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装备》分8章,主要讲述海洋工程装备及海洋工程企业两方面内容。《海洋工程装备》首先明确海洋工程装备的定义以及所包含的类型,展示一幅海洋工程装备经济、战略的全景图。其次介绍海洋工程装备的世界格局及南海战略,围绕我国及世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结构以及近年来飘忽的南海石油以及南海局势做进一步深入的讨论。最后介绍我国主要海洋工程企业以及它们同国外的主要差距。 《海洋工程装备》适合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领导和员工阅读参考,也适合在校大学生学习使用,还可作为各金融投资机构人员的参考资料。
《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深远海创新理论及技术应用丛书》比较全面系统地叙述了执行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重点项目期间所取得的调查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区域Argo实时海洋观测网建设、Argo数据质量控制技术、Argo数据管理及其共享服务、Argo数据产品研发及其应用研究等。 《西太平洋Argo实时海洋调查/深远海创新理论及技术应用丛书》可供从事海洋事业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员以及研究生们阅读和参考。
徐啸和佘小建等编著的《人工沙滩研究》汇集了作者多年从事沙滩和人工沙滩研究的成果,涉及现场调查踏勘,沙滩运动基本理论、人工沙滩泥化机理及改善人工沙滩条件的工程措施等多方面内容。《人工沙滩研究》可供人工沙滩建设的管理者、科研人员和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海洋强国,提高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的综合实力,需要我们有效利用各种海洋现象,提升海洋自主创新能力,跟踪和探索海洋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是海洋中的特殊现象,如何了解并掌握海洋波导现象,实现海洋中声光电的超视距传播,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本书是“军事海洋学系列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军事海洋环境中的海洋声光电波导现象,重点论述由这一现象产生的声光电超视距传播,最终落实到海洋声光电波导效应的军事应用上。
《中国南海海洋国土》力图通过介绍岭南海洋国土的自然环境、资源、开发历史与现实等知识,加深人们对这片国土的了解,增强人们的海洋国土意识;同时也为有关部门和地区制定海洋开发方案,建立、调整海洋产业结构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上的重要参考;当然也想作为菲薄献礼,歌颂21世纪海洋时代到来。 岭南拥有我国一片海洋国土。岭南人民自古开发、仰赖于海洋,创造了以海洋经济为重要内涵的岭南文明,彪炳于中华文明的史册。改革开放以来,开发海洋大潮在我国沿海兴起,岭南各省区更一马当先、闻风而动,纷纷提出开发海洋、振兴海洋经济的战略或口号,形成向海洋进军的态势。
本书根据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与海洋的关系,以及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与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介绍了海洋的基本知识和运行机制。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简介、板块构造和海底、海洋、海洋沉积物、海水、气海相互作用、海洋环流、海浪和海浪动力学、潮汐、海滩和海岸线过程、近岸海洋、海洋生命和海洋环境、生物生产率和能量传输、深海动物、底栖动物、海洋与气候变化等。全书按概念、过程和原理的方式组织,照片、插图和真实事例丰富,可读性强。
大洋环流是地球上能量和物质输送的基本过程之一,大洋环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地球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前沿领域之一。本书是关于大洋环流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简明导引,其中包括:海水热力学和海洋环流能量学、风生环流理论、热盐环流(包含水团形成/销蚀、深层环流和水循环)以及风生环流与热盐环流的相互作用。 目前已经有多部关于风生大洋环流的著作问世,但涉及热盐环流及其能量学的著作甚为罕见。在关于大尺度海洋环流的论著中,本书是本涵盖这两个重要方面的专著。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书中所阐述的物理原理。本书适于大洋环流研究以及海一气相互作用研究的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作为海洋学家和其他地球科学家学习参考。
黄海辐射沙脊群是河南交互作用形成的。这些沙质堆积体个体巨大,长期处于陆海相互作用的环境,沙体中储存着海岸演变、河口环境、海面变化、气候变化以及海洋环境的各种环境信息,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区域及全球环境变化的理想载体。本专莉由王颖院士主编,并由南京、河南从事海洋研究的专家,教授总结30多年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重点介绍黄河辐射沙脊群自环境,动力环境,潮流动力机制,地貌与沉积研究,海岸海洋“4S”技术系统与可视化研究,结论与展望等。本书也是多学科长期合作的结晶。对21世纪海洋开发研究,指导油气勘探,未来的巨大土地资源开发,开辟深水航道,建设深水港和发展海洋渔业提供宝贵的科学资料,具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No.49925614)主体成果和中国科学院知识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I-SW-01-08)部分成果体现的《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分四篇十四章,次系统地论述了中国近海主要生源要素碳、氮、磷、硅、氧、硫等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本有关中国近海生物地球化学的学术专著。该书内容涉及中国近海主要典型海域的陆架系、河口生态系和珊瑚礁生态系,在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侧重:渤海主要研究沉积物中氮、磷、硅的迁移、转化特征:黄海、东海主要研究海水中碳、氧同位素的分布变化、生态环境演変 碳源汇的汇的强度;南海与南沙珊瑚礁生态系则主要研究南海北部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及沉降颗粒物中生源要素与非生源要素的循环过程。该书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观点,如海洋表观碳源沏与实际碳源汇、维持珊瑚生态系高力原因--拟流网理论
《海洋工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海洋工程材料丛书”的分册之一。本书以基本概念的引入和基础知识的讲解为切入点,介绍了海洋工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原材料体系、成型工艺、性能检测、结构设计,并根据外现有的应用实例,对其在我国今后海洋工程建设中的发展前景做了展望,书中介绍了多种材料的常用牌号,以及常用制备工艺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示意图,能让从事不同研究方向的读者都能有所收获,进而为海洋工程的建设提供帮助。本书主要面对从事海洋工程建设工作的科学工作者、研究人员及技术工人,能为其提供关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全面认识;同时能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及学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