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重大项目结项成果。它以正史文献为中心,辑录了汉唐史部、子部和集部等文献中关于海洋的记载。书中收录的海洋资料来自正史、杂史、类书、总集、文集、笔记小说等不同的文献部类,内容既有求实度很高的历史性记载,也包含部分文学性描写作品。本书资料的搜集以东海、南海、渤海为中心,以活动在海洋之上的人、发生在海域之内的事及海外交往、海洋物产为重点,为每一条摘录的史料都拟了一个小标题,力求为读者迅速了解资料的核心内容所在,提供方便。每一条史料的摘抄都有相对清晰的时间节点、人物面貌和事件脉络,使读者在阅读条目时就能基本了解史事概貌。
《海洋工程钢铁材料》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海洋工程材料丛书”的分册之一。 本书全面论述了海洋工程用钢的材料体系、基本理论和工艺技术原理,低合金钢的力学性能、服役性能(特别是耐海洋大气腐蚀性能)、焊接性能等共性问题;同时也就低合金高强度钢在舰船、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沿革、新需求与挑战和相关新研发进展,以及对不锈钢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发展、重点应用领域和产品特点作了相关阐述。 本书旨在为海洋工程用钢相关的产品研发人员、工程设计者和用户提供参考,也可作为相关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及研究生选题的依据和指导。
本书主要介绍作者及其研究团队在海洋岩土工程灾害方向近10年的科研成果,是基于我国深海开发的重大需求和南海深水工程地质灾害的实际背景,围绕海底滑坡、深水管线及其耦合效应中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深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重点阐述深海浅表层软土不排水剪切强度评价问题、海底斜坡动态稳定性及区域浅表层滑坡易发性评估方法、海底滑坡冲击深水管线及双向耦合作用机制、深水管线自防护减灾技术和安全性评估等有关内容。上述内容不仅能促进海洋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科学理论发展,而且可以指导海洋工程实践。 本书可供海洋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海洋工程地质、海洋地质灾害、海洋工程、海洋科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亦可供海洋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相关的企业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论述海洋潮汐现象及其成因,引潮势的各种展开,潮汐调和分析、谱分析及响应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太阳辐射潮,潮波数值计算,工程潮位,固体潮分析及海潮对固体潮的负荷效应等方面的内容。本书既可作为海洋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海洋气象、海洋工程、海洋测绘、地球物理等学科的科研参考书。
《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是《中国海洋地质丛书》中的第九册,也是这套丛书的收官之作。这部著作的出版标志着《中国海洋地质丛书》涉及的工作区域也已经覆盖了我国管辖海域、靠前海底区域和大洋极地;《海洋地质调查技术》是以介绍海洋地质采样技术方法,地球物理调查技术方法,地球化学调查技术方法和脱离母船或平台的钻井技术方法的专业著作。编著者试图以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将人类在对海洋进行地质调查的历史进程中的不懈奋斗和文明成果展示出来,阐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中国近海海洋:海底地形地貌》分为3个部分,包括概论篇、地形篇、地貌篇,共11章,在进行地形研究时将中国近海分为4个海区(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分别阐述,地貌研究则按类型分别阐述潮间带、水下岸坡、大陆架、大陆坡、人工地貌等地貌单元。
《海岸动力地貌学》系统介绍在海岸动力作用下海岸带各种地貌形成的过程和机制,着重研究海岸地貌形成的现代过程以及地貌与各作用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再现海岸地貌形成和演变的历史。《海岸动力地貌学》主要分部分:部分为至第五章,介绍海岸动力地貌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为本学科发展历程,以及地质背景、海平面、沉积物和输移以及海岸动力;第二部分为第六至第十章,主要介绍五类海岸动力和地貌过程;第三部分为第十一章,主要介绍海岸的侵蚀保护和综合管理等内容。《海岸动力地貌学》图文并茂,习题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基本知识和重点内容。 《海岸动力地貌学》可作为海洋地质或海洋地理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也可供从事海洋地质学、海洋地理学、河口海岸学、地貌学和海洋工程环境等相关专业同行参考。
本书是《挑战者号航海考察科学成果报告》的第40卷,属于整套报告中动物学系列的第32卷,内容包括三部分:靠前,角珊瑚目;第二,海鸡冠亚纲的增补报告;第三,深海中的角海绵目。《挑战者号航海考察科学成果报告》于1896年出版,是挑战者号科学考察船在1872年至1876年进行的世界上靠前次综合性环球海洋考察的科学报告,经76位科学家长达23年的整理分析和悉心研究而写定,为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洋工程环境(第二版)》以海洋工程环境为主线,重点描述了风、海浪、海流、潮汐、海冰的运动特征和规律,以及它们对海洋工程结构物的作用影响;介绍了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基础知识及其分布变化特征:介绍了海岸海底地形、海洋光学现象、海洋声学现象、海洋腐蚀与防护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讨论了海洋生物、海洋生态与海洋环境及其保护问题。书中还结合新资料介绍了海洋资源及其产业、海洋技术、海洋科学研究发展特点、海洋政策法规等内容,介绍了中国近海海域的地理、地质、水文等特点。 《海洋工程环境(第二版)》适合船舶工程、海洋工程等专业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学习,也适合相关科技工作者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