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海洋学各分支的基本内容。全书共18章,分别从海洋学历史、海洋地质构造、海洋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海洋资源环境,以及海洋生态和生物等各个方面,采用基本原理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海洋学持续而快速的发展,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海洋学方方面面的知识。本书语言严谨,内容生动,图片丰富,激发阅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作为大学海洋学通识教材,为海洋类专业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参考,亦可为大众阅读者打开一扇一窥世界海洋奥秘的大门。
《海洋水文环境要素分析方法》分为四章,即资料的预处理和常规分析方法、温盐资料分析与水团分析方法、潮汐潮流分析方法和海流资料分析方法。与以往的同类教材相比,《海洋水文环境要素分析方法》在系统介绍海洋水文环境要素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常用的资料预处理方法,对流、潮等海洋要素给出了实际数据分析的步骤,弥补了同类教材中相关内容的缺乏。
《Python基础》是大气海洋学科方向学者的python入门书。《Python基础》侧重于介绍大气海洋学科领域python编程最常用的基础知识,包括即也阻的获取、安装、环境编辑器等内容,示例介绍了python语言基础,流程控制,列表、元组、字典与集合,函数,类和对象,模块,存储户等基础知识。结合python基础知识,介绍了异常处理、计算生态、正则表达式、python脚本、日志等内容。文后结合习题帮助读者解决常见编程问题和困惑,从而帮助读者实现时也on知识的灵活使用和综舍编程,将python用于大气海洋工程当中。
大洋环流是地球上能量和物质输送的基本过程之一,大洋环流与气候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经成为地球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前沿领域之一。本书是关于大洋环流动力学和热力学的简明导引,其中包括:海水热力学和海洋环流能量学、风生环流理论、热盐环流(包含水团形成/销蚀、深层环流和水循环)以及风生环流与热盐环流的相互作用。 目前已经有多部关于风生大洋环流的著作问世,但涉及热盐环流及其能量学的著作甚为罕见。在关于大尺度海洋环流的论著中,本书是本涵盖这两个重要方面的专著。 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直观地理解书中所阐述的物理原理。本书适于大洋环流研究以及海一气相互作用研究的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作为海洋学家和其他地球科学家学习参考。
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山东省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养殖水域生态学与生物资源修复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近海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研究与示范,提出了海洋牧场建设新理念,实施了区域工程示范。为了进一步系统总结团队和其他同仁的研究进展,撰写了《海洋牧场构建原理与实践》一书,共12 章。本书重点介绍了我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回顾与展望、海洋牧场的生产过程与承载力、海洋牧场的基本分类与功能设计、海藻床与海草场生境构建、海洋牧场关键设施设计与研制、资源关键种行为特征与驯化控制、海洋生物资源养护、海洋牧场监测评价与生态安全保障、海洋牧场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海洋牧场产品溯源、海洋牧场的运营管理与效益分析、产业发展模式与业态拓展等内
海洋环境治理存在跨区域的特征,本书在研究国内外海洋环境跨区域现状的基础上,对海洋环境的 跨区域 类型进行了多维度分析,提出基于跨行政区、跨功能区、跨国界的不同治理模式。本书在对我国海洋环境治理制度变迁、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充分分析和验证海洋环境跨区域治理的基本逻辑和分析框架,提出基于整体性治理框架下的海洋环境跨区域治理机制,并在规则完善、制度建设、平台构建、主体参与等方面形成相应的保障机制。