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灾是自然灾害中影响*的一种。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海岸线绵延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受台风、风暴潮灾害*严重、*频繁的地区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建设工程遭受台风的破坏。在建设工程中,钢结构房屋、塔吊倒塌对建筑撞击破坏,瓦屋面、门窗和幕墙工程、广告牌和市政附属设施、村镇低矮房屋受台风灾害影响*为普遍,也*为严重。为了研究建筑结构风荷载机理和风灾原因分析,本书收集了2017年 天鸽 强台风、2018年 山竹 强台风等建设工程台风破坏案例,并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抗风概念设计及防灾减灾要求,为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灾后鉴定、定损、修建、重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后我国地震工作者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科学考察和研究工作。本书综合反映了地震后一年内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汶川8.0级主震震源参数和破裂过程、地表破裂带和发震构造、地壳形变和重力场变化、区域地震活动背景、余震序列特征、地震前兆以及成因机理等方面。 本书可供地震学、地震构造、地壳形变和地震预测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每一颗石头都有自己的故事,它们都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者。本书精心挑选了25种动摇地质学根基、改写地球演化史的岩石、露头或地质现象,从经典露头到月岩再到 改变我们对地球运作方式认知的板块漂移,讲述了科学家如何化身“侦探”,透过这些石头,寻找关于地球历史的蛛丝马迹,拨开重重迷雾,侦破“地质谜案”。25个地质发现如同25块拼图,拼凑出地质史的全貌,串起地球的演化历程。 每个地质发现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作者无疑是讲故事的好手,他还为我们述说了老普林尼为了考察火山而不幸身亡,威廉·史密斯坐过牢,魏格纳为了证明“大陆偏移”葬身北极……他们倾其一生,执着如一,被质疑、遭诽谤,历经各种困难,才终于真相大白。 全书以先提出谜题后进行分析的问答形式,带领读者追随科学家的脚步,破解地质学上
“中国地理百科”丛书创新地把中国全境按山川形胜划分出数百个地理单元,并力求融“百科全书词典”的简洁准确,与“有图通俗读物”的生动有趣为一体,通过大量图片和词条之间的互相诠释,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单元。《粤西沿海》以广东西部沿海地带为范围,讲述这片山海之间的绵长地域。书中介绍了这里的地貌形态:三角洲、海岸、岬角、岛礁,杂然并陈,重点介绍了应地利而发展起来的海洋渔业,以及沿海岸线分布的诸多优良港湾。而关于生活在粤西沿海的古人类生活在书中也有讲述。同时,受地理位置影响,这里成为古代移民的避难所,中原文明、百越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交汇,随之而来的习俗——疍民婚俗、咸水歌、鳌鱼舞、妈祖崇拜,这些内容在书中都有精彩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