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季节编排,详细阐述了如何从事与自然相关的110种活动:在春季赏花、种菜,在夏季露营、赶海,在秋季打太极、放风筝,在冬季观星、滑雪橇……通过这些深度的自然体验,我们可以缓解现代生活的压力所带来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并学会照料我们赖以存续的这个星球。不论是久居城市,还是身置乡间,你都能从本书中找到符合自己生活方式的活动创意,与大自然重新建立宝贵的联系。
1925年夏天,在荒芜、偏僻、北风肆虐的黑尔戈兰岛上,23岁的德国青年沃纳·海森堡在此构建了“量子论”,揭开了挡在我们与真相之间的那道帷幕。这一伟大的科学革命,拥有将广岛、长崎瞬间夷为平地的威力,也在人类的精神世界投下炸弹。当原本坚不可摧的事物受到质疑,就会打开新的道路,让我们能够看得更远。 从量子纠缠到多重宇宙,经典物理世界崩塌后,以量子理论重新阐释我们如何存在于宇宙之中。
在这本传记中,格雷克借助牛顿的重要信件和未出版的笔记,记述了这位科学界伟大人物之一的生活经历、与他有关联的人物,以及对他产生影响的重要事件,并勾勒出他所处的历史时期的全貌。本书细究了牛顿思想的形成脉络,阐明了他在哲学、物理学、光学和微积分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展现了孕育"牛顿数学"的那个古老的、直觉的、炼金术的宇宙,彰显了牛顿思想如何从科学到哲学改变人类理解世界的形式。此外,作者生动地描绘了牛顿内心的矛盾冲动和人格的微妙之处。这位远见卓识的"伟人"和"怪人"的一生,与他所努力理解的宇宙一样非凡。这本传记是诸多关于牛顿生平的著作中的经典名作,受到科学界和大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本书适合对牛顿生平以及数学、物理学、哲学和科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本书讲述了一种理解和学习微积分的新思路。书中通过探索微积分发展历程背后的数学动机,展现了这一数学基本工具的魅力。作者根据自己研究和教授微积分的丰富经验,结合多年从事中学和大学数学教育的心得体会,对传统的微积分教学方式,即大多按照从极限、微分、积分到级数的顺序进行学习的方法提出了异议,探讨了一种更有趣、更易被接受和理解的学习方法。作者写过不少富有启发意义的微积分教材,此次利用自己在教学与研究方面的特长,写成了这本内容丰富、风格有趣的“小书”。本书适合中学以上水平的数学爱好者、学生和教师阅读。
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文字,系统地介绍了从数的产生到微分方程的全部数学知识,包括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两方面内容之精华。这些知识是人们今后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书中为广大读者着想,避开了专用术语,力求结合日常逻辑来介绍数学。读来引人入胜,枯燥之感。从中不但可得益于数学,而且还可学到不少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方程是世界的基本法则,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从波动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到用于预测金融市场的布莱克–斯科尔斯方程,方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毕达哥拉斯定理如何催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数如何在建筑学中发挥应用?虚数为何对数码相机的发展至关重要?薛定谔的猫到底发生了什么?…… 本书选取17个对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方程,以生动有趣的笔触讲述了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以及它们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并从数学的角度对地球万物进行了性的探索与阐释。
本书从环境同位素基本理论、同位素测试分析技术、环境介质中同位素组成、分馏机理与研究应用5个方面,对15种常见环境同位素,包括11种无机同位素和4种有机组分单体同位素(氯代烃单体碳、氢、氯同位素,苯系物单体碳、氢同位素,醚类汽油添加剂单体碳、氢同位素,硝基芳烃类有机单体碳、氢、氮同位素)进行系统和全面的介绍,并附以研究案例、数据和图表等进行说明。本书部分插图配有彩图二维码。
本书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其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和思考,也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经科学这一学科的动向,更能窥见最很好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考路径,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素质和襟怀。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十多个语种,先后荣获2006年度《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2007年度美国国家学院知识传播奖。
说到今日社会的两性问题,大家纷纷把目光集中在女性身上,很少有人探究我们这个物种的男性生物,探究他的强项和弱点。《裸男》旨在为大家提供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以便重估人类男性的本性。 首先会讲到他成功的演化历程,然后会对男性的身体进行一番从头到脚的审视——眼睛、鼻子、胡子、胸膛,直到臀部、腿和脚。在逐个罗列这些生物学特征的同时,也会讲到地方习俗和变化的社会风尚对这些特征的影响,以及它们修正、压制或助长这些特征的种种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裸男》是关于“赤裸裸的男性”的一部自然史,也是一幅动物学性质的肖像,视“裸男”为一个引人入胜的样本,代表一个远非稀有却依然濒危的物种。
中国探月国家队——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为你讲述人类登陆月球面的全部过程,以及操控月球车的幕后故事。 月球背面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奥秘?月球车的“身体结构”是怎样的?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运用了哪些前沿科技?如何在地球上与月球背面建立通信?“嫦娥四号”沿什么路线飞到月球背面?着陆点该怎么选?如何在地球上操作月球背上的月球车?“玉兔”在月背如何“睡觉”“行走”“吃饭”?月球坑中隐藏着哪些神秘物质?满满都是细节。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四号”,从月球车工作原理、地外天体遥操作技术到驾驶员的修炼过程,从“鹊桥”中继星的发射定点到月球背面着陆点选择,从一波三折的降落过程到“南征北战”一次次月面涉险探测,一项的伟大工程正逐步在我们眼前展开,壮观的月球景观、月球车的神秘冒险之旅、震惊世界
21世纪被称为复杂性科学的世纪。丹麦物理学家帕·巴克和中国物理学家汤超开创的自组织临界性理论,对大自然的复杂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化探讨,为复杂系统中的跨尺度现象,提供了一种普适而简单的机制上的解释,以其创新性、宏观性和简洁性引起科学界的密切关注。 作为解释大自然复杂行为的一种新的物理理论,自组织临界性涉及非常广泛的研究领域,如岩层与地貌形成、河网与海湾结构、地震与火山爆发、星震与星云塌陷、黑洞与日辉耀斑、夸克与胶子团簇、生态与物种灭绝、变异与生命演化、噪声与全球变暖、人口与环境污染、大脑与神经网络、市场与价格波动等。该理论已被成功应用到自然界的多种复杂系统之中,影响巨大。 《大自然如何运作》是帕·巴克教授关于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的重要著作,视野宏阔,深入浅出,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的优
我国海洋大地测量与导航学科及技术发展滞后,海底大地测量基准空白,水下导航定位手段匮乏,难以有效支撑我国日益活跃的海洋活动,更无法保障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这与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和海防建设目标极不相配。本书论述了海洋大地测量基准与水下导航在海洋权益、国家安全、海洋经济及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战略支撑地位,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科技领域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海洋大地测量基准及海洋定位、导航和授时(PNT)体系建设的发展途径,梳理了海洋大地测量基准与水下导航技术领域的难点问题、关键技术及发展方向,给出了学科发展建议。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轨迹上,全球变暖、新冠疫情、粮食危机和地区冲突等事件频繁发生,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深层次的联系。不可思议的是,森林火灾与流行病、民粹主义与寻找食物的鱼类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潜在的关联。这些现象都指向了一个核心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错综复杂、万物相互联系的世界中。这种复杂性正是复杂科学存在的根本原因。 在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里,网络化思维、整体观和大局观成为解读复杂现象的关键。流行病、气候危机和生态系统的动荡,这些看似独立的问题实际上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复杂性科学家迪尔克 布罗克曼专注于探索我们这个时代的危机,以及它们与自然界复杂过程之间的模式、规律和相似性。 本书提供的新视角帮助我们将众多元素编织成整体,揭示表象之下的内在联系,并进行系统性的全面思考。书中不仅展
两万五千年前,人类就开始用颜色明亮的石头、贝壳和骨头来装饰自己了。到了公元前4000年,在美索布达米亚平原,圆筒图章被视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几千年后,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约公元前1341-前1323年)的木乃伊上有143件珠宝护身符装饰品,上面镶嵌了红玉髓、青金石和绿松石等许多珍贵宝石。几个世纪以来,无论是作为品质品,还是具有魔法和药用功效的护身符、亦或是品质的装饰品,宝石与晶体都一直被尊崇与珍视。如今,宝石和宝石晶体仍然因为其悠久的历史、稀有性以及毫无争议的美丽而令人们着迷。有谁能抵抗红宝石诱人而强烈的色彩、钻石的透明无暇、拉长石中的虹彩呢? 这本书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25年前出版的《宝石与晶体》升级版,内容更丰富、装帧设计更美丽。书中收录了将近150张由世界很好宝石摄影师艾瑞(Erica)卡和哈罗尔德·范·佩
《茶杯里的风暴》是一本有趣的物理科普图书。它从日常生活入手,带领你从随处可见的现象中挖掘物理学的奇妙之处。你会在阅读中发现,烹制爆米花和发射火箭利用了同一个定律,秤砣称重和伦敦塔桥升降基于同一个原理;你不必飞往太空,杯子里的茶水就能告诉你星球旋转的秘密;你不必追逐海风,点燃的蜡烛就能告诉你洋流如何环游地球……人们习以为常的每一件小事都藏着精巧的物理学密码,可以解释很宏伟、很壮丽的自然奇观。在科学的视角中,一切平凡的事物都妙趣横生。 这本书会让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物理学很有趣、很神奇的一面,让你以全新的目光看待身边的一切,适合一切热爱生活、充满好奇的人阅读。
《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着重介绍了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偏重于在含能源盆地以及油气资源勘查领域的应用实践与综合分析。全书共分13章,内容包括层序地层学历史、现状与研究内容体系和方法技术系列,层序及其构成样式以及层序形成的控制因素及其综合效应,单井层序地层学,地震(剖面)层序地层学,陆相盆地层序构成特征,构造坡折带类型及层序构成样式,野外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层序地层学中的地球物理方法与技术系列、编图系列,最后结合实例论述了层序地层学在能源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方法与应用》是笔者们长期在该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以及研究生、本科生教学工作的成果,并结合外的相关论著和研究成果而编著的。适用于基础地质、矿产地质、
《天文学入门:带你一步一步成功探索星空》是畅销德国16年、经过多次修订重印的天文学经典启蒙读物,是一本真正系统扎实地讲解天文学基础知识的通识教科书。这本书由两位天文学家执笔,他们一位是担任科隆天文台台长20余年、因其对天文科普做出杰出贡献而获得了德国天文学会颁发的优选奖的赫尔曼·哈恩,另一位是德国天文爱好者协会的主席魏纳·策尔尼克。两位天文学家结合多年天文探索和知识普及的经验,用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专门为广大天文爱好者著成了这本天文学领域的入门读物。从第一次观测星空到用天文望远镜拍摄自己的第一幅天文影像,这本书细致剖析了有关行星、恒星、星座等天体及其观测的所有重要知识,随着阅读的深入,宇宙的结构也将逐步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是一本科学解构宇宙的天文学读物,蕴含了全面深入的天文知
本书汇集了近百份有价值的重要信息资料,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重点关注国外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近期新进展,包括矿产等自然资源管理、法律体系、海洋保护等;二是林草维护生态安全.重点关注林草在维护基本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遏制土地退化、维护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国际进展、成功案例和有效做法;三是林草公约动态和报告,重点林草相关国际公约和近期新报告的进展情况;四是林草高质量发展,重点关注国外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林草生态补偿对我国的启示等。这些信息必将对广大林草工作者开拓国际视野、指导当前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我们都知道宇宙有一个开端。随着大爆炸的发生,它从一种难以想象的超高密度状态扩展为一颗包罗万象的宇宙火球,再到物质和能量的沸腾,然后形成从星球到黑洞的一切事物。 但在故事的最后,宇宙会发生什么?它对现在的我们又意味着什么? 凯蒂·麦克以活泼的智慧和幽默,带我们领略了宇宙可能出现的五种结局:大坍缩、热寂、大撕裂、真空衰变和反弹。宇宙膨胀会一直持续下去吗?暗能量和熵怎样影响宇宙的未来?宇宙终结之后又会是怎样的光景?对于这些浩渺的问题,全书没有复杂的数学运算,而是采用了通俗有趣的文笔和恰到好处的插图。 在量子力学、宇宙学、弦理论等前沿科学和主流观念的引导下,本书是一次充满乐趣、出人意料的欢快之旅,将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带到最遥远的未来。
本书在分析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区带、圈闭与成藏地质理论,建立了中低丰度岩性地层油气藏大面积成藏理论,揭示了四类原型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富集规律,开发出陆相层序地层学工业化应用和地震储层预测两项核心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勘探成效。 本书可供石油勘探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香肠构造与流变学》由曾佐勋、吴林波、徐云峰等所著,本书介绍了香肠构造和岩石流变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展示了应用香肠构造反演岩石流变参数方面的成果,利用构造变形反演岩石流变参数的定量方法主要有应变折射流变计、能干层褶皱流变计和香肠构造流变计,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本书为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出版《梁希文集》的复刻版,书中收集了梁希先生精选的文章。梁希(1883.12.28-1958.12.10),林学家。浙江吴兴人。1913-1916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林科学习,1923年赴德国塔朗脱高等林业学校(现为德累斯顿大学林学系)研究林产制造化学,1927年回国。林业部部长、研究员。提出了全面发展林业,发挥森林多种效益,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亲自深入调研,领导制订了建国初期的林业工作方针和建设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了林业行政、科研、教育及生产体系,促进了新中国林业的蓬勃发展。长期从事松树采脂、樟脑制造、桐油抽提、木材干馏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创立了中国林产制造化学的学科。
本书属于理论非线性声学领域,对非线性声学研究历程、非线性声学基本理论以及与特定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非线性声学理论及其数学计算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本书脉络清晰、重点突出,相关内容代表了该领域的先进理论水平,可有力支撑非线性声学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本书适合高等学校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非线性声学理论、探测机理及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的科研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