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测绘地理空间信息理论的集大成者,全书共12章,详细阐述了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典型应用,包括 第1章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学发展历程,第2章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时空基准,第3章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4章卫星重力探测与地球重力场,第5章航空航天摄影测量,第6章高分辨率遥感对地观测,第7章精密与特种工程测量,第8章海洋测绘与海道测量,第9章智能化地图制图与地图传播,第10章 地理空间信息分析与可视化,第11章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与服务,第12章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本书以 认识珠峰 科考珠峰 攀登珠峰 测量珠峰 保护珠峰 五个篇章,全景呈现珠峰的壮美与神奇,再现了珠峰历次科学考察、登山、高程测量的艰辛历程,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可以增进人们对珠峰及青藏高原的认知、推进地球第三极保护。书中首度系统展示了我国6次珠峰地区大型综合科考、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成果;详细绘制了18条人类成功登顶珠峰路线,解读了从北坡登顶珠峰的路线及营地,沉浸式呈现攀登珠峰全过程;讲述了珠峰高程数字的故事,介绍了中国制造的首次登顶珠峰的测量仪器及原理。采用大幅面超长拉页等新颖独特的装帧设计,以大量摄影图片、手绘插图、专业地图及信息图表,以及音频、视频、VR三维地图融媒体延伸阅读,为读者带来一场珠峰知识盛宴和全新的阅读体验。希望通过本书,共同感受地
新时期,人类面向空间环境和活动特征的探索日益推进。而如需深入探索环境和活动特征,则需要地理时空大数据的介入。时空大数据同时兼具时间和空间维度,具有多源、海量、自动采集、更新快速的综合特点。 《地图时空大数据爬取与规划分析教程》是介绍一类特殊的大数据资源,即地图时空大数据,从数据爬取到分析技术的全套教程。书中首次全面提出了兴趣点、兴趣线和兴趣面的数据类型及爬取方法,同时展示了批量获取的动态出行数据或可达性数据在城市与交通研究中的应用。 《地图时空大数据爬取与规划分析教程》可作为空间规划、城市与交通规划、城市地理研究等领域的专业教材,以及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参考书。
本书总结了城市空间演化模拟理论、方法,并开展了实践应用研究。全书共11 章,开篇简述了城市、城市化、城市空间等相关概念,以及城市空间演化模拟常用方法;在此基础上着重阐明城市土地利用 交通相互作用(LUTI)模型的原理、起源和发展历程,建立了基于 活动 的LUTI模型,称作ActSim模型,用于预测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分布格局,并以北京为例开展了应用研究。作为城市模拟工作的拓展,第10章进一步给出了区域模拟框架,该区域模型与城市模型形成完备的模型体系,为后续开展 区域 城市 一体化模拟研究奠定基础。后,第11章简析了城市空间分析模拟常用工具。本书是对LUTI模型这一国内研究较为薄弱的领域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化探索,可为国内学者了解、应用和发展LUTI 模型提供参考。本书可为地理学、城市规划及经济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及研究人员提供参
遥感-岩石力学(RSRM)是遥感科学、岩石力学和信息科学交叉融合的产物。本书由12章组成。章介绍RSRM的起源与发展;第2-4章介绍RSRM三大科学基础的主要知识,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遥感技术发展与应用、岩石性质与力学行为、岩石实验测试技术、遥感成像与图像处理、实验热像处理与信息融合;第5-10章介绍RSRM基础实验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单轴加载、双轴加载、黏滑和压剪加载岩石的红外辐射规律、特征与分析,岩石撞击的红外辐射规律与定量反演,断裂辐射热像与数值试验对比研究:1章总结分析岩石受力破裂前兆的类型、特征、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构造地震卫星遥感短临分析的指标、方法与遥感模型;2章针对构造地震卫星遥感异常的4个典型案例,结合RSRM基础实验研究成果进行比照分析,讨论震前卫星热红外遥感异常的机理。 本书可作为高校教师和科
本书以“认识珠峰”“科考珠峰”“攀登珠峰”“测量珠峰”“保护珠峰”五个篇章,全景呈现珠峰的壮美与神奇,再现了珠峰历次科学考察、登山、高程测量的艰辛历程,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希望可以增进人们对珠峰及青藏高原的认知、推进地球第三极保护。书中首度系统展示了我国6次珠峰地区大型综合科考、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成果;详细绘制了18条人类成功登顶珠峰路线,解读了从北坡登顶珠峰的路线及营地,沉浸式呈现攀登珠峰全过程;讲述了珠峰 高程数字的故事,介绍了中国制造的 登顶珠峰的测量仪器及原理。采用大幅面超长拉页等新颖独特的装帧设计,以大量摄影图片、手绘插图、专业地图及信息图表,以及音频、视频、VR三维地图融媒体延伸阅读,为读者带来一场珠峰知识盛宴和全新的阅读体验。希望通过本书,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我国地震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开展地震预测预报的科学探索。为加强长、中、短、临不同阶段的地震预测预报科学研究与实践的紧密结合,2008年7月起,地震部门启动“中国大陆7、8级地震危险性中-长期预测研究”专项工作,简称“M7专项”,并成立了由多个单位、不同学科科技人员组成的M7专项工作组。工作组在广泛、系统了解国际中-长期预测研究方法与现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实际,设计并采用以地震地质和历史地震、大地形变测量、地震学与地震活动性等多学科观测资料与技术方法为基础、多学科交叉、结合的科学思路和研究的技术方案,针对我国大陆有监测能力地区的活动地块边界带开展以判定未来十年及稍长时间7级及更大地震发生地点为目标的中-长期预测探索,并于2010年底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M7专项工
本书深入探讨了中国荒漠化土地生态修复的模式,旨在为世界荒漠化土地修复提供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智慧。全书主要内容包括荒漠化概括;库布其模式解析;生态修复技术;生态产业化;亿利扶贫,绿富同兴,共走富裕路;《中国库布其生态恢复与财富创造商业模式》解读;库布其 沙漠论坛;模式推广成果——亿利集团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重点保护植物研究;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植物研究;鄂尔多斯三耐植物名录;库布其模式的理论思考;库布其治沙展望。
《化石:全世界500多种化石的彩色图鉴》中收录世界上500多种化石,配有1500余幅彩色照片,内容、编排系统,使读者能轻松掌握鉴别化石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化石:全世界500多种化石的彩色图鉴》对收录的每一种化石均有详细的论述,色彩绚丽的照片将每种化石表现得栩栩如生,使其主要特点和显著特征跃然纸上。 《化石:全世界500多种化石的彩色图鉴》向化石爱好者介绍了化石的概念、分类、收集化石的方式,并对如何鉴定化石提供了实用的建议。书后附有简明扼要的名词解释。
大愿文化园,坐柯村新区,占地189公顷,功能齐全,结构合理,铜像主体和大愿广场遥相呼应,内外明堂前后相望,中轴线贯通首尾。
混沌理论是这个时代重要的科学知识之一,它掀起了人类思想的新浪潮。从洛伦茨发现蝴蝶效应开始,混沌理论阐释了生命的节律、社会的演变、自然的形状和宇宙的常数,那些貌似不相干的无规则现象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类看待自身与万物的视角也被拓宽。科普作家格凭借极高的科学素养,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混沌理论的奥秘。科学家们的敏锐、执着和创造力,以及他们追寻真理过程中的沮丧和欢欣,透过作者鲜活的文笔一一呈现。本书是格的成名之作,也是混沌理论领域的科普名作,至今已翻译为25种语言。本书适合对混沌理论和科学故事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