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4年3月设立了“深部岩体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围绕“深部构造及地应力场分布特征与变异规律”、“深部岩体力学特性与时效特征”、“深部开采围岩变形破坏机制”、“深部多相多场耦合作用机制”、“深部采场瓦斯渗流及相关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等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技术上、实验装备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书系统介绍了该重大项目所建立的深部岩体力学理论和技术初步框架,总结了深部开采工程稳定性及灾害防治技术,以及研发的适用于深部矿山开采的原创性试验平台及软件系统。其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深部资源安全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也为我国深部岩体力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多个工程领域,可供地质工
《坳陷湖盆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构型与流动单元建模》以坳陷湖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的沉积构型研究为主线,结合坳陷湖盆三角洲形成与发育特点,论述了分流河道类型与沉积特征,分析了影响储层连通性的隔夹层分布规律,探讨了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及基于流动单元的储层建模方法,建立了分流河道储层的连通模式与储层连通性的定量表征方法。 《坳陷湖盆三角洲分流河道沉积构型与流动单元建模》可供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能源地质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与相关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4年3月设立了“深部岩体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围绕“深部构造及地应力场分布特征与变异规律”、“深部岩体力学特性与时效特征”、“深部开采围岩变形破坏机制”、“深部多相多场耦合作用机制”、“深部采场瓦斯渗流及相关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等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技术上、实验装备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书系统介绍了该重大项目所建立的深部岩体力学理论和技术初步框架,总结了深部开采工程稳定性及灾害防治技术,以及研发的适用于深部矿山开采的原创性试验平台及软件系统。其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深部资源安全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也为我国深部岩体力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多个工程领域,可供地质工
《工程物探手册》以水利水电工程物探为基础,全面介绍了工程物探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应用范围与条件、现场操作、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并以工程勘探、工程检测和工程监测中的探测目的和对象为主线,论述各种方法技术的适用性和测试、资料分析要点,并提供大量工程应用实例作为参考。手册内容全面系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工程物探手册》由5篇40章及相关附录组成:篇地球与地球物理,为工程物探专业基础知识篇,共计4章;第2篇工程物探方法与技术,为工程物探方法技术篇,共计9章;第3篇工程勘探综合应用,为工程物探的勘探应用篇,共计9章;第4篇工程检测综合应用,为工程物探的工程检测应用篇,共计16章;第5篇工程监测综合应用,为工程物探的工程监测应用篇,共计2章。手册还提供了工程物探常用名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04年3月设立了“深部岩体力学基础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围绕“深部构造及地应力场分布特征与变异规律”、“深部岩体力学特性与时效特征”、“深部开采围岩变形破坏机制”、“深部多相多场耦合作用机制”、“深部采场瓦斯渗流及相关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等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技术上、实验装备及工程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书系统介绍了该重大项目所建立的深部岩体力学理论和技术初步框架,总结了深部开采工程稳定性及灾害防治技术,以及研发的适用于深部矿山开采的原创性试验平台及软件系统。其研究成果对于我国深部资源安全开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也为我国深部岩体力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多个工程领域,可供地质工
《黄金矿山地质学(第2版)》是在一版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矿产资源开发程序,矿山地质学的概念、意义;叙述了矿山开发各阶段地质工作及专门性地质工作;论述了金矿的基础地质理论;岩金矿地质勘查、评价和成矿预测;重点修订了矿山地质及地质勘查中一些重要研究方面和地质技术工作方法,充实了砂金矿山地质和岩金矿床类型。 《黄金矿山地质学(第2版)》内容详实、丰富,系统论述了矿山地质学的理论体系和范畴。《黄金矿山地质学(第2版)》可作为高等院校矿山地质专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教学用书,也为地质勘查、矿山设计和科研工作者提供一部有价值的参考用书,为广大矿山地质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了一部工具书。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两个超大型煤型锗矿床(即内蒙古乌兰图嘎和云南临沧煤型锗矿床)的地质形成背景,矿床基本特征,矿床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特征和机理,提出了煤型锗矿床中锗的成矿模式。另外,还对富锗煤的燃烧产物的元素组成特征和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本书是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的子课题“云南腾冲火山-地热-构造带科学钻探选址”实施以来全面系统阐述其研究进展的一部学术专著。本书在大量原始数据和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火山学、岩石学、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固体流体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遥感地质学等多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在云南腾冲地区构造、花岗岩、火山岩、火山气体及熔岩流古高程计、火山岩浆系统、地热异常综合地质特征和成因特点等诸多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创新成果。
《工程物探手册》以水利水电工程物探为基础,全面介绍了工程物探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应用范围与条件、现场操作、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并以工程勘探、工程检测和工程监测中的探测目的和对象为主线,论述各种方法技术的适用性和测试、资料分析要点,并提供大量工程应用实例作为参考。手册内容全面系统,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工程物探手册》由5篇40章及相关附录组成:篇地球与地球物理,为工程物探专业基础知识篇,共计4章;第2篇工程物探方法与技术,为工程物探方法技术篇,共计9章;第3篇工程勘探综合应用,为工程物探的勘探应用篇,共计9章;第4篇工程检测综合应用,为工程物探的工程检测应用篇,共计16章;第5篇工程监测综合应用,为工程物探的工程监测应用篇,共计2章。手册还提供了工程物探常用名词
《甘肃省天水市地质灾害风险图集》包括与地质灾害有关的自然地理、孕灾条件、发育规律、承灾体、风险评估等5个部分,共38张图件,可为天水市及所辖区县地质灾害防治提供重要基础资料;图集编制建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时空概率预测和灾害体致灾范围模拟技术方法体系,可为建立科学高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体系提供支撑,为地质灾害风险定量评估和区划提供科学基础;图集中多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成果,可为天水市地质灾害防治和优化城镇开发边界和国土空间安全格局提供地质安全依据和参考。
沉积地球化学是研究沉积物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学科,是沉积学的重要分支,也是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相融合和交叉形成的一门重要科学。《沉积地球化学方法》运用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方法,通过研究沉积岩或沉积物中各常量元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有机地球化学等特征在环境分析、源区识别、气候研究、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并详细介绍这些方法的使用条件、应用局限等。
新疆1:25万伯力克幅(144C001003)区域地质调查,系国土资源部国土发(1999)509号文(任务书编号:0100161075)下达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 从苏巴什蛇绿岩带中解体出来的震旦纪寒武纪柳什塔格玄武岩具洋岛性质,说明存在一个始于震旦纪的原特提斯(秦一祁一昆)大洋。该大洋于奥陶纪开始向北俯冲消减,使柳什塔格洋岛拼贴于西昆仑地块,并发生大量花岗质岩浆侵入。 继承于原特提斯的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洋进一步向北俯冲,形成沟一弧~盆构造体制,俯冲带堆积了二叠系黄羊岭岩群复理石;岛弧上形成石炭系阿拉勒塔什群钙碱性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弧后盆地扩张产生苏巴什小洋盆。中二叠世末,这种构造体制结束,发生弧陆碰撞,碰撞期后沉积了三叠系阿他木帕下组磨拉石建造。 晚二叠世到三叠世残留的特提斯洋不再扩张,残
《工程物探手册》以水利水电工程物探为基础,全面介绍了工程物探基本原理、方法技术、应用范围与条件、现场操作、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等,并以工程勘探、工程检测和工程监测中的探测目的和对象为主线,论述各种方法技术的适用性和、资料分析要点,并提供大量工程应用实例作为参考。手册内容全面,具有先进性、实用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 《工程物探手册》由5篇40章及相关录组成:篇地球与地球物理,为工程物探基础知识篇,共计4章;第2篇工程物探方法与技术,为工程物探方法技术篇,共计9章;第3篇工程勘探综合应用,为工程物探的勘探应用篇,共计9章;第4篇工程检测综合应用,为工程物探的工程检测应用篇,共计16章;第5篇工程监测综合应用,为工程物探的工程监测应用篇,共计2章。手册还提供了工程物探常用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及工程
在不同文化中,地球内部是地下世界、死之国度及地狱的象征。黑暗的地球内部会令人心生恐惧,并且很容易联想到死亡。尽管如此,地下世界依然是多姿多彩的。华丽夺目的矿石和金属,色彩耀眼的黄色地壳硫,数米长的锋利的膏晶体、石钟乳,人类进化初期精致的贝壳以及灭绝的怪兽遗留下来的巨大骨头。 跟随《圣经》、荷马、维吉尔、但丁、达。芬奇、苏格拉底、凡尔纳以及现代科学家的足迹,克罗宁博格教授带着锤子和指南针,逐层深入,去往地狱进行实地考察。他展示了地球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并让我们认识到,地下世界不应该被视做一个用来挖凿隧道的黑色盒子,一家矿产资源丰富的超市,一块用来藏垃圾的毯子,甚至逝者最后的栖息之地。对于人类而言,地下世界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档案库,一个鲜活的生态系统,其蕴藏财富无法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