员阅读与参考。
本书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十二五”主题项目“面向对象的高可信SAR处理系统”为背景,针对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在地貌地物、森林植被等方面的处理与解译难题,阐述利用多角度、多波段、多极化、极化干涉等多模式航空航天SAR数据,建立基于散射机理的地物特性知识库,构建地形辐射校正、极化干涉处理、立体测量、基于知识的地物解译等模型,开发高分辨率机载极化干涉SAR数据获取硬件系统与SAR影像高性能解译软件系统,实现以精度高、可靠性强、识别类型丰富为特征的SAR影像高可信处理与解译的原理、技术与方法,并对成果在测绘、林业等行业的应用示范效果进行了展示和分析。
本书是一本综合介绍红外大气辐射传输原理及其在卫星遥感中应用的专著,内容既包括红外大气辐射传输和卫星红外大气遥感的经典理论和方法,又吸收了近10年来卫星红外大气遥感的成果,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星载高光谱红外大气探测仪AIRS和IASI成功发射后,红外高光谱卫星资料在大气温湿度廓线、云、气溶胶和沙尘暴、主要温室气体遥感中的进展以及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灾害天气分析、气候监测研究中应用的成果。本书注重取材新颖和学科发展前沿,尤其注重其实用价值。本书可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从事卫星大气遥感的科技人员学习用书,也可供相关业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